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開幕前夜,月光像漏篩的面粉灑在防空洞口。胡小八踮腳往銹跡斑斑的通風管系紅綢帶,林曉曉的熒光噴漆在混凝土墻面畫出扭曲的膠片框,張明宇正用老式電影放映機改裝探照燈,齒輪咬合聲驚醒了洞頂沉睡的蝙蝠。
“小心!“教導主任的暴喝讓三人齊齊轉(zhuǎn)頭。只見他懷里抱著褪色的軍綠幕布,胳膊肘夾著兩盒卡帶,皮鞋上沾著新挖的黃土,“三十五毫米膠片要恒溫保存,你們當是曬咸菜呢?“
胡小八的指甲縫里還嵌著防空洞的苔蘚。他想起三天前那個暴雨夜,教導主任突然出現(xiàn)在生物實驗室,濕透的襯衫緊貼后背,露出腰間隱約的槍傷疤痕。那天他們才知道,這個總板著臉的男人,是班主任丈夫當年的偵察兵戰(zhàn)友。
展覽當天,穹頂圖書館投下巨大的陰影。林曉曉給每位參觀者發(fā)桂花形狀的號碼牌,張明宇在調(diào)試全息投影儀。胡小八扶著拐杖上的父親穿過人群,聽見石膏腿摩擦地面的沙沙聲,像是春蠶在啃食桑葉。
“歡迎來到1979?!鞍嘀魅蔚穆曇敉蝗粡姆揽斩瓷钐巶鱽?。黃銅望遠鏡改裝的聚光燈亮起瞬間,斑駁的墻皮簌簌掉落,露出墻面上密密麻麻的粉筆畫——戴紅領(lǐng)巾的孩子們給傷員包扎,黑板報上還留著半道未解完的追擊問題。
全息影像開始流動時,胡小八感覺父親的手突然攥緊。1979年的陽光穿越時空傾瀉而下,少年時代的教導主任正在沙盤前推演,他手里的教鞭是真正的刺刀改的;班主任扎著麻花辮,用天文望遠鏡的鏡片給傷員取彈片;而洞角煮著桂花粥的大鐵鍋旁,滿臉煤灰的校工竟是胡小八的爺爺。
“這是你爺爺設(shè)計的通風系統(tǒng)?!案赣H的聲音混著哽咽,“他說防空洞不僅要活著出去,還要帶著知識出去。“
午夜場的星光電影院只屬于三個少年。張明宇拆了無人機馬達驅(qū)動膠片,林曉曉用熒光棒當檢票燈。胡小八摸到放映機轉(zhuǎn)輪上的刻痕——那是班主任丈夫在前線刻的經(jīng)緯度,記錄著他犧牲那夜的星空坐標。
當《小兵張嘎》的膠片開始轉(zhuǎn)動時,防空洞頂突然亮起星星點點的光。成千上萬只螢火蟲從通風管涌入,在槍炮聲里跳起無聲的圓舞曲。胡小八看見林曉曉的淚珠墜在號碼牌上,張明宇的鏡片蒙著水霧,自己的掌心里躺著爺爺那枚生銹的工牌。
晨光熹微時,他們發(fā)現(xiàn)放映機里藏著半封信。泛黃的信紙上,年輕的軍人用彈殼蘸墨水寫著:“等勝利了,請把我們的電影放給未來的孩子們看。要加上彩色的結(jié)尾,要有很多桂花樹,要......“
信紙突然被風吹向穹頂。胡小八追著那道飄搖的白影,看見朝陽正從圖書館的蟬翼穹頂升起,水晶鑰匙將晨光折射成七色彩虹,溫柔地籠罩著防空洞口新栽的桂花樹苗。父親拄著拐杖的身影立在光暈里,像棵正在愈合的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