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霓裳驚鴻》進入聯排階段,整個金美藝術學院都被這場即將上演的視覺盛宴驚動了。
舞蹈廳里水泄不通,擠滿了慕名而來的師生,就連平日忙碌的校長,也特意抽出十分鐘前來觀摩。現場熱鬧非凡,學生們交頭接耳,眼神中充滿了對這場演出的期待。
蘇蔓領舞的“流光溢彩”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隨著齊錚彈奏的《云門》琴曲緩緩響起,那件舞服仿佛被注入了鮮活的生命。
在先秦篇章中,舞服上的紋路如同古老的青銅銘文,帶著歲月的滄桑與厚重,每一道刻痕似乎都在訴說著歷史的變遷;進入盛唐段落,舞服瞬間化作飛天彩帶,色彩斑斕,隨風飄動,仿佛將人們帶入了那個繁榮昌盛、充滿浪漫氣息的時代;到了宋明部分,舞服又轉變為水墨煙云,淡雅的色調與靈動的筆觸,盡顯宋明時期的文人氣質與審美情趣。
最令人震撼的是結尾處,當林瀟竹的《華夏衣冠賦》通過隱藏揚聲器朗誦時,所有舞者的服裝突然統一變成梅鶴紋樣,宛如千年前的《梅鶴譜》穿越時空,重現人間。
現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歡呼聲從舞蹈廳的每一個角落傳來,人們紛紛起身鼓掌,臉上洋溢著驚嘆與贊美。
林瀟竹站在側幕,看著喬墨溪被學姐們高高拋向空中,她的銀發在聚光燈下如銀河般傾瀉而下,閃耀著迷人的光芒。林瀟竹胸前的胎記微微發熱,這并非疼痛,而是一種溫暖的共鳴,仿佛與這場演出、與喬墨溪,乃至與千年前的記憶緊密相連。
“很成功,不是嗎?”方雪晴不知何時站在身旁,手里拿著瓶裝水,臉上帶著欣慰的笑容。
林瀟竹點頭,目光仍停留在舞臺上:“比想象中好。只是……”
“擔心趙鼎?”方雪晴看穿他的心思,表情變得嚴肅起來,“聯排時他沒出現,反而更可疑。他向來不會輕易放棄,這次的缺席,說不定正醞釀著更大的陰謀。”
齊錚拿著數據板走來,眉頭緊皺:“監測到異常能量波動。雖然很微弱,但確實有人在收集今天的演出能量。”
“怎么收集?”林瀟竹問,眼神中透露出警惕。
“觀眾的驚嘆,舞者的投入,藝術的共鳴……這些都是純凈的精神能量。”齊錚推了推眼鏡,表情凝重,“《梅鶴譜》本就是依靠這種力量運轉的禁術。他們或許利用了某種神秘的裝置,將這些能量匯聚起來,為己所用。”
慶功宴上,熱鬧非凡。五彩的燈光在宴會廳中閃爍,歡快的音樂回蕩在每一個角落。喬墨溪被灌了三杯果汁就滿臉通紅,她扒著林瀟竹的肩膀,眼神迷離,開始說胡話:“林小豬!我們馬上要去大英博物館了!你說倫敦有沒有鹽水鴨啊……”
林瀟竹無奈地扶著她,哭笑不得:“請你把‘林’和‘豬’分開念。”
“不要!林小豬多可愛!”喬墨溪突然湊近,帶著果香的呼吸拂過他耳畔,“比‘藥引’可愛多了……”
林瀟竹渾身一僵。喬墨溪很少提及千年前的事,更別說那個危險的稱謂。他低頭看去,發現女孩眼中含著罕見的脆弱,仿佛在那一刻,她又回到了千年前那段充滿危機與痛苦的時光。
“墨溪?”
“沒事。”
喬墨溪突然跳開,銀發甩出一道弧線,“我去找方雪晴!”
望著她逃也似的背影,林瀟竹胸前的胎記隱隱發熱。遠處,齊錚和方雪晴正在檢查明天要運往倫敦的服裝箱。沒有人注意到,一只青銅材質的微型蜘蛛正從箱底悄然爬出,它的眼睛閃爍著詭異的紅光,消失在黑暗中。
希思羅機場籠罩在雨霧之中,朦朧的霧氣給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氛圍。林瀟竹緊了緊風衣領口,二十小時的長途飛行后,所有人都疲憊不堪。舞蹈生們推著塞滿演出服的行李箱,一個個哈欠連天,臉上寫滿了倦意。
“大巴在這邊!”蘇蔓揮舞著小旗子,聲音清脆響亮,“先去酒店倒時差,下午去博物館走臺!”
喬墨溪的銀發在潮濕空氣中微微卷曲,她正仔細核對海關單據,眼神專注:“三十六箱服裝,十二箱道具,全都安全抵達。”
方雪晴調試著古琴箱的濕度計,眉頭微皺:“倫敦的天氣對絲弦不友好。這濕度可能會影響琴弦的音色,得想辦法調節一下。”
齊錚最后一個走出海關,手里拿著平板:“沈墨白發來消息,大英博物館今天閉館整修,我們的彩排改到明天上午。”
“閉館?”林瀟竹的胎記突然刺痛,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預感,“周清雅那邊……”
“正是她團隊要求的。”齊錚壓低聲音,目光警惕,“理由是文物除塵。但監控顯示,他們帶了幾件青銅器進展廳。這些青銅器說不定與他們的陰謀有關,我們得格外小心。”
四人交換了一個警覺的眼神。喬墨溪假裝整理銀發,小聲道:“今晚得提前去看看。”
大英博物館中國廳,閉館后的寂靜被一陣輕微的腳步聲打破。林瀟竹借著應急燈的微光,查看四周的展柜。他們憑借金美的介紹信,以“檢查明日演出場地”為由獲得了晚間入場許可。
“看這里。”方雪晴指向中央展區。
原本擺放唐代陶俑的平臺上,此刻多了一口小型青銅鼎,紋路與黃山所見如出一轍。青銅鼎散發著冰冷的光澤,仿佛在訴說著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齊錚的儀器發出輕微蜂鳴:“能量讀數很高,但處于休眠狀態。這股能量波動很不穩定,一旦被激活,后果不堪設想。”
喬墨溪繞著展柜走了一圈,眉頭緊鎖:“周清雅到底想干什么?在眾目睽睽之下啟動禁術?這太冒險了,但以她的性格,又絕非不可能。”
“不。”林瀟竹的胎記越來越燙,仿佛在發出強烈的警示,“她需要的是……我們的表演。”
他指向四周墻壁。在昏暗光線中,隱約可見七面銅鏡被巧妙地安置在展館各處,位置連起來正是北斗七星形狀。這些銅鏡散發著神秘的氣息,似乎在等待著某種力量的喚醒。
“《霓裳驚鴻》……”方雪晴恍然大悟,眼中閃過一絲驚恐,“他們要利用演出的能量波動,配合銅鏡和青銅鼎……”
“重組《梅鶴譜》。”齊錚完成推測,表情嚴峻,“明天正式演出時,觀眾的情緒能量會被放大百倍。一旦讓他們得逞,后果將不堪設想。”
喬墨溪的銀發在黑暗中微微發光:“取消演出?”
“來不及了。”林瀟竹搖頭,目光堅定,“而且打草驚蛇。一旦我們取消演出,他們可能會提前行動,我們就更難應對了。”
“那就將計就計。”齊錚突然露出一絲冷笑,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們想要能量?我們給他們一份大禮。”
四人頭碰頭低聲商議。計劃很簡單——調整演出順序,將最具沖擊力的“流光溢彩”獨舞放在最后;在林瀟竹朗誦《華夏衣冠賦》時,四人暗中啟動簡化版的血契逆轉;用演出的純粹美學能量沖擊青銅鼎,破壞其結構。
“風險很大。”方雪晴皺眉,眼神中透露出擔憂,“如果失敗……”
“不會失敗。”喬墨溪握住她的手,目光堅定,“千年前我們能創造《梅鶴譜》,今天就能破解它。”
回到酒店,林瀟竹輾轉難眠。凌晨三點,他輕手輕腳來到酒店天臺。倫敦的夜空難得晴朗,星光稀疏。胸前的胎記仍在隱隱發熱,提醒著即將到來的對決。
“就知道你在這兒。”喬墨溪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她裹著酒店浴袍,銀發披散,手里拿著兩罐熱可可。柔和的月光灑在她身上,仿佛為她披上了一層銀色的紗衣。
林瀟竹接過飲料,指尖相觸時兩人都微微一顫。“睡不著?”他問。
“在想明天……”喬墨溪靠著欄桿,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如果真如沈墨白所說,趙鼎已經換了七具身體,那他的力量……”
“我們有四個人。”林瀟竹輕聲說,目光堅定,“就像千年前一樣。這次,我們有更強大的力量,更堅定的信念。”
喬墨溪突然轉身面對他:“那次你差點魂飛魄散!”月光下,她的眼眶泛紅,“這次如果再……”
林瀟竹鬼使神差地抬手,拂去她眼角未落的淚滴:“這次不一樣。我們有科學,有藝術,有……”他的手指停留在她臉頰,“有你。”
喬墨溪的銀發無風自動,在月光下如銀河傾瀉。兩人之間的距離近到能聽見彼此心跳。就在林瀟竹微微低頭時,天臺風門突然被推開。
“抱歉打擾。”齊錚面無表情地站在門口,“方雪晴發現青銅鼎的能量讀數異常,需要緊急商議。”
次日正午,大英博物館中國廳座無虛席。各國媒體長槍短炮對準中央臨時搭建的 T臺,就連平時冷峻的博物館館長都面露期待。
現場,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觀眾們交頭接耳,空氣中彌漫著興奮與期待的氣息。
后臺一片忙碌。蘇蔓和舞者們正在做最后熱身,他們的動作輕盈而有力,充滿了自信。
喬墨溪則挨個檢查每套服裝的護身符手鏈,眼神專注:“記住,”她低聲對每位舞者說,“無論發生什么,專注于舞蹈本身。舞蹈是我們的武器,也是我們的力量源泉。”
林瀟竹整理著朗誦稿,胎記的灼熱感越來越強。他偷瞄一眼觀眾席——周清雅和“沈嚴”坐在第一排,后者拐杖上的青銅片在燈光下泛著詭異紅光。那紅光仿佛帶著邪惡的氣息,讓人不寒而栗。
“五分鐘后開始。”齊錚戴著耳機指揮,“所有儀器就位。”
方雪晴的古琴被安置在 T臺盡頭,她今天特意穿了件高領漢服,遮住頸間掛著的青銅護符。古琴散發著古樸的氣息,仿佛在等待著奏響震撼人心的樂章。
燈光暗下,演出正式開始。
第一篇章《子衿》如清泉流淌。舞者們身著深衣曲裾,動作莊重典雅。林瀟竹的中英文雙語朗誦在展廳回蕩:“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華夏衣冠,始于禮樂...”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帶著聽眾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古老的時代。
現場觀眾們屏氣斂息,不少西方觀眾微微皺眉,努力理解著詩句的含義,而華裔觀眾們則露出會心的微笑,沉浸在熟悉的韻律之中。
觀眾席上的“沈嚴”微微皺眉——演出與預期不符,能量收集效率太低。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焦急,手指不自覺地握緊了拐杖。
第二篇章《驚鴻》掀起第一個高潮。盛唐風格的霓裳羽衣在舞者旋轉中流光溢彩,齊錚的《云門》琴曲進入激昂段落。琴音悠揚,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展廳的每一個角落。
“太美了!”一位英國女士忍不住驚嘆,雙手不自覺地捂住胸口。她身旁的男士則瞪大了眼睛,目不轉睛地看著舞臺,嘴里喃喃自語:“這是我見過最絢麗的表演!”觀眾中發出陣陣驚嘆,七面銅鏡開始微微泛光。那光芒越來越亮,仿佛在呼應著舞臺上的精彩表演。
林瀟竹的胎記疼痛加劇。他能感覺到能量正被銅鏡引導向中央的青銅鼎。而周清雅正假裝整理手袋,實則調整著一個青銅材質的遙控裝置。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得意,似乎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壓軸環節到來。蘇蔓身著“流光溢彩”獨舞,那件舞服在特定燈光下展現出驚人的變化效果。當舞服從水墨煙云瞬間化作梅鶴紋樣時,整個展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這簡直是魔法!”一位法國觀眾激動地站起來,揮舞著手臂。現場相機的閃光燈此起彼伏,如同夜空中閃爍的繁星。
當林瀟竹朗誦到《華夏衣冠賦》最高潮處,四人同時啟動了暗中準備的血契逆轉——
“華夏之美,在乎衣冠,更在乎...魂靈!”
最后一字落下,喬墨溪的銀發突然無風自動,她暗中扯斷了縫在袖口的特制絲線;方雪晴撥動了一根隱藏的金屬琴弦;齊錚按下藏在口袋里的電磁干擾器;林瀟竹則撕開了胸前的特殊貼紙,讓梅花胎記完全暴露在空氣中。
四股力量交匯,通過蘇蔓的舞服折射,形成一道肉眼不可見的能量波,直擊中央青銅鼎!
“不!”“沈嚴”猛地站起,拐杖重重頓地。但為時已晚——青銅鼎發出只有施術者能聽見的碎裂聲,七面銅鏡同時出現蛛網狀裂紋!
周清雅手中的控制器“啪”地炸裂,她驚愕地看著“沈嚴”——老者的面容正在扭曲變化,時而年輕時而蒼老,最終定格在一張陌生的中年男子面孔上。
“趙鼎...”林瀟竹喃喃道。
演出在觀眾雷鳴般的掌聲中結束。現場氣氛熱烈,觀眾們紛紛起身,歡呼雀躍,掌聲和歡呼聲經久不息。前排的一位印度觀眾興奮地對身旁同伴說:“這場演出不僅是視覺的盛宴,更讓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深邃。”沒人注意到第一排的異常,除了四位年輕人。他們看著趙鼎被保安攙扶著離場——禁術反噬讓他暫時失去了行動能力;周清雅則面色鐵青地跟在一旁,青銅手鏈已經斷裂。
“成功了?”喬墨溪小聲問,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緊張。
齊錚查看儀器讀數:“青銅鼎結構受損,至少半年無法使用。我們成功破壞了他們的計劃,暫時阻止了災難的發生。”
“但趙鼎還在。”方雪晴憂心忡忡,眼神中透露出擔憂,“他一定會……”
“那是明天的事。”林瀟竹突然拉住喬墨溪的手,目光堅定,“今天,我們贏了。”
慶功宴上,蘇蔓舉著香檳杯找到四人,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你們絕對猜不到誰想買‘流光溢彩’的設計版權——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他們對我們的設計贊不絕口,認為這是對中式審美和傳統文化的完美詮釋。”
喬墨溪的銀發在宴會廳水晶燈下熠熠生輝:“不賣。但可以借展。讓更多人領略中式審美的獨特魅力,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館長親自過來致謝,臉上帶著真誠的笑容:“《霓裳驚鴻》創下了我館特展單日參觀紀錄。期待與‘畫眉服飾’的長期合作。你們的演出不僅為博物館帶來了巨大的人氣,更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回到酒店已是深夜。四人聚在套房客廳,疲憊但興奮。方雪晴泡了菊花茶:“趙鼎短期內無法興風作浪了。這次的打擊讓他元氣大傷,短時間內難以恢復。”
“但清流司還在。”齊錚提醒,表情嚴肅,“周清雅只是其中一員。他們不會輕易放棄,我們不能有絲毫懈怠。”
林瀟竹望著窗外的倫敦夜景,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至少我們證明了一點——傳統文化不需要禁術也能震撼世界。通過藝術的力量,我們可以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喬墨溪突然跳起來,眼神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我有個主意!既然‘畫眉’這么成功,我們何不……”
“成立正式公司?”齊錚接話,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已經注冊好了。股權分配四人均等。我們將以‘畫眉’為平臺,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讓中式審美走向世界。”
“開設非遺課程?”方雪晴提議,眼神中透露出期待,“金美已經批準了。通過教育,我們可以培養更多熱愛傳統文化的人才,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注入新的力量。”
林瀟竹笑著看三人爭論,胸前的梅花胎記溫暖如春。千年輪回,他們終于找到了正確的方式延續那份羈絆——不是通過危險的禁術,而是藝術與創造。
手機突然震動。沈墨白的短信:「趙鼎入院,青銅鼎暫扣大英實驗室。做得漂亮。PS:周清雅失蹤,小心。」
林瀟竹將手機遞給同伴們。喬墨溪的銀發在月光下微微發光:“看來故事還沒結束。”
“沒關系。”林瀟竹伸了個懶腰,目光堅定,“我們有的是時間。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將繼續并肩前行,守護傳統文化,迎接新的挑戰。”
窗外,泰晤士河上泛起晨光。演出結束后,世界媒體紛紛聚焦這場在大英博物館上演的文化盛宴。
英國的《衛報》以整版篇幅報道了《霓裳驚鴻》,盛贊這場演出“以靈動的舞蹈、精美的服飾,將古老華夏文明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為世界藝術舞臺帶來了一股全新的東方風尚”。法國的《費加羅報》則用詩意的語言評價:“當舞臺上的霓裳羽衣隨風舞動,仿佛整個東方的歷史與美學,都在這一方天地間緩緩流淌,令人沉醉。”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文化板塊專題報道中提到,《霓裳驚鴻》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深度對話,讓西方觀眾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全新的認知。
國內網絡媒體同樣掀起了熱議的浪潮。微博話題#霓裳驚鴻大英首演#迅速登上熱搜榜首,閱讀量短短幾天內突破 10億。網友們紛紛曬出演出的精彩片段,評論區滿是贊美之詞。“看到咱們的傳統文化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自豪感油然而生!”“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輸出,讓世界領略到中式審美的獨特韻味。”抖音上,相關舞蹈視頻的點贊量超過千萬,許多創作者紛紛進行二次創作,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這場演出的喜愛。
與此同時,喬墨溪忙著與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溝通借展事宜,希望能讓“流光溢彩”舞服在更多觀眾面前展示中式服飾的精妙工藝。林瀟竹則投身于非遺課程的籌備工作,精心編寫教材,準備將自己對傳統刺繡和文化的理解,傳遞給更多熱愛傳統文化的年輕人。齊錚在實驗室里日夜鉆研,對“畫眉服飾”的監測系統進行優化升級,力求讓每一件作品都成為守護傳統文化的堅固壁壘。方雪晴則四處奔走,組織各類文化交流活動,讓更多人有機會近距離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
“畫眉服飾”工作室。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工作室的每一個角落,照亮了掛在墻上的精美服飾。喬墨溪看著手中的借展合同,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我們的第一步走得很成功,但這只是開始。接下來,我要讓‘畫眉’的作品出現在全球各大博物館和藝術展覽上。”
齊錚推了推眼鏡,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我這邊也有好消息。新研發的監測系統更加靈敏,不僅能感應清流司的青銅器,還能追蹤文物走私的線索。”
方雪晴輕撫著焦尾琴,微笑著說:“最近組織的文化交流活動反響熱烈,越來越多的人對傳統藝術產生了興趣。”
四人相視而笑,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