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漫進教室時,日光燈管在玻璃窗上投下蒼白的重影。我正整理著電解池實驗的銅片電極,忽然聽見衣料摩擦聲從后門傳來。林曉桐抱著習題冊站在光影交界處,校服袖口沾著未洗凈的硫代硫酸鈉結晶,在燈光下泛著細碎的珠光。
“老師,電解精煉銅時陽極泥里的金元素...“她說話時無意識地用拇指摩挲習題冊邊角,紙張已經卷起毛邊。我注意到她左手食指纏著創可貼,邊緣微微翹起處露出淡褐色的碘酒痕跡——想必是昨天萃取實驗留下的紀念。
程子航突然從后門探出頭來,金屬框眼鏡滑到鼻尖:“陽極反應式配平有問題。“他懷里還抱著那個褪色的帆布標本箱,箱角沾著的鐵銹紅像是某種特殊的化學簽名。三個男生跟在他身后,實驗服下擺沾滿草酸晶體,走動時簌簌落著星芒般的碎屑。
我伸手按下投影儀開關,藍光中浮動的塵埃突然有了形狀。林曉桐的圓珠筆在草稿紙上畫出歪斜的電子軌道,筆尖突然頓住:“陽極泥富集貴金屬的原理...“她仰頭時喉結輕輕滾動,睫毛在眼瞼投下柵格狀的陰影,“是不是像淘金盤里的密度分層?“
程子航突然用銅絲在實驗臺上彎折出電解池模型,金屬光澤在燈光下流淌成微型銀河。“電子遷移路徑不同。“他指尖敲擊著自制的鋅片負極,實驗室特有的金屬震顫聲在寂靜中蕩開漣漪。我聞到他身上淡淡的硫化氫氣味——這男孩定是又偷偷跑去地下實驗室觀察硫鐵礦反應了。
粉筆灰簌簌落在黑板槽時,暮色已完全浸透窗欞。我在黑板上畫出三室電解槽結構圖,林曉桐突然舉手:“老師!“她校服領口別著的銅制元素符號胸針在燈光下忽明忽暗,“如果用石墨代替銅陽極...“話音未落,程子航已從標本箱取出塊狀石墨,黝黑的斷面在實驗臺上投下深淺不一的陰影。
當我在草稿紙上推導到第三個反應式時,窗外忽然飄來槐花香。夜風掀起窗簾的瞬間,月光如銀汞般瀉入室內,與日光燈的白熾光線在黑板前交織。林曉桐突然指著窗外驚呼:“路燈!“遠處操場邊的鈉光燈正泛著熟悉的金粉色——那是我們上周焰色反應的集體記憶。
程子航的礦石標本不知何時鋪滿了三張實驗臺。輝銅礦的紫藍光澤與黃鐵礦的金色立方體在月光下交相輝映,仿佛微觀世界的星云圖譜。他正用萬用表測量不同礦石的導電性,表盤指針的顫動頻率與后排男生們的驚嘆聲產生奇妙共振。
凌晨一點的月光爬上講臺時,我正用硝酸銀溶液潤洗滴定管。林曉桐突然遞來她的錯題本,頁腳密密麻麻的批注間畫著衛星與分子軌道交織的涂鴉。“老師看這個。“她指尖點著某道燃料電池題目,碳素筆跡在月光中泛著石墨烯般的微光,“質子交換膜像不像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程子航不知何時站到了窗邊,手中的銅鏡將月光折射成跳躍的光斑。當光點落在黑板上的金屬晶體結構圖時,整個教室突然響起此起彼伏的吸氣聲——那些自由電子云的示意圖正在真實光影中具象化。他耳后還沾著電解實驗時的藍色銅離子痕跡,此刻在月光中宛如某種神秘的化學紋身。
晨光初現時,我在講臺上發現林曉桐留下的筆記本。翻開的內頁畫著融合衛星太陽能板與電解池的裝置圖,鉛筆痕跡里還夾著幾粒閃亮的云母碎片。窗臺上程子航的標本箱微微敞開,孔雀石的翠綠與辰砂的艷紅在曦光中蘇醒,像一組等待開啟的化學密碼。
走廊盡頭的實驗室傳來器皿碰撞的輕響,晨風裹挾著碳酸鈣粉末的氣息漫過窗臺。我望著天際泛起的魚肚白,突然想起酒泉發射場那些裝載著新型燃料電池的航天器——此刻它們是否正穿越電離層,在浩渺太空中繪制著屬于這個時代的電子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