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千秋恨血凝碧
- 從積善之家到巡天仙族
- 無聲云雀
- 2189字
- 2025-05-03 22:00:00
今年的寒冬仿佛被天公遺忘了。
京城的琉璃瓦上遲遲未覆新雪。
鉛灰色的天穹低垂,壓得欽天監大大小小的官員喘不過氣。
眾人齊齊哀嘆:
“怎就不下雪......”
可眾人心中早已有答案。
也正是這個答案使得宮里的怒氣一日勝過一日。
欽天監監正周云望著灰暗的天色并不開口。
只默默地往家中趕。
——
周云喜歡看星星,尤其喜歡揣摩星象代表的含義。
各種星象自是不同的。
比如月體有虧,刑德失序;
比如熒惑逆行,犯心宿,赤芒爍爍,天子失德;
又比如日旁白氣如刀,橫貫中天,此兵象也,忠臣見戮。
只是不管周云怎么看,這幾年的星象也逃不出失德兩個字。
至于失德的人是誰。
欽天監沒人敢指出來。
大家默契地將一個又一個指代大兇的星象粉飾得花團錦簇:
星隕如雨是指宮闈有喜,
天鼓夜鳴顯示君威浩蕩,
至于那眾星搖蕩......
不過預示國祚綿長。
周云已經在欽天監待了將近二十年了。
欽天監的各種話術他早已司空見慣。
他知道該怎樣做才能保住身家性命,不過是把有些話深深地埋在心底。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周云感覺自己的心已經像鐵一樣冷了。
直到三年前發生的一件事。
——
那年先是大旱,隨后又是洪澇。
宮中支出非但分文不減反而變本加厲。
到了年底京郊更是凍死無數。
賑災自是沒有銀子。
所有人也都知道錢到底去了哪里。
但沒有一個人敢指出來。
年底本該向萬象宗繳納的仙稅仍沒有湊齊。
袞袞諸公你看我我看你。
只得把頭埋低。
眼觀鼻鼻觀心。
最終還是善解人意的小閣老站了出來:
“苦一苦百姓,罵名我來擔!”
眾人這才眉開眼笑。
至于百姓的死活又與他們又有何干?
朝廷背后站著的是萬象宗。
這群刁民還能反了天不成?
自是不能。
九個大洲每一州內都有凡人王朝。
背后皆與修仙勢力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自一百三十年前天下重新定鼎。
九大王朝便再未變更過。
只要不觸犯仙家規矩,這王朝就亡不了。
過去如此,今天如此。
往后自然也是如此。
——
周云顫抖著研墨。
他又想起了那個名叫葉知秋的身影。
那原本是一個尋常的陰天。
朝會結束后便要如往日一般散會。
可偏偏此人卻攜了一份奏疏硬是要上奏皇帝。
皇帝當即震怒。
最開始沒人知道那份奏疏里寫了什么。
直到后來他要被砍頭,全家將被流放,
眾人才逐漸知曉那到底是一份怎樣的奏疏。
有人稱那份奏疏為天下第一疏。
葉知秋死的那日是個大晴天。
盡管官差阻攔,不少百姓還是淚眼送行。
葉知秋死前直視那慘白的日光。
只留下八個字:
“朗朗乾坤,天理何在?”
其實葉知秋被砍頭的那天周云也在的。
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為什么要去。
畢竟一旦被發現就是丟官的大事。
可他還是偷偷去了。
當時的他完全不理解葉知秋為什么要這樣做。
這樣做能改變什么嗎?
自是不能。
除了丟掉身家性命還連累全家以外,沒有任何事情發生改變。
皇帝還是那個皇帝。
袞袞諸公還是袞袞諸公。
明年又是一年災年。
只是葉知秋的聲音卻深深地刻在了周云腦子里。
“朗朗乾坤,天理何在?”
——
可就是在今天,周云忽然有些明白當初葉知秋為什么會這樣做了。
因為有些事情總得有人去做。
他的手止不住的顫抖。
寫廢了好幾張紙。
他終于控制住手腕的抖動。
一手漂亮的館閣體。
若他不是承襲了父親的職位入了欽天監,或許這一手字體能幫他科舉順暢不少。
“葉大人,你當年寫下那份奏疏時手也會抖嗎?”
他喃喃自語。
忽而又自嘲。
鐵骨錚錚的葉大人怎會如他一樣?
那是天生的英雄人物。
和他這種蹉跎半生看星星的人怎能放在一起相提并論?
可他又拿起自己寫下的這份奏疏欣賞了許久——
“人君賦斂重數,百姓空虛,則冬無雪。”
他覺得自己寫的這手字著實不賴。
恐怕他這一生都未曾寫過這般好的字。
他也是寫完后才發現原來自己也能寫得這般好。
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下筆的。
只感覺好像有人在推著他運筆。
他原本心中是藏著幾分恐懼的。
可這恐懼竟隨著落筆而消散了。
他內心升騰起一種奇特的勇氣。
他仿佛看到了許多人都在對他笑。
有歷史上早已作古的忠臣良將,
也有平日里大街上碰見的尋常百姓,
就連葉大人也將目光投到他的身上。
他忽而感覺什么都不怕了。
——
當錦衣衛上門時,周云正在家中吃粥。
雖是一碗白粥,可在這個年節也著實不易。
今天白粥用的米是平日的兩倍多。
總算不像平日里那般餓。
他平靜地放下碗筷,囑托了家中妻女幾句。
妻子安撫著幼女,一句話都沒說,只是掉眼淚。
其實他知道他的囑托并無什么用處。
像他這般的罪行妻女怎會有什么好下場。
他對得起天下的百姓,對得起父親的教導。
對得起青史,對得起良心。
獨獨對不起自己的妻女。
可他還是得這般做。
“周大人,走吧。”
四周的錦衣衛眼中露出了欽佩的目光。
錦衣衛自也會佩服人。
只是能享受到這般目光的人很少。
比如三年前的葉知秋,比如今天的周云。
眾人也不將他強行緝拿,反倒是客氣地朝他行禮。
周云望向四周有些簡陋的房屋。
又覺得沒什么好說的了。
在給他戴上枷鎖時好幾位錦衣衛低聲向他表示敬意。
稱他是葉知秋般的英雄人物。
周云只是笑笑。
他哪里算什么英雄。
不過只是個死到臨頭才敢說些真話的懦夫罷了。
他的前半生說了太多的漂亮話。
最后總得說上一句不那么好聽的。
哪怕,就這么一句。
——
日影西斜。
皇帝要周云跪死在皇宮前。
眾人一步步往皇宮里趕。
所有人都走得很慢。
慢得像是七八十歲的老人。
周云看著西沉的太陽又想起了那八個字:
“朗朗乾坤,天理何在?”
可他又嘆氣搖了搖頭。
這世間本就是一片黑暗。
修仙者站在哪邊,天理就在哪邊。
忽而視線中出現一個圓點。
圓點越來越清晰。
竟是一人踏劍而來。
不對,不是一個人。
是一個少年身上還掛著一個姑娘。
少年臨風玉樹掛著淡淡的笑,姑娘發絲散亂面色蒼白。
“敢問諸位前方可就是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