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詩經》
- 青丘仙緣
- 星夜長明
- 2144字
- 2025-04-25 23:02:03
夜幕降臨。
經過白天轉移,城內外的百姓鄉民已經疲憊不堪,早已入了夢鄉。
黑夜中,
一道身影,如同鬼魅,不斷閃挪跳躍在屋脊之上。
最終,他落在法家祖廟前,映著月光,顯露出銘刻在胸前獬豸補服,公正凌然,威嚴不可犯。
宋觀望著左右,確定沒有任何人追蹤之后,這才走進法家祖廟之中,站在商君神像前,他虔誠肅然鞠躬。
而后朝著焚爐走去,將燃燒竹簡灰燼取出,在手中揉搓,略作思考,淡淡的自語道:“竹簡并未銘刻法家經文。”
宋觀燃上三柱線香,腳步微動離開法家祖廟,朝著義莊的方向而去。
......
天工署。
公輸璇廂房內。
昏黃燈盞,燈火搖曳。
她沉思著,捋順腦海思路。
將今日渭南縣中所發生的事情以及天志法儀所偵測災異氣象,推測底下機關城可能存在異動等所有事情,形成文書上報天工院,請求天工院將渭南縣機關城設計圖紙送來參詳,以免造成更大損失。
公輸璇停筆,看著內容,覺得不太對勁,想了想,自語道:“機關城涉及軍事防務機密,提舉尚且不能參詳。若只是這些事情,天工院必定不會送來設計圖紙,但此事一旦涉及陰司,牽扯天刑司,天工院肯定不敢阻攔。”
旋即,公輸璇將涉及部分陰司之事,寫入文書之中,這才滿意的看著文書,微微挑眉,無奈的說道:“還得找宋鐵面簽字畫押。”看了一眼銅漏的時刻,子時三刻,呵呵一笑,“夜尚淺,宋鐵面無需多睡。”
公輸璇披衣,準備星夜出門,但遠遠看到小木鳶扇動翅膀飛來,推開窗戶,讓它飛進屋內,落在自己的小巢中。
“害,小姑,還是小巢舒服,天天在老槐樹和夜梟搶窩睡覺,累死我不算,又臟又臭。”小木鳶滿臉愜意的說道。
“我要準備出門,是有什么發現?”公輸璇看著小木鳶問道。
“小姑,大發現!”小木鳶興奮的站在小巢邊緣,靈動瞳眸,映出符印,將今日宋觀在虛空中所映出的法家經文,一一記錄下來,入夜之后,馬不停蹄趕過來,將好消息告知小姑。
公輸璇看著這些內容,這一次所記錄下的內容,比上一次還要詳實。
她也微微驚訝,想到今日在縣衙廂房之內,宋鐵面的舉動,顯然是被法家修士亂了心,心中暗含一股郁氣。
“我先將這些內容拓印下來。”公輸璇立即動手,快速將這些法家經文拓印下來,但現在并沒有時間參詳,當即說道:“小木鳶,我先去找一趟宋鐵面,你且好生休息。”
“這就走了嗎?小姑,我有點餓了。”小木鳶雙翼抱著肚子,活脫像個靈動的孩子,若非乃是墨家所建造的木鳶,任誰所見這一幕,當真以為是真實靈動的鳥禽,太真實了。
“屋內有什么你吃什么。”公輸璇笑著說道。
“呼......”小木鳶嘆了口氣,看著小巢內的食物,盡是些咯牙齒的木質齒輪,當即苦著臉抱怨,“小姑,沒有長老的《墨經》批注手札經文,天天吃這些東西,我要餓死了,我想家了......”
“我把義肢拆給你,吃不吃?”公輸璇笑呵呵的看著它。
“小姑,想吃,但是我不敢。”小木鳶耷拉著腦袋,用最慫的語氣,說出最大膽的話語。
“你還真有膽子!我走了,這陣事情多,等忙完了,你可以先回去了。”公輸璇無奈的說道。
小木鳶笑逐顏開,開心到起飛。
一股風將廂房門口帶上,公輸璇已經離開天工署。
縣衙。
公輸璇并未看到宋觀的身影,“人呢?”,而后瞥了一眼李清棠所在廂房,并未與之打招呼,而是趁勢離開縣衙。
她離開之后。
映著月光,
一道青色倩影落在原地,望著公輸璇離去,而后也消失在原地。
......
義莊。
這是前朝員外郎舊居,兵禍之后,舉家被殺,成為遠近聞名的兇宅,新朝穩定之后,改造成為義莊,專門為天刑司、巡檢司收斂尸體之所。
子時之后,基本無人看守,特別是涉及陰司的妖怪邪祟,常人不敢看守,入夜邪祟食人之事,屢次發生,誰都懼驚。
宋觀走進義莊,一股陰冷的氣息撲面而來,提及法家靈力抵御寒氣入體,快速的找到天刑司專門收斂尸體的位置。
他看到三具里正冰冷的尸體躺在木板上,滿是蟲豸啃噬以及法紋轟擊的痕跡,尸體不腐,也是因為法紋的緣故。
宋觀仔細觀察,里正傷勢以及干涸的鮮血,捻著干涸的鮮血,揉搓一下,這些鮮血都是竹簡殘渣,而后從他們手中取出硬拽《商君書》的殘頁。
而后又從懷中取出半片透明如蟬翼的“徠”字殘簡,與之對照,旋即搖了搖頭,當即說道:“這是不一樣的殘簡。”
宋觀又再取出提審稚童當日,在法家祖廟焚爐中所獲得殘簡,與“徠”字殘簡對照,頓時他眉頭緊鎖,沉聲道:“果然!這些竹簡都是同一個人所使用的殘簡!如此一來,是否可以解釋此前律令相悖的情況?乃是有法家人物在暗中搗鬼。”
旋即,宋觀繼續查探渭水浮尸的情況,這些浮尸從渭水河離開好些天,已經沒有誦讀法家異化條文,而后成為徹頭徹尾尸體。
他仔細的看著這些尸體的各處,其中目光落在身著老式法家服飾的尸體上,回想當日的戰斗,也心有余悸,但并非每一具浮尸都有那么恐怖的戰斗。
“嗯......?”
宋觀翻開這具尸體的服飾,看著白骨尸骸,目光匯聚在肋骨上,銘刻著一行極小的字,將肋骨取出來,指尖化出火焰,認真的看著。
“施仁政以教化子民,以詩經代法典正刑。”
宋觀擰著眉頭,看著揣摩這句話,臉色越發凝重,眉頭擰成川字,腦海中不由浮現一道青色倩影。
李清棠在渭水河以詩經《王風·黍離》凈化渭水尸體,在城隍廟以詩經《魏風·碩鼠》啃噬法家天譴救下稚童,唯有她以《詩經》演化儒家法。
宋觀擰眉沉思著。
忽而聽到義莊外傳來輕盈的腳步聲。
他當即收起這節肋骨,手中握著黥面筆,筆尖交織法理,目光落在門口的位置,鎖定對方的位置,沉聲道:
“誰?!”
旋即,他身影展動,如同鬼魅般出現在義莊門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