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利西斯》的認知詩學研究
- 吳顯友
- 825字
- 2025-04-27 17:58:53
0.5 本書基本結構
緒論部分簡要介紹《尤利西斯》的故事梗概,目前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研究動態,認知詩學的文本闡釋方法,本書的研究方法、分析框架和主要目標。
第一章首先介紹語言突顯理論(圖形-背景理論)、語音的認知屬性和小說中的語音修辭類型,然后重點討論兩類突顯的非言語語音現象——教堂鐘聲和馬車鈴鐺發出的“叮當”聲,以及其獨特的象征意義或認知語義。
第二章從認知突顯觀的角度討論小說中兩大類、五小類詞匯創新類型及其認知語義,力求揭示喬伊斯的語言創新藝術和語言觀,即語言的游戲性、不確定性和創新性。
第三章討論另一類語言突顯現象——文體戲仿及其認知語義功能:用以實現文本的風趣、幽默、諷刺等語言表達效果。
第四章借用萊考夫和約翰遜認知隱喻理論,采用文本細讀和統計分析方法探討《尤利西斯》的三種典型的隱喻類型——身體類、生活/愛情類和花草類隱喻以及它們的認知語義及情感意義,并從空間合成理論的角度對“男人花”的認知語義生成機制進行了論述,從一個側面探討了小說中布盧姆和妻子摩莉的人物性格特征。
第五章首先介紹語言圖式理論和思維風格理論,隨后對小說中的兩個男主人公布盧姆和斯蒂芬的言語表征模式與思維風格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認為布盧姆具有局部型和內傾型的思維風格特征,而斯蒂芬則具有隱喻的思維風格特征。
第六章簡要介紹認知敘事學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借用弗盧德尼克與申丹的敘事化和體驗性視角理論研究《尤利西斯》里幾個敘事問題:隱喻性的宏觀敘事策略、敘事化與體驗性視角、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體驗性敘事技巧及認知敘事功能。
第七章首先介紹利奇和肖特的五種言語表征模式和五種思想表征模式,隨后從認知語法、心理合成理論的角度討論喬伊斯三種獨特的意識流語體表征模式——規范型、過渡型和極端型的SOC表征模式,以及其典型的認知語用功能,以期對喬伊斯意識流語體的類型和功能有比較全面的把握。
總結部分對全書的主要內容進行了歸納和總結,并得出結論。
[1] https://kns.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訪問日期:2019年10月26日。
[2] https://kns.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訪問日期:2019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