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肥肉還是陷阱?老太太智斗笑面虎!
- 八零:別惹我這護犢子老太太
- 散伙飯吃到腸胃炎
- 2283字
- 2025-05-14 07:00:00
“媽,那王廠長找您說什么呀?看他那派頭,不像一般人。”
大剛和李娟也支棱起耳朵。紅星服裝廠廠長,那在市里可是個響當當的人物。
趙淑芬將那張挺括的名片丟在桌上,發出輕微的聲響。“紅星服裝廠廠長,王建國。來找我,談合作。”
“合作?”三個年輕人幾乎同時出聲,帶著幾分不可思議。他們這些擺攤的個體戶,居然能跟國營大廠談合作?
趙淑芬嗯了一聲。“他說,廠里想搞活經濟,缺門路,缺眼光。看上咱們家,尤其是小麗的時裝店。想讓咱們出貨源,或者新款式,他們廠里生產銷售。利潤分成,或者給我掛個顧問的名頭,拿顧問費。”
屋里靜了一瞬。
大剛先開了腔,聲音有些發緊:“媽,這……這是好事吧?跟廠里合作,不就等于有了靠山?咱們自己干,有時候確實提心吊膽。”他忘不了前些天被人舉報的事,那滋味可不好受。
李娟也覺得這是天上掉餡餅:“是啊媽,廠子那么大,人多勢眾,肯定比咱們單打獨斗強。要是能搭上這條線,以后生意不就穩當了?”在她看來,跟“公家”沾邊,總是光彩又安穩。
小麗的眼睛已經開始放光:“媽,要是廠里能生產咱們那些衣服,產量不就上去了?咱們也不用辛辛苦苦跑廣州了!而且,廠里出的貨,聽著就正規!以后是不是能開更大的店,像百貨大樓那樣?”
孩子們的反應,不出趙淑芬所料。對“大廠”、“公家”的敬畏與向往,是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的本能。
趙淑芬端起搪瓷缸子,啜了口涼白開。“聽著確實不錯。廠子的名頭,生產能力,銷售渠道,這些都是咱們拍馬也趕不上的。”
她話鋒陡然一轉,眼神銳利起來:“但是,跟他們攪和在一起,風險更大。他們是老虎,咱們現在頂多算只兔子。老虎餓了,兔子能有好下場?”
“他們有他們的規矩,咱們有咱們的活法。集體企業,人多嘴雜,條條框框能把人勒死。咱們個體戶,船小好調頭,說干就干,說變就變。這兩股道上的車,想并到一處去,難!”
趙淑芬的聲音更沉了些:“他們看上的是咱們的貨源和眼光。一旦合作,咱們這點吃飯的本事就得亮給他們看。要是合作到一半,他們翻臉不認人,或者學會了咱們的門道就一腳把咱們踢開,咱們辛辛苦苦打下的這點家底,怕是連骨頭渣子都剩不下。”
她沒明說寡婦門前是非多,但那份沉甸甸的戒備,壓得幾個孩子喘不過氣。
“不會吧媽?”小麗臉上的興奮褪了些,“他不是說互利共贏嗎?”
“生意場上的漂亮話,聽聽就算了。”趙淑芬指尖在名片上點了點,“他給的條件是誘人,顧問費、分成、干股……可他為什么這么著急?一個堂堂大廠,真就一點門路都摸不到?還是想拿咱們當墊腳石,踩著咱們的肩膀往上爬,省下他們自己摸索的力氣和本錢?”
她目光轉向大剛:“大剛,你那電器鋪,最近有沒有人旁敲側擊打聽配件從哪兒來的?”
大剛立刻點頭:“有!好幾個修家電的同行都拐彎抹角地問。還有供銷社的采購員,也問我能不能幫他們弄點進口零件。我都含糊過去了,只說是托外地的親戚朋友帶的。”
趙淑芬嘴角微不可察地牽了牽。“這就對了。咱們手里的貨源,是咱們的命根子,是別人眼饞的稀罕物。想分一杯羹的人多著呢,但怎么分,分多少,得咱們自己說了算,不能被人牽著鼻子走。”
李娟有些發怵:“那王廠長那邊……咱們要是不答應,會不會得罪他?他畢竟是廠長……”
“他有求于咱們,暫時不會撕破臉。”趙淑芬語氣篤定,“但咱們也不能一口回絕,吊著他,讓他覺得有希望,又夠不著。這事兒,得從長計議。”
她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兒女:“咱們得摸清王建國的底細,紅星服裝廠的真實狀況,他那合作的提議里,藏著多少蜜糖,又埋著多少砒霜。這需要時間,更需要腦子。”
飯桌上剛剛因盤點收益而升起的興奮燥熱,迅速被這盆冷水澆得透心涼。孩子們這才真正意識到,錢是賺回來了,但更大的風浪或許還在后頭。
“媽,那您的意思是,先拖著?”小麗小心翼翼地問。
“對,不答應,也不拒絕。”趙淑芬的語氣不容置喙,“就說要考慮,要商量。同時,咱們自己的生意不僅不能停,還要加快。不能因為他畫了個餅,咱們就忘了自己地里還種著莊稼。”
她看向大剛:“電器鋪的配件消耗快,下次去廣州,你把缺的型號列個詳細單子,多備些常用件。再看看有沒有什么新奇的小電器,比如上次那種隨身聽,還有沒有別的,像什么手持小風扇、電子計算器之類的,都可以少帶點回來試試水。”
大剛用力點頭:“好嘞媽!我這就去整理!”上次那幾臺隨身聽帶來的利潤,讓他嘗到了甜頭。
趙淑芬又轉向小麗:“小麗,你這邊也一樣。服裝更新換代最快,這次的貨眼看要清空了,下次去,要注意季節變化,多挑新款。喇叭褲、連衣裙是好賣,但也不能一棵樹上吊死。多看報紙雜志,留心外面的流行趨勢。”
小麗眼睛里重新燃起光彩:“嗯!媽您放心!我這就去翻我訂的那些畫報!”
李娟咬了咬嘴唇,鼓起勇氣:“媽,下次去廣州,您……您帶上我吧?我也想去見識見識,學學怎么進貨,怎么跟人談生意。”
趙淑芬看了李娟一眼,目光中閃過一絲贊許。“好。下次,你和衛國都跟著去。人多力量大,也能互相照應。”她心里盤算著,帶上李娟和李衛國,不單是多個幫手,更是要培養他們獨當一面的能力。李衛國那文化人的腦子,在將來面對更復雜的局面時,會派上大用場。
家庭會議散了,兒女們各懷心思地去忙活了。
趙淑芬獨自坐在桌前,指尖輕輕摩挲著那張印著“王建國”三個字的名片。
紅星市的商業池水,因為趙家的異軍突起,早已暗流洶涌。
小麗時裝店門口,每天依舊人頭攢動,那些模仿者費盡心思弄來的所謂“南方時髦貨”,在趙家那些真正從廣州精挑細選來的“尖貨”面前,如同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大剛電器鋪更是成了紅星市的一塊金字招牌。不僅能修各種“洋玩意兒”,還能搞到市面上見都見不著的稀罕零件。
風聲越來越緊。
那些眼紅的同行,終于按捺不住,開始在暗地里竊竊私語,商量著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