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議政(3)
- 家父王安石
- 九品上卿
- 2080字
- 2025-05-07 00:00:00
趙頊似乎也有些差異保守派怎么會(huì)如此輕易讓步,竟也沉默了一會(huì)兒,才讓傳旨,赦免阿云無罪。
“不過。”
文彥博又開口了。
“老臣還有一番知心的話,懇請陛下能讓老臣說出來。”
趙頊坐直了身子,看向王安石。
王安石神情也凝重起來。
“你說吧。”
趙頊心里嘆了口氣。
“遵旨。”
文彥博拱手之后,徐徐說道。
“老臣斗膽,想與陛下論一論新政。”
趙頊閉了下眼睛。
說實(shí)話,他已經(jīng)對底下人反對新政成過激反應(yīng)了。
這還他媽沒正是開始弄呢,才只是有個(gè)苗頭而已,這群人就急著要把這火苗給撲滅。真要是推行起來了,那還了得?!
趙頊越來越覺得王方那句話沒說錯(cuò),不把新政的這些阻礙全部除去,再好的政策也會(huì)被執(zhí)行得一團(tuán)糟。
“你說吧。”
趙頊身子一歪,倚在了引枕上。
“自陛下決議推行新政以來,臣工怨聲載道,無不憂慮國家前程。變者,人也,不變者,法理也。夫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以不變而應(yīng)萬變也。況我朝法度,自太祖皇帝至今,已百余年,未嘗出過差錯(cuò),今日貿(mào)然刪改,海內(nèi)惶懼。老臣懇請陛下,能深思熟慮,三思而行之。”
趙頊?zhǔn)譄o語。
說來說去,還是這些假大空的話。
真正能解決問題的辦法,沒人去想。因?yàn)闆]人愿意去想。
趙頊閉著眼睛,手里盤著一串舍利子,緩緩說道。
“治平二年,國庫稅收是一億一千一百四十三萬四百兩,但開支卻是一億兩千二十三萬一百兩,此外還有非常出一億一千五百二十一萬二百兩。也就是說,一年的收入要用做兩年的支出來花。如此虧空,到今年也還沒有緩解。文卿,既然你知道底下人對新政怨聲載道,不知可聽說誰對國庫虧空,能拿出一個(gè)切實(shí)可行的法子來?”
“國庫虧空,實(shí)因官員貪墨,朝廷開支無度所致。愿陛下能夠整頓吏治,躬行節(jié)儉,如此不出二三年,國庫必然富足。”
文彥博話音方落,被王安石懟回去的唐介,又出來說話了。
“陛下!祖宗之法乃立國根本,斷不可輕廢。今日朝中多事,皆因未曾遵循祖宗法度。老臣懇請陛下,能時(shí)時(shí)刻刻是祖訓(xùn)為準(zhǔn),莫使國事陷入困窘。”
趙槩又說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萬事萬物順應(yīng)變化之常理也。祖宗以無量神文圣武,終有天下,我等后人,如何能與祖宗并肩哉!愿陛下能時(shí)刻以江山社稷為念,親賢臣,遠(yuǎn)小人。則我大宋江山,萬年無期!”
“此言不錯(cuò)!”
唐介高聲道。
“陛下雖說新政如何如何好,可微臣在下面聽到的,卻不是這樣。比如說青苗法,吃不起糧食的貧農(nóng),向有糧食的富農(nóng)借糧,待到有糧再換,這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亙古以來,皆法此理,何時(shí)有官府介入?今官府將糧倉放出借糧,且不說與民爭利,待到天災(zāi)人禍,官府又將用什么糧食來賑災(zāi)?用此法者,本就是居心叵測,欲動(dòng)搖我大宋朝的根基。微臣斗膽,懇請陛下萬萬不可施行!”
王安石氣得臉都綠了,眼巴巴地望著趙頊。
趙頊陰鷙一笑。
“那你說吧,你想讓朕怎么辦?”
唐介提起緋紅色的官袍,撲通一聲跪下,聲如洪鐘。
“老臣冒死,懇請陛下能罷黜王安石等一眾逆黨,肅清吏治,震肅朝綱!”
趙頊笑出了聲。
王安石閉上眼睛。
王方咬了咬唇。
終于亮出刀子來了。
“繞了這么大一個(gè)圈子,終于露出真章來了。”
趙頊咬著后槽牙,陰鷙的目光一個(gè)個(gè)看著底下站著的大臣們。
除了那對姓王的父子,竟沒有一個(gè)人跟他一條心。
怪不得登州那案子他們會(huì)這么容易讓步,原來是在這兒等著呢!
到底誰才是幕后主使?
司馬光?
文彥博?
趙頊目光一凜,看著坐在自己下面的親弟弟,昌王趙顥。
還是你……
昌王抬眸看向他,兄弟兩個(gè)四目相對,眼中只有你死我活的殺氣。
趙頊?zhǔn)种锌焖俦P著舍利子,發(fā)出噠噠的聲音。
“你們是想讓朕罷黜了王安石,還是想讓朕今后只聽你們的話,做個(gè)傀儡皇帝?還是說……”
趙頊喉嚨滾動(dòng)。
“你們中間,有誰想做這個(gè)皇帝?!”
龍顏震怒,所有人都起身跪了下去。
趙頊笑容十分苦澀。
“怎么,現(xiàn)在又要來逼宮了?!”
趙頊龍顏大怒,噌的一聲從龍椅上站起。
“王方!朕給你的御賜寶劍呢?先把這里作亂犯上的臣子,給朕殺了!”
“陛下!”
一直都在沉默的昌王終于說話了。
“微臣有言陳奏!”
“朕不聽!”
“陛下可以不聽,但微臣不能不說!”
趙頊瞇起眼睛,疲憊地抬了抬手,隨后扶著龍椅的把柄,耷拉下頭去。
昌王跪在地上,從容說道。
“自唐滅至今,謀權(quán)篡位改朝換代,屢見不鮮,戰(zhàn)亂四起,生靈涂炭。我太祖皇帝,應(yīng)天合人,法堯善舜,至今建國百年,國勢長隆,百廢待興。太祖之后,歷代先帝,以如天之仁震撫番邦,值此太平之際,正應(yīng)休養(yǎng)生息,以待天時(shí)。
而陛下則不然,登基之后,重新王安石,殊不知王氏父子有三罪在身,罪惡彌天。
王安石諂媚迎上,誘使陛下不顧規(guī)矩,準(zhǔn)許其子王方,以外男身份出入宮闈,提拔官職,天下士子,莫不為此而寒心。此王氏父子一罪也。
王安石進(jìn)京以來,屢次諷刺時(shí)政,意欲更改祖宗法制。此王氏父子二罪也。
王方放蕩不羈,屢次不敬君上,戲弄太后,實(shí)大不敬,皆因王安石教子無方。此王氏父子三罪也。
王氏父子有此三罪在身,而榮寵至極,陪伴陛下左右。天下人恨不能生啖其肉,而陛下仍留此等奸賊在身邊,豈不有傷圣德,令天下人惶恐難安?前朝敗亡,莫不以親小人,遠(yuǎn)賢臣之故也。今文彥博,趙槩,唐介等人,皆肺腑之言,體國之言,伏望陛下省察之!”
王方聽得目瞪口呆,差點(diǎn)兒忘了人家罵得是自己。
他媽的,好口才啊。
這得寫過多少申論才能練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