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4章 畫眉驚鴻

黃山云海如濤,晨曦為萬峰鍍上金邊。林瀟竹站在始信峰觀景臺,身上那件月白色交領襦裙被山風拂動,衣袂翻飛如展翅之鶴。他胸前別著的小巧胸針在陽光下閃過一道流光——那是喬墨溪用青銅護腕殘片熔鑄的梅鶴紋飾。

“林小豬,別動!“喬墨溪舉著手機后退兩步,銀發編成的發辮垂在鵝黃色齊胸襦裙前,裙面上她親手繡的折枝梅在晨光中栩栩如生,“這個角度絕了!“

方雪晴一襲黛青色對襟半臂,下配雪白百迭裙,正在調試三腳架上的專業攝像機。她腰間懸掛的焦尾琴掛墜與林瀟竹的胸針是一對。“墨溪,先拍全景。齊錚馬上換好衣服了。“

話音剛落,齊錚從更衣帳篷走出,一襲朱砂紅圓領袍,腰間革帶綴滿星斗紋銀飾,墨發高束成男子發式,英氣逼人。這身打扮完美復刻了宋代女將軍梁紅玉的裝束,襯得她琥珀色的眸子愈發清亮。

“哇哦!“林瀟竹脫口而出,隨即被喬墨溪掐了一把后腰。

“注意口水,林小豬。“喬墨溪瞇起眼,指尖泛起只有同伴能看見的微光,將齊錚袍角的一處褶皺撫平。

齊錚從容地轉了個圈:“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宋代女將確有穿男式戎裝的習慣。這身布料用了南京云錦研究所的新品,比傳統料子輕30%。“

方雪晴按下快門:“完美。現在四人合影,我設了延時拍攝。“

四人按事先排練的位置站好——林瀟竹執扇立于青松旁,喬墨溪拈花坐在奇石上,方雪晴撫琴端坐崖邊,齊錚按劍立于最高處。山嵐適時涌來,將畫面渲染得如古畫般朦朧詩意。

“發抖音還是B站?“拍完收拾器材時,林瀟竹問道。

“先別急。“齊錚掏出平板電腦,調出一份詳盡的傳播方案,“我分析了近半年漢服話題的傳播路徑。我們需要先投放在小眾傳統文化論壇,讓'自來水'自然發酵三天,再通過金美和金航的官方賬號二次傳播。“

喬墨溪將銀發挽成現代發髻:“要不要加入刺繡過程的快剪?我帶了針線包,可以現場演示。“

“好主意。“方雪晴點頭,“配上《梅花三弄》古琴版背景音樂,我昨晚剛錄的。“

林瀟竹看著三位姑娘熱火朝天地討論,突然有種奇妙的錯覺——仿佛千年前那個梅樹下,他們也是這樣各展所長,共創《梅鶴譜》。他胸前的梅花胎記微微發熱,手指無意識地在速寫本上勾勒起來,等回過神時,一幅四人古裝合影的工筆白描已然成型。

“哇!“喬墨溪湊過來,“這可比照片有感覺多了!“

齊錚眼前一亮:“林瀟竹,你能畫一套四人的工筆肖像嗎?作為我們'畫眉服飾'的高級定制贈品。“

齊錚調出手機上的商標注冊證書,“既然要推廣非遺,不如做成高端定制。喬墨溪的刺繡,你的工筆,方雪晴的古琴元素,加上我的運營,正好互補。“

方雪晴若有所思:“每套服裝配一幅親筆工筆肖像,限量發售...“

“饑餓營銷!“喬墨溪打了個響指,“再讓瀟竹直播作畫,他那雙'會說話的手'已經上過三次熱搜了。“

林瀟竹耳根發燙:“那都是你們偷拍的!“

“就這么定了。“齊錚一錘定音,“黃山視頻作為預熱,下周回金陵就啟動'畫眉'品牌推廣計劃”

三天后,黃山視頻在小眾漢服論壇“華夏衣冠“悄然上線。標題很簡單:《宋制漢服黃山行攝》。沒有刻意營銷,僅憑四人出眾的氣質與服飾細節,視頻在48小時內播放量突破五十萬。

「那個銀發小姐姐的刺繡是活的吧?梅花好像在動!」

「紅衣小姐姐A爆了!求同款圓領袍鏈接!」

「執扇小哥哥的眼神殺我!求問襦裙哪家買的?」

「撫琴小姐姐的氣質絕了,是專業琴師嗎?」

第五天,金陵航空航天大學官方賬號轉發視頻,配文:「我校飛行器設計專業齊錚同學傳統文化實踐」。同日,金陵美術學院賬號跟進:「國畫系林瀟竹、服裝設計系喬墨溪、建筑系方雪晴黃山采風」。

一周后,#最美漢服天團#登上微博熱搜第十七位。嗅覺敏銳的《金陵文化周刊》記者秦嵐先聯系到齊錚,要求專訪。

“她是誰?“視頻會議上,林瀟竹看著齊錚發來的記者資料。

方雪晴瞇起眼睛:“非遺保護協會的理事,去年報道過蘇州緙絲技藝復興。“她放大證件照,“注意到她手腕上的青銅鐲了嗎?“

喬墨溪的銀發無風自動:“紋路和徐明遠的護腕一模一樣。“

林瀟竹的胎記突然刺痛:“清流司?“

“不確定。“齊錚冷靜分析,“但這是個機會。如果她真有問題,放在明處比暗處好對付。“

次日采訪在金美旁的咖啡館進行。秦嵐一身香奈兒套裝,腕間的青銅鐲在陽光下泛著詭異的光澤。她笑容親切,問題卻針針見血:“據說四位從小一起長大?這種默契在視頻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不準確,應該是其中有三個打小就住在一個家屬院”喬墨溪微笑應答,手指輕攪咖啡,銀發間的鶴羽簪微微閃光。

“齊同學作為理科生,對漢服的考據之精準令人驚訝。那套梁紅玉戎裝,連腋下的箭袖細節都還原了。“

齊錚面色如常:“個人愛好。航空航天也需要研究古代織物,比如敦煌壁畫中的飛天服飾對現代航天服設計有啟發。“

采訪臨近結束,秦嵐突然問道:“'畫眉'的漢服品牌?這個名字有什么特殊含義嗎?“

四人心中警鈴大作。林瀟竹急中生智:“'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我們想做符合當代審美的傳統服飾。“

秦嵐意味深長地笑了:“有意思。我們協會下月有個非遺展,不知四位可有興趣參展?“

送走秦嵐,四人立即召開緊急會議。

“她絕對有問題!“喬墨溪把玩著鶴羽簪,“問'畫眉'時,她的青銅鐲閃了一下。“

方雪晴撥動琴弦:“但參展機會難得。如果能得到官方背書...“

齊錚調出一份資料:“查過了,這個展會在國家美術館舉辦,央視會報道。風險與機遇并存。“

林瀟竹的胎記仍在隱隱作痛:“我有個想法。既然她可能通過青銅器感應我們,不如將計就計...“

三天后,“畫眉服飾“工作室一樓展示廳陳列出首批十二套漢服,每套都配有林瀟竹親筆工筆肖像畫;二樓工作區,喬墨溪的繡架擺在采光最好的位置;地下室被改造成隔音琴房,齊錚在那里創作配合服飾展示的背景音樂。

幾人的營銷策略極為精準——首批只接受定制預約,且每位客戶必須接受林瀟竹的面對面寫生。“我們要的不是快消品,而是藝術品。“方雪晴在首次客戶見面會上如是說。

效果出乎意料地好。金陵著名收藏家夫人成為第一位客戶,她選了一套仿馬王堆曲裾,配以喬墨溪獨創的“金絲梅花“繡紋。當林瀟竹為她作畫時,喬墨溪的銀發微微發光,將一縷靈感注入畫筆——成品畫中,夫人衣袂上的梅花竟似隨風輕顫。

“太神奇了!“夫人捧著畫作愛不釋手,“這梅花...像是活的!“

消息不脛而走。兩周內,畫眉服飾的預約排到了半年后。價格水漲船高,但越貴越有人趨之若鶩——擁有一套畫眉漢服加林瀟竹親筆畫,已成為金陵名媛圈的身份象征。

“我們是不是太商業化了?“某天深夜加班時,林瀟竹揉著發酸的手腕問道。

喬墨溪正在繡一架屏風,銀發間沾著絲線:“別忘了初衷。每件衣服都是非遺技藝的載體。“她指著屏風上正在繡的紋樣,“這是根據你胎記里的記憶還原的宋代鎖繡法,失傳七百年了。“

齊錚從琴房走出來,手里拿著一份樂譜:“我為非遺展編了首新曲,融合了古琴和唐代燕樂半字譜。“

方雪晴從電腦前抬頭:“最新統計,我們賬號粉絲破五十萬了。央視編導聯系我,想在非遺展上專訪我們。“

林瀟竹望向窗外明月,胸前的梅花胎記溫暖如故。恍惚間,他仿佛看見千年前的自己,也是這樣與三友挑燈夜話,共創《梅鶴譜》。

“對了,“齊錚突然想起什么,“周清雅送來邀請函,非遺展前有個私人鑒賞會,點名要我們帶那套《梅鶴和鳴》去。“

四人神色一凜。那是喬墨溪根據記憶中的禁術紋樣繡制的實驗品,金線中混入了青銅護腕熔鑄的細粉。

“陷阱?“方雪晴皺眉。

“也可能是機會。“林瀟竹輕撫胎記,“如果是趙鼎,遲早要面對。“

喬墨溪的銀發在月光下近乎透明:“那就讓'畫眉'飛得更高些。“

私人鑒賞會定在周清雅的“畫眉樓“文化會所。四人踏入會所大門時,林瀟竹的梅花胎記突然刺痛——廳堂正中央擺著七盞青銅燈,排列方式與太常寺地宮中的七鼎一模一樣。

“歡迎四位新銳設計師。“周清雅一襲墨綠色旗袍迎上來,腕間的青銅鐲與燈光相映,“今天來了幾位特殊客人,對你們的《梅鶴和鳴》很感興趣。“

她身后站著三位衣著華貴的中年男女,但四人的目光立刻被其中一位白發老者吸引——他手持的拐杖頂端,赫然鑲嵌著與徐明遠護腕同源的青銅片!

“這位是故宮紡織品修復專家,沈嚴教授。“周清雅介紹道。

老者目光如電,在四人身上掃過,尤其在喬墨溪的銀發和林瀟竹的胸前停留片刻。“《梅鶴和鳴》...有意思的名字。“他的聲音沙啞如磨砂,“讓我想起北宋末年的一幅禁宮繡品。“

林瀟竹心跳加速——千年前,正是這位沈嚴的前世將《梅鶴譜》秘密帶出皇宮!他下意識地護住手中的錦盒,里面裝著那幅危險的繡品。

齊錚上前半步:“沈教授好眼力。我們的設計正是參考了宋代緙絲技法。“她從容地打開錦盒,展開《梅鶴和鳴》——兩只仙鶴棲于梅枝之上,金線在燈光下流轉如活物。

沈嚴的拐杖輕輕點地:“這針法...是已失傳的'千絲鎖魂'吧?“他直視喬墨溪,“小姑娘師承何人?“

喬墨溪的銀發微微飄動:“家傳手藝。祖上是蘇州繡娘。“

“是嗎?“沈嚴突然用拐杖指向繡品上的某處暗紋,“這記針法,北宋以后就沒人會了。“

氣氛驟然緊張。周清雅適時插話:“諸位別站著聊,茶點已備好。“

鑒賞會在詭異的平靜中進行。沈嚴對繡品表現出異常的興趣,卻不再追問來歷;其他幾位客人則對林瀟竹的工筆畫贊不絕口。唯獨那位白發老者時不時投來探究的目光,仿佛要看穿四人的靈魂。

“最遲下周三,我們要看到參展作品的最終樣稿。“臨走時,周清雅遞給齊錚一份文件,“央視的采訪安排在展會第二天。“

四人剛離開會所,林瀟竹就踉蹌了一下,額頭滲出冷汗:“沈嚴的拐杖...一直在吸收我們的能量。“

喬墨溪扶住他,銀發失去了往日光澤:“他在試探我們。那拐杖上的青銅片能感應血契之力。“

方雪晴攔下一輛出租車:“先回工作室。我感應到沈嚴身上有琴弦的共鳴,他可能和沈墨白有關系。“

回到工作室,四人立即啟動防護措施——方雪晴在門窗處布下音障,喬墨溪用銀發絲編織結界,齊錚調出沈嚴的全部資料進行分析,林瀟竹則用朱砂在每人手心畫下臨時封印。

“查到了。“齊錚將投影打在墻上,“沈嚴,八十七歲,故宮特聘專家,專攻宋代紡織品。關鍵點:他是沈墨白的叔祖父。“

“沈墨白在太常寺地宮失蹤后,他的家人什么反應?“林瀟竹問。

“檔案顯示,沈墨白被認定為研學途中意外身亡。“齊錚調出一則訃告,“奇怪的是,葬禮后第三天,他名下的所有研究資料都被這位叔祖父接收了。“

喬墨溪的銀發突然根根直立:“有人在試圖重組《梅鶴譜》!“

方雪晴的琴弦自主顫動:“清流司想重啟禁術...“

四人沉默片刻。窗外雨打芭蕉,仿佛千年前那個決定命運的雨夜重現。

“我們得加快進度。“林瀟竹突然站起來,“如果清流司在收集《梅鶴譜》碎片,那么非遺展就是最佳狩獵場。“

齊錚調出展會平面圖:“主展區在這里,兩側是工作坊和表演區。央視采訪安排在表演區,屆時會有大量觀眾。“

“我們需要誘餌。“喬墨溪的眼中閃過決絕的光芒,“一件足以吸引清流司全部注意力的作品。“

方雪晴撥動琴弦:“《梅鶴天音》如何?將我的琴譜、墨溪的刺繡、瀟竹的畫和你的設計融為一體。“

林瀟竹胸前的胎記突然灼熱:“就像千年前那樣...“

通宵達旦的三天準備。喬墨溪將銀發中的靈性織入繡品,方雪晴的琴音實體化為金色紋路,林瀟竹用混入朱砂的顏料繪制背景,齊錚則負責將所有元素整合成一件震撼的展品——長達十米的《梅鶴天音》緙絲畫卷,展開時能配合琴聲展現出動態效果。

非遺展前夜,四人在工作室做最后檢查。突然,門鈴響起。監控屏幕上,沈墨白渾身濕透地站在雨中,手腕上的琴弦疤痕清晰可見。

“開門!“他對著攝像頭做口型,“趙鼎來了!“

四人交換眼神。方雪晴解除音障,沈墨白踉蹌著沖進來,手里攥著一塊染血的青銅碎片。

“沈嚴不是我叔祖父...是趙鼎!“他喘息著說,“他占據過至少七具身體...這次的目標是...“他的目光落在林瀟竹身上,“'藥引'。“

喬墨溪的銀發如刺猬般炸開:“非遺展是個陷阱?“

“不全是。“沈墨白攤開手掌,青銅碎片上刻著星圖,“趙鼎需要特定天象...明晚月全食時...他要在展會上集齊四元素重啟禁術...“

齊錚迅速調出天文軟件:“明晚21:37,月全食達到最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杂多县| 临湘市| 恭城| 响水县| 翁牛特旗| 石棉县| 六安市| 陆丰市| 巴彦淖尔市| 贞丰县| 江津市| 科尔| 丰都县| 乐都县| 蚌埠市| 隆昌县| 壤塘县| 刚察县| 宣威市| 鹰潭市| 昌乐县| 江西省| 彭泽县| 大余县| 运城市| 福海县| 北流市| 崇文区| 呼和浩特市| 乌拉特中旗| 右玉县| 郎溪县| 辉南县| 昌黎县| 安多县| 长沙县| 哈密市| 石渠县| 扬中市| 夏河县| 四子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