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一反三!
陳凱品嘗到收購的美妙,他開始在想,是不是可以收購香江的摩托車制造廠,這樣的話他便可以提前制造摩托車。
陳凱打聽著香江摩托車產業的情況。
然后陳凱就有數了。
香江的制造業主要集中在輕工業,包括紡織、電子、玩具等,摩托車生產并非香江核心產業。
香江的摩托車產業規模非常小,主要以組織和少量生產摩托車為主,工廠規模非常小,遠不及日本、意大利和寶島。
香江就只有一個小型的摩托車廠,專門是用于組裝和少量生產摩托車,年產量只有3000輛摩托車。
而且最妙的是,這家摩托車制造廠的老板,是一個鬼佬,正著急著甩賣摩托車制造廠,可是都掛牌了大半年的,就是找不到買家。
陳凱主動上門,直接以白菜價買下這座摩托車制造廠,甚至連鬼佬一家所住的洋樓房都給買下來。
鬼佬拿到錢后,立馬屁顛屁顛地離開香江,生怕晚走一天,就走不了。
陳凱參觀過這家摩托車制造廠,還是很滿意的,儀器設備都挺齊的。
摩托車制造廠年產量是只有3000輛摩托車,但是設計時是可以達到10000輛摩托車。
只不過香江摩托車市場有限,再加上這家摩托車制造廠名氣有限,生產出來的摩托車并不怎么受歡迎。
這家摩托車制造廠最主要的訂單,其實是來自于港府、駐港部隊的摩托車訂單。
陳凱重新恢復摩托車制造廠的生產,工廠名稱也改為了中華摩托車制造廠,而不是原來的英文名。
陳凱招工,工人調到內地,那就是屬于內部調動,很多香江人就不那么抵觸了。
終于,第一批摩托車生產出來,5款摩托車,各生產出200輛。
陳凱為了打響名氣,請了程龍、張國榮當代言人,1000輛摩托車浩浩蕩蕩的在街上騎著,引起了矚目,很快便在香江打響了名氣,
有酷炫的摩托車,有專門用于上班的摩托車。
新開的摩托車銷售店,生意很好。
50CC排量的用于上下班的車,一輛只要5000港元。
60CC排量的,一輛5500港元.
70CC排量的,一輛6000港元。
80CC排量的,一輛6500港元。
90CC排量的,一輛7000港元!
而這時候,香江市場上根本就沒有這種小排量的輕便摩托車,最小排量的都是100CC的雅馬哈RX100,最便宜的都要10000港元!
中華摩托車推出的這五款摩托車,憑借著出色的性價比,迅速地受到市場的歡迎。
對于很多人而言,摩托車就是用來上下班的,現在最便宜的只需要花一半的錢就可以實現,省下了一半的錢。
現在香江經濟前景并不好,能省一筆錢,對于消費者而言是非常有吸引的。
短短一個月時間,中華摩托車就銷售出1200輛。
賣得最好的,不是其他型號的摩托車,而是排量50CC的輕便摩托車!
......
羊城。
陳凱看著又一批自行車,送出廠。
他不由得打了個哈欠。
去年米蘭國際自行車展的訂單,到現在終于全部完成,提前了兩個月完成訂單。
這對于華夏自行車廠,并不容易,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很多以前不是工人,快速地被培養成工人。
當然,這些都是初級工人,只能做一些簡單的生產。
三班倒,節假日幾乎無休。
正是在大家的努力下,提前了兩個月完成了去年的外貿訂單!
而到了現在,已經有一些新建廠房被投入使用了。
而整個公司,擁有的各類機床設備,已經達到了500臺。
如果全部都用起來,工人也熟練的話,年產自行車可以達到1000萬輛。
現在中華自行車廠,足足有8000名職工,哪怕是在羊城,都是屬于大廠。
原本的宿舍,早已不夠住,都是住在周邊村莊,而廠里每個月則是發放固定的住房補貼。
陳凱叫上劉軍,由劉軍開車,前往省建筑設計院。
會議室,省建筑設計院總工程師‘陳向華’親自介紹著。
幾個月的努力,設計團隊終于完成了初步設計。
“陳老板,摩托車生產基地共分為生產區、倉儲與物流區、辦公區、住宿區等。”
“生產區,分為總裝車間、焊接/涂裝車間、沖壓/機加工車間、發動機生產車間......”
年產250萬輛摩托車廠區面積1400畝,年產300萬臺摩托車發動機廠區面積350畝,再加上8000人員工宿舍區大概70畝地,以及食堂、廠區道路、綠化、停車場等,大概是需要2300畝地。
而陳凱拿到的是6000畝地,其他3700畝地作為發展備用地。
這還是因為現在華夏工業水平比較低,若是像現在日本,年產250萬輛摩托車、年產300萬臺摩托車發動機的工廠,只需要1600畝地便可以。
因為日本的工廠不需要對工人包吃包住,有熟練的產業工人,比較高的自動化生產,需要用地就要少了許多。
廠區大,投資也是非常驚人。
哪怕扣除機器設備方面的,同樣也是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數字。
也因此,項目按照總體規劃設計,包括備用地都一起規劃設計,以后需要擴大生產,直接就能施工。
而現在要建的,則是分成三期工程進行建設。
陳凱對于設計院的方案,是認可的。
好吧,陳凱得承認,他不懂,所以他選擇相信設計院是專業的!
陳凱心中盤算著,如果順利的話,6000畝地,年產摩托車700萬輛、年產發動機數量850萬臺。
要是真的實現的話,他就是華夏摩托車大王了!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陳凱讓省建筑設計院將設計方案提交給有關部門進行審查,他則是要忙著去參展。
因為日本國際自行車展要開始了!
日本,可不僅僅是摩托車王國,同樣也是自行車王國。
作為資本主義國家中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工業非常發達,自行車工業也是如此。
去年日本的自行車年產量達到了750萬輛,在日本本土銷量650萬輛,出口100萬輛。
因為陳凱的緣故,日本的自行車出口量在今年直接腰斬了。
在芝加哥自行車展上,日本的自行車制造商甚至拿不到10萬輛的訂單。
相比起‘飛燕牌’自行車,日本自行車根本沒有競爭力,外觀上比不上,舒適性比不過,技術性同樣也不足,更不要說價格了,日本自行車可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