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美容法律實務及典型案例
- 盧意光主編
- 2030字
- 2025-05-12 17:35:37
前言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尚美之道,千古之風。
冉冉秋光留不住,輕寒正是可人天。
莊子曰:“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歷經四年,《醫療美容法律實務及典型案例》終于成書。多年來,遍布天南海北的醫療律師們,秉承“知識分享,業務合作,共創共贏,法治健康”的宗旨,聚焦醫藥健康領域之法律理論研究與實務探索,致力于構建一個開放、共享、高端的專業化社群。本書可以說凝聚著這些醫療專業律師們的智慧與經驗,它的厚重絕不是只言片語所能表達的。
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赴廣西考察時曾指出,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明確提出,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近些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物質水平的提高,“美”成為人們更高層次的追求。醫療美容技術飛速發展,醫療美容產品大量涌現,醫美行業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向往,這也是醫療美容行業的重要價值所在。
近年來,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人均消費支出同步增長,人們對醫美的支付能力也隨之提高。需求端支付人群的擴大、支付意愿的增強、支付能力的提升,共同驅動醫美行業高速發展;而從供給端看,在新的市場格局下,“新信息、新技術、新服務、新品牌、新供應鏈”五維推動,開啟了“新醫美”時代。
根據艾瑞咨詢最新發布的《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研究報告》,隨著疫情的好轉及輕醫美的發展,醫美市場逐步回暖,2021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達到2179億元,增長率達到12.4%,預計2025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108億元(2021年至2025年CAGR[1]為17.2%)。[2]與此同時,監管趨嚴促使行業由粗放式向精細化發展轉型升級。自2002年《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美容醫療機構、醫療美容科(室)基本標準(試行)》相繼實施以來,我國醫美行業不斷發展,醫療美容服務逐漸規范。但是,運營過程中的不合規情形仍然時有發生。根據《證券時報》2021年6月發布的文章,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數據表明,“我國合法合規開展醫美項目的機構僅占行業12%,非合規機構數量超8萬,醫美非法從業者人數至少在10萬以上,合規醫師僅占行業的28%”[3]。除了非法機構和非法從業人員之外,使用假針劑、假設備的情況也比較普遍。有關主管部門曾于2011年[4]和2017年[5]先后兩次開展醫療美容專項整治工作,2019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八部門聯合開展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6],也將醫療美容作為重點檢查領域之一。2021年11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力求規范和加強醫療美容廣告監管,以有效維護醫療美容廣告市場秩序。可見,醫美行業的合規運營一直是監管機關重點關注的問題。
“新醫美”時代到來,合規化勢在必行,2022年被業界認為是醫美行業邁入合規發展的元年。無論是從監管層面,還是從行業良性發展角度,規范化都是一條必須要走的路。基于“機構自治、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綜合監督管理體系的確立,美容醫療機構應落實自我管理主體責任,提高依法執業及自查整改意識,切實將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放在首位,從而推進醫美行業健康發展。
合規不產生顯性價值,卻關乎美容醫療機構的生死!美容醫療機構必須把合規運營作為持續性的長效機制。只有進行合規化建設與管理,主動做好合規管控措施,合法、有效規避各類風險,才能從根本上扭轉當前醫療美容市場亂象,對機構本身乃至行業長遠發展來說,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本書由盧意光主編,周偉和鄒健擔任副主編,經參編專家和律師共同探討論證,聚焦醫美垂直領域,以合規為切入點,圍繞美容醫療機構的依法執業、廣告合規、美容糾紛處理、醫美刑事責任和知識產權風險等核心問題展開論述,并結合案例就美容醫療機構設立和運營過程中面臨的風險進行梳理,進而提出合規建議。
本書兼具實用性和可讀性,系醫療衛生法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應用型書籍,不僅可為美容醫療機構經營管理者做好機構的全過程合規管理提供思路和方法,也可為求美者識別正規美容醫療機構、風險評估和糾紛處理提供指引,還可為立法、行政、司法機關和律師事務所等單位處理實務提供參考。
規范經營,知易行難;合規之路,任重道遠。希望醫美這艘開往春天的列車,與您相約,攜美同行,美美與共!
[1] CAGR,系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的簡稱,一般指“復合年均增長率”。
[2] 《艾瑞咨詢:2022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研究報告》,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2-12-08/doc-imqmmthc7391817.shtml,2022年12月8日訪問。
[3] 《醫美行業迎來規范發展黃金期:上演“冰與火之歌”》,《證券時報》2021年6月20日,https://mp.pdnews.cn/Pc/ArtInfoApi/article?id=21378106,2022年12月8日訪問。
[4] 詳見《衛生部辦公廳關于開展醫療美容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11〕4號)。
[5] 詳見《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中央網信辦秘書局、公安部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海關總署辦公廳、工商總局辦公廳、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的通知》(國衛辦監督函〔2017〕510號)。
[6] 詳見《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藥監局關于開展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國衛醫發〔2019〕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