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璋滿懷期待地跑出來,沒看見關二爺,卻看見了王家的老三,頓感失落。
他并不認識王方,但早就聽說,在官家身邊,有這么一個長得白白凈凈,最會踢天弄井的人物了。
“你……就是那位王衙內?”
“是我,是我?!?
王方一骨碌爬起來,拉著李璋的手。
“李指揮,官家暈過去了,你趕緊指派兵馬到福寧殿去吧!”
“莫急莫急?!?
李璋態度并不和善。
“官家暈過去,你該去太醫院啊,我又不會治病?!?
“哎呀!”
怎么反應這么慢呢!
王方急得直跺腳。
“昌王,還有那些宰執們,外面那些請命的大臣們,把官家給氣病了。你好好想想,今日福寧殿是誰當值?那人可不可靠?官家如今暈過去了,會不會有人趁機生事?”
李璋聽言,苦澀一笑,抬手輕輕摸著腮下的胡須。
“王衙內,不是我不信你,只是我這里動兵,也是需要樞密院的調令,我只能統兵。你要是要我去福寧殿護甲,那也得把樞密院的調令拿來。要不然,私自調兵這個罪過,我可吃罪不起?!?
王方這才想起來。
他媽的,武將沒調兵權啊!調兵權在文官手里攥著呢!
這可咋辦。
樞密院,就他媽樞密院的人把小皇帝給氣暈過去的。
“李指揮,官家都暈過去了,總不能還死守規矩吧。萬一宮里出了事,咋辦?”
李璋漸漸失去耐心。
“王衙內,要我調兵,要么是樞密院的調軍令,要么是官家的圣旨,這兩樣東西,你總得拿出一樣來吧。你空口白牙來,我傻乎乎跟你走……沒這么辦事兒的。”
李璋說著,轉身就走。
說實話,誰是皇帝,他并不關心,別說皇帝暈過去了,就算是駕崩了,也不過是他們趙家人做皇帝,跟他沒有任何關系。
所以,他是不會跟王方犯這個險的。
王方攥了攥拳。
其實昌王會不會調兵逼宮他也不知道,禁軍有多少是昌王的人,他也不知道。
但福寧殿里,是急需調一支兵馬來震懾住那些要逼皇帝放棄新政的軍隊的。
王方眼中有些茫然。
剛才在福寧殿,他跟趙頊對上了眼神,接著小皇帝立刻發揮演技天賦,白眼一翻,暈了過去。
隨后王方立刻趁著場面混亂溜出來調兵馬。
但當時的情況,趙頊根本沒發把調兵的札子給自己。
札子……
王方眼前一亮。
他決定鋌而走險一次。
李璋回頭,見王方竟也轉頭跑了,不禁皺了下眉頭。
——
王方脫了官袍,官帽也給扔了,身上好不輕快,一路跑回福寧殿,但沒走進殿中,而是到他之前住過的絳紅居里。
之前伺候過他的小哼子,小哈子還在屋里打掃。
“王衙內!”
二人有些驚喜。
“您怎么到這兒來了?”
王方故作輕松,在椅子上坐下。
“這不是進宮來看官家么,順道過來看看你們。來,拿著?!?
王方摘下手上一枚翡翠戒指,放進小哼子手里。
“來的倉促,沒什么準備的。這點兒東西,賞你兩個喝杯酒吧?!?
二人大喜,連連道謝,自然也理會得王方的意思。
“爺,咱們誰跟誰啊,只要您一句話,小的能干的,絕對給您干!”
王方呵呵笑了笑。
“也沒什么,只是跟你們討些紙筆,你們關了屋子,我干什么,你們都裝不知道,也就是了?!?
兄弟兩個面面相覷,都摸不著頭腦。
但他們這位衙內從來神鬼莫測,也都習慣了。拿人錢短,他要干什么,給干就是了。
很快,二人就給王方準備好了紙筆。
“行了,你們出去吧。”
“哎?!?
兄弟兩個關上門,王方閉著眼睛,努力想著之前看過趙頊在墻上寫的那首詩。
雖然宋徽宗的瘦金體清秀雋永,但他爹神宗趙頊的字遠沒有他的造詣,只能說中規中矩。
王方對于模仿人筆跡這方面還是很在行的,失敗幾次后,真的模仿著趙頊的筆跡,寫下一封調兵的札子。
寫完之后,王方渾身是汗,毫不猶豫地塞進懷里,出門。
小哼子兩個還在門外守著。
“爺,您忙完了?”
小哼子嘿嘿笑著。
“啊……忙完了?!?
王方有些勉強,頭也不回地離開絳紅居,直奔宣德門去。
走出福寧殿沒多遠,他回頭,遠遠看見許多人簇擁著一個珠光寶氣的貴婦人,正往福寧殿這里趕來,不用想也知道是高太后來看自己兒子了。他趕緊加快腳步,省得讓高太后看見自己。
——
“這……真是官家寫的?”
李璋看著王方偽造的調兵手書,將信將疑地看著王方。
王方抱起膀子。
“我剛才回去拿的,你愛信不信?!?
李璋呵呵一笑。
“既然有憑證,我自然要依令行事。不過么……”
李璋呵呵一笑,眼神有些陰森。
“人人都說王家三郎聰明,一肚子鬼主意,今日看來,卻不盡然?!?
“什么?”
李璋一邊整理著盔甲,一邊慢悠悠說道。
“我當年剛做官的時候,我爹就教給我一句話。做事的時候,要露七分,留三分。除了生老病死,哪有犯得上用心的事。王衙內,你爹不明白這個道理,看來你也不明白。”
王方瞇起眼睛,看著這個神神叨叨的禁軍將領,心里著實沒什么好感。
見王方沒明白自己的意思,李璋無奈搖了搖頭,抱起頭盔出去點兵將去了。
走到門口,他突然停下腳步,回頭看著王方。
“王衙內,聽我一句話,做完這樁事,便退隱歷練幾年。你如今的性格,不適合做官?!?
看著李璋離去的背影,王方實在覺得莫名其妙。
這人誰啊,跟教書先生一樣教訓人,說話神神叨叨的。
“李璋……嘶……”
王方突然想起來什么。
他的爺爺,正是北宋名將李繼隆。
從太祖朝就攻南唐,滅北漢。宋太宗血戰高梁河,遭到慘敗,只有李繼隆率領部下且戰且退,保存實力。
澶淵之戰,也曾給真宗護駕,死了之后還配享太廟。
而他也是真宗朝唯一一個以武將身份,配享太廟的臣子。
在宋朝,武將能有如此殊榮,真不容易啊。
而且李老將軍還是宋太宗皇后的哥哥,也就是趙光義的大舅子,宋真宗的舅舅,仁宗的舅老爺。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
“這么看來,這李璋還是勛貴人家啊……”
王方摸著下巴。
怪不得這么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