- 2021—2022年全球系統性風險趨勢報告
- 西南財經大學全球金融戰略實驗室 北京睿信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編著
- 3091字
- 2025-05-14 16:03:31
第三節 國家與區域系統性風險指數編制
從本質上講,全球系統性風險指數也是以國家系統性風險指數為基礎的。國家系統性風險即一個國家存在的系統性風險,主要是指其經濟金融風險。由于國家政治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以及對內對外面臨的處境、應對措施,都會或多或少地體現在經濟金融活動當中,因此,國家系統性風險也不僅僅是經濟金融風險。正如美國、歐洲和中國既有的風險評級公司的出發點依賴于其所在的國家或經濟體,各有各的合理性,體現了各自的優點,但由于不是全球統一的標準,也各有各的缺點。比如,如果以金融市場指標來看,發達國家占優勢;如果以外匯儲備等指標來看,中國這樣的國家占優勢。本報告嘗試尋找一個可以評估全球所有國家的統一標準,因此我們在金融市場指標外,引入了經濟潛力空間比值指標。一般而言,發展中國家經濟潛力比值較高,而發達國家經濟潛力比值則比較低,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速比發達國家高,直接投資也會進入發展中國家。在這樣的框架體系下,將全球以同一標準去度量風險與機遇,也就具有了合理性。
一、國家系統性風險指數的指標選擇與數據說明
對于一個國家系統性風險的把握,通常的做法就是要構建這個國家的整個系統,先把握住這個國家的整體情況,然后才能對這個國家面臨的系統性風險作出評判。然而,對一個國家系統性風險的把握,核心在于其變化性和可預測性。前面已經在系統性風險里講過風險與機遇的內在統一性,這里強調數據的可獲得性與全球邏輯的一致性。
通常可見的情況是,本報告所涉的186個國家或經濟體都有的數據,并且時間基本相同的數據,有時并不多。從時間間隔較長的歷史數據來看,這類數據要多一些,但隨時波動的數據并不多。
好在金融市場及其相關指標常常是國家系統性風險最敏感的代表者,即循著異常的市場風險指標,也常常能回溯到系統性風險的根源。
因此,考慮到相關要求,我們采取了相對簡單的處理方式,即采取了主要金融市場指標及其相關指標,有的國家或經濟體有些指標沒有,我們直接作空缺(0)處理,取其有的指標占相應權重處理。有的國家或經濟體有的指標沒有達到同一的時間起點,取其自己的時間起點。通過這種既簡單又精確同時也是模糊的方式,我們構建了186個國家或經濟體的系統性風險指數。其包括相應的指標為股指、匯率、經濟潛力空間比值、國債和CDS等5個指標,各占20%的權重。而后在進行具體運算中,發現CDS指標對于發達國家過于友好,并且是少數西方金融機構參與的金融交易,有被誤導性,因此,將國家系統性風險指數的五維度改為四維度,去除了CDS指標,將權重修訂為各25%。
二、國家系統性風險指數五大分指數的具體算法
(一)股指風險指數的算法
首先,計算日、周、月、季、半年和年波動率,以工作日計算,周、月、季、半年和年的天數分別為6日、23日、64日、128日和256日。為更好地看資產的價格泡沫化或緊縮情況,還可以考慮兩年和三級的波動性率。目前暫沒有進行進一步擴展。
其次,計算出各種波動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兩者的絕對值的最大值(將定為A)作為基準將有關波動率百分化。不過,由于達到絕對值最大的時候不多,我們常常采用替代值來替代最大值。通常而言,股指日、周、月、季、半年和年的A值分別是5%、10%、20%、30%、40%和45%。價值評判的基本邏輯是下跌不好,過多上漲意味著即將下跌或跌后反彈,也不一定好,適度上漲好。基本算法是(A-每個波動率的絕對值)/A×100。由此得到每類波動率的風險指數,如日波動率風險指數、周波動率風險指數、月波動率風險指數、季波動率風險指數、半年波動率風險指數和年波動率風險指數。
最后,設日波動率風險指數和周波動率風險指數的權重分別為10%,月波動率風險指數和季波動率風險指數的權重為15%,半年波動率風險指數和年波動率風險指數分別為25%,加權得出綜合風險指數。
(二)匯率的風險指數算法
匯率的風險指數算法基本上同道指風險指數算法。其中,代表日、周、月、季、半年和年的A值分別是2%、4%、8%、11%、13%和20%。
(三)國債指數的風險指數算法
考慮到國債收益率10年期和2年期收益率及兩者利差的周期性特點,考察了六國利差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的距離的一半,美國為2.8295%,日本為1.621%,德國與法國為2.005%,中國為1.255%,英國為2.281%,六國利差的均衡位置大致為1.9981%,可取2%,即下面公司中的A值。利用此公式(A-每個波動率的絕對值)/A×100獲得每個國家的國債風險指數,再按各國GDP權重加權得到國債子風險指數。
(四)經濟潛力空間比值的風險指數算法
本報告將各國經濟潛力空間比值的百分取值為3倍,獲得各國經濟潛力風險指數后,再按各國GDP權重獲得經濟潛力空間比值風險指數。
(五)經濟物價風險指數算法
首先,以2年期國債收益率為基礎,首先計算日、周、月、季、半年和年波動率,以工作日計算,周、月、季、半年和年的天數分別為6日、23日、64日、128日和256日。
其次,計算出各種波動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兩者的絕對值的最大值(將定為A)作為基準將有關波動率百分化。不過,由于達到絕對值最大的時候不多,本報告常常采用替代值來替代最大值。通常而言,2年期國債收益率波動率的日、周、月、季、半年和年的A值分別是5%、10%、20%、30%、40%和45%。基本邏輯是下跌不好,過多上漲意味著即將下跌或跌后反彈,也不一定好,適度上漲好。基本算法是(A-每個波動率的絕對值)/A×100。由此得到每類波動率的風險指數,如日波動率風險指數、周波動率風險指數、月波動率風險指數、季波動率風險指數、半年波動率風險指數和年波動率風險指數。
最后,設日波動率風險指數和周波動率風險指數的權重分別為10%,月波動率風險指數和季波動率風險指數的權重為15%,半年波動率風險指數和年波動率風險指數分別為25%,加權得出綜合風險指數。
三、國家系統性風險指數算法
在實際運算中,所有國家或經濟體都有匯率和經濟潛力空間比值,也具有相應的匯率風險指數和經濟潛力風險指數。但是,不是所有的國家或經濟體都有國債指標、股指指標,相應地,國債風險指數和股指風險指數也僅是部分國家才有。經過仔細研究發現,對于沒有相關指標的國家,其金融市場和經濟的發達程度也相對較低,我們采取“取0”處理,具有相應的合理性。
同時,自1981年1月1日以來的交易日中,不是所有的指標和風險子指數都是從1981年1月1日就開始有數據的,因此對于缺乏數值階段的風險子指數,我們將其假設為0。
此外,由于用的美國統一的交易日作為所有國家的時間軸,有部分國家可能面臨著交易日不一致的情況,在取時間對齊后,仍然可能會出現脫漏值。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通常采用前一交易日值代替沒有的值。
最終,以股指、匯率、經濟潛力空間比值、國債和經濟物價5個子風險指數為基礎,各占20%的權重計算國別系統性風險指數。因為等權重,其實也是簡單的算術平均算法。
四、區域系統性風險指數算法
區域系統性風險指數的編制不是以區域的指標放入國家系列中進行百分化,而是以區域內各國或經濟體的系統性風險指數,根據各自所占的GDP權重加權而得到的。
這樣處理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大多數區域幾乎不存在如國家一些的市場價格指標,或者很難計算出這些指標;二是即便通過一些方法計算出這些指標,這些指標的百分化也存在著標準難以統一的問題。
事實上,一些區域內部還存在著一些子區域,那么,在區域系統性風險指數的編制中,是直接以各國GDP權重加權各國系統性風險指數得到區域系統性風險指數呢?還是以各子區域內GDP權重加權子區域內各國系統性風險指數得到子區域系統性風險指數,然后再根據子區域在區域內GDP權重加權各子區域系統性風險指數得到區域系統性風險指數呢?事實上,這兩種方法獲得的區域系統性風險指數是一致的,但第二種方法的好處是對一些大的區域的子區域可以有更好地把握與理解。
- 國際經濟關系與經濟組織
- 近代以來上海城市規模的變遷(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老撾經濟
- 基于利益分配視角的全球經濟失衡研究
- 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趨勢、影響及戰略對策研究
- “一帶一路”戰略:互聯互通、共同發展: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與亞太區域能源市場一體化
-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轉軌國家產業發展和產業安全
- 國際經濟分析與展望(2016~2017)
- “一帶一路”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歐亞地區的探索與實踐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 Countries=東亞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英文版)
- 財富的帝國(羅輯思維定制版)
- 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研究專題2
-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東亞視角
- 俄羅斯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研究
- 外國經濟學說與中國研究報告(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