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議政(2)
- 家父王安石
- 九品上卿
- 2480字
- 2025-05-06 00:00:00
王方跟在老爹王安石后面,走進福寧殿。盡管福寧殿他已經來了不是一次兩次,但這次卻給了他一種很不一樣的感覺。
他第一次覺得這里是處理國家大事的地方。第一次覺得小皇帝竟然真的是個皇帝。
正殿上擺著的龍椅尚且空著,曾公亮,文彥博等臣子們,則自覺地分列兩班,在底下站定。
在真宗之前,宋朝尚且與前朝一樣,君臣坐而論道。而到真宗之后,臣子的膝蓋便彎不下去了。仁宗朝索性直接廢除這個制度,除了在邇英殿經筵講學的講讀官可以在除了君臣問答的時候可以坐著,其余情況,官員們只能站著跟皇帝說話。
底下還有一張椅子,但不是給臣子坐的。
過了一會兒后,昌王進來了,與眾人寒暄之后,在椅子上坐下。
這倒讓王方有些吃驚。
畢竟昌王雖然是親王,但也不至于到協理朝政的攝政王的地位。
趙頊把他安置在這里,要么是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今日集會實則另有所圖。
要么,就是他頂不住兩宮皇太后的壓力,不得不讓昌王也來。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昌王是來了,而且涼浸浸的眼神,死死盯著王方。
王方一扭頭,全裝看不見。
昌王氣得一撇嘴,也將頭扭了過去。
大殿里靜得一點兒聲音也不聞,那些灑掃侍奉的太監宮女,都好像不存在一樣。
王方站在最末,學著老爹他們的樣子,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寧神定志,靜靜地等著神宗皇帝趙頊出面。
也不知等了多久,外面一人喊了一聲:“陛下駕到!”
所有大臣都準備好要行禮的姿勢,在趙頊走進來那一刻,不早不遲地作揖行禮。
“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套動作下來,尚未正兒八經混跡官場的王方,就顯得笨拙許多了。
他偷偷抬眼去看趙頊,小皇帝今天也好像變了一個人,絕不是因為他換了一套大紅色衣服的原因。
而是整個人的感覺。
有些像第一次在金明池見到他時候的感覺。
一個真正君臨天下的皇帝。
趙頊緩緩在龍椅上坐定,威嚴而中氣十足的聲音。
“眾卿平身!”
“謝萬歲!”
王方低頭的時候,把官帽碰掉了,趕緊撅著屁股去撿,戴好后躲到老爹王安石后面。
曾公亮:“啟奏陛下,除呂公弼告病請假外,兩府宰執,均已到場。”
趙頊微微頷首。
“今日把你們叫來,是因為登州那個案子,三法司吵來吵去,吵了一個多月也沒個定論。既然如此只好朕來判了,朕的意思是赦免阿云死罪。你們有何看法?”
“陛下。”
一個中年官員閃了出來,是副宰相參知政事唐介。
“微臣斗膽,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趙頊早有所預料,淡淡問道。
“為何啊?”
“祖宗法度,謀害丈夫,當屬十惡不赦,陛下若放此罪女,恐怕要違了祖宗法度,更寒了天下人心。”
趙頊疲憊地揉著額頭。
“朕就知道你們會這樣說。這個案子,朕如果不查清楚,也不會妄下定論。王卿。”
王方立馬閃出來,頭頂官帽還是歪的。
“微臣在。”
一句微臣在,殿中所有人的眼神都齊刷刷地落到他身上。
年老的,年輕的,友善的,敵意的,簡直恨不能把王方從皮到骨給看個明白。
沒辦法,王方太年輕了。
跟他們的皇帝一樣年輕。
而事實證明,一個國家完全交給年輕人,并不是一個十分明智的選擇。
他們太有活力了,有活力到讓人討厭。
王方就成了一個讓文彥博,司馬光這些喜歡守成的君子們所討厭的人。
龍椅上趙頊開口。
“王卿,將你在登州的見聞,說給唐卿聽吧。”
“是。”
王方從容說道。
“微臣在登州,重新提審了阿云丈夫韋阿大,阿云叔父李二,他們都承認當時阿云是在守孝,投奔叔父家,叔父李二貪財,三吊錢將阿云賣給了韋阿大。又有商人崔賈可以作證,這樁婚事,乃是逼婚。供詞均已簽字畫押。”
“既然是逼婚,那就算不得數了,既然算不得數,韋阿大又怎么算阿云的丈夫呢?”
說話的是陳升之,也是這里王安石唯一的一個盟友。
唐介不說話了。
趙槩,司馬光,文彥博他們,也都不說話了。
趙頊很滿意。
“這么說來,大家對朕如此斷案,是沒有異議了。”
唐介還想掙扎一下。
“陛下,微臣以為,婚事雖然不得算數,然阿云蓄意殺人在先,縱然不當判不赦,也當判死刑。”
“此言差矣。”
王安石開口道。
“早在案子初發時,阿云就已經承認了罪行,屬于自首。依據《宋刑統》,自首者,當減罪二等。為何還要判死刑?”
唐介看王安石不爽已經很久了,冷哼一聲,說道。
“那阿云分明是審到她頭上了,才承認了罪行,又如何算得自首?”
“不上公堂,不用刑具,為何算不得自首?”
“一派胡言!”
唐介厲聲道,他可是一朝的副宰相,根本不把王安石這個小小的翰林學士放在眼里。
他有些尖酸的口氣,對王安石說道。
“王介甫,老夫素來知道你喜歡逢迎上意,你平常誆騙圣上也就罷了,如此國家大事,你也要顛倒黑白,蒙蔽上聽,讓官家陷入違背祖宗,違背國法的罵名嗎?!”
王安石臉色也不好看了,有些惱怒地瞪著唐介。
“什么叫顛倒黑白,蒙蔽上聽。我王安石又怎么時候逢迎上意,唐官人,你話別說一半,當著這么多人的面,你干脆直接說清楚!”
“明擺著的事情,還要做何明說!”
唐介明年就六十歲了,在這個時候已然算是高齡,但氣勢仍舊不減當年做諫臣時候直言不諱的氣勢。
“自從你入京,多少彈劾你的折子?身正不怕影子斜,若不是你德行有虧,天下臣工,為何單獨與你王安石過不去?!”
王安石氣笑了。
外面雨勢越來越大,突然一道閃電劃破長空,夸嚓一聲,殿中頓時亮如極光。
“說來說去,你們不滿,還是因為我王安石侍奉在陛下身邊。既然唐官人如此不忒,我王某人現在就向陛下辭官回鄉,這個位置,唐官人覺得自己能把國庫虧空的銀子給掙回來,我這就把位置讓給你來做!”
“你!”
唐介氣得渾身顫抖。
“都住嘴!”
宰相曾公亮及時調停。
“這是御前,不是別的地方!在這里如小兒斗嘴,成何體統?!做不做官,也不是你們說了算的,陛下說了才算!”
唐介不服氣地瞪著王安石。
王安石翻了個白眼。
曾公亮向頂上趙頊拱手道。
“老臣馭下不嚴,懇請陛下治罪。”
趙頊微微一笑,看不出是個什么情緒。
“罷了。自古文人相輕嘛,街坊鄰居尚且有吵架拌嘴的時候。該吵的架還是要吵的。”
“陛下所言極是。”
樞密使文彥博說道。
“微臣認為,這個案子,就照陛下如此決斷,甚為公允。朝廷也不該在此如此小民案中,浪費太多精力。”
最后面的王方,聽言,不禁皺起了眉頭。
這就……認輸了?
這么快?
不應該啊……
小爺我還準備今天唇槍舌劍,口燦蓮花呢。
他抬眸,偶然與斜對面的昌王對視。
看著昌王那對將寒意藏在深處的眸子,王方心里咯噔一跳。
這群老狐貍,到底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