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的風寒綿延多日,前些天兒才大好。
姊妹們念她身子嬌弱,于是常常到黛玉這里聚會,免得她在外多吹風。
躺坐已久,便想多站站。
客隨主便,眾人也就都立著說話。
四春接得侯府所贈之物,心下俱各輾轉。
迎春得了一副玉棋。
探春收到一本精裝書,內容聞所未聞,當是侯爺所著又一力作,翻了兩眼便看向其他姐妹。
惜春接得一軸奇畫,面上只繪些方塊,方塊間有虛線延長,聚于一點。細觀之,竟能看出遠近層次。
元春得了好琴。
欣喜之外不由有些埋怨賈璉。
侯爺所作所為皆深思熟慮,豈會做出這等全無考量的事?
自污亦是過猶不及。
不出意外,這事兒與賈璉脫不了干系。
探、惜兩位妹妹的禮物都別出心裁,迎春的玉棋反倒顯得平平無奇。
自涌生悲戚之念,見元春的禮物亦不出奇,又轉悲為喜。
元春姐姐的丫鬟在侯爺身邊,她的貼身丫鬟也去侯府。
她自是該與兩位妹妹有所異,而與元春姐姐有所同。
念及當晚司棋的交心之言,料得是她在侯爺那兒進了讒言。
畢竟是當姨娘,有了肯定的答復,迎春心下竟不知是喜是悲。
禮物至元春為止,眾人心下訝異。
黛玉怎么沒有?
屋子里靜了下來,雖不言語,黛玉卻依然能感受到匯聚在自個兒身上的目光。
她固是不愿接受那人的禮物,可他給所有姐妹都送了,唯獨不給她。
未嘗不是在表明態度。
是了,人家畢竟是堂堂侯爺,素有清名。
求而不得,自然也不會過多糾纏。
黛玉的本心是,即便男耕女織,亦不屑為妾。
然而萬一他爹在揚州出了事,只憑賈府外孫女的身份,如何能請動嘉靖侯出手相助?
世事污濁,持身正者若無權勢,反倒更難以善終。
遵從本心,還是遵從孝心,黛玉想了多日亦未得出答案。
眼下,似乎她已失去了選擇的資格。
侯爺很有風度的罷手了!
迎春對黛玉頗為羨慕,她是林氏嫡女,來日擇婿的余地比自個兒大得多。
如今雖被侯爺的自污之舉波及,但以后回到揚州受到的影響并不大。
甚至名聲會更好,連如日中天的嘉靖侯主動示好都能拒絕,黛玉的氣節必為一樁美談。
迎春自己受出身所累,最好的選擇只有侯爺。
但她這些日子自個兒也想通了不少,與其去賭一個前途未卜人品不知的未來,不如去侯府接受穩穩的幸福。
唯一的壞處只是說出去不好聽。
探春雖也在乎名聲,然而嘉靖侯是舉世無雙的大英雄,品貌俱佳。
比起其他,她更在乎侯爺這個人。
探春對黛玉的選擇表示理解,畢竟人各有志。
元春見黛玉怔住了,知她的拒絕之意也不堅決。
恐怕這是侯爺特地試探,指不定明兒就會派人來打探消息。
若黛玉真不愿,侯爺也不是仗勢欺人之輩,自當放手。
元春正欲出言再探探黛玉的底,屋外卻道晴雯來了。
晴雯是侯爺給喜鵲取的名字,她早先已然知曉。
府里送過去六個丫鬟,唯獨她得了侯爺的賜名,想來是最為得寵的。
襲人上回來時,說她常和侯爺嬉鬧。
一仆不事二主。
榮寵至此,也怪不得她不向自己稟報侯府之事。
有了襲人的一日背叛在前,元春對晴雯的看法并不壞。
眾人的目光移向門口。
只見她穿著得體,雖無金銀寶石裝點,亦是不凡。
眉眼細瞧之下竟頗像黛玉,只是臉上白里透紅,神色雖刻意壓制,仍可瞧出笑意。
可見日子過得頗為順遂。
元春將其與先前自己身邊的喜鵲對比,便看出她果真是侯府最受寵的丫鬟。
晴雯款款上前,手里捧著一個紫檀雕花匣子,向元春行了一禮。
“侯爺讓我給姑娘帶了禮物。”
說罷,將匣子交到元春手上。
元春笑道:“妹妹坐著說話罷。”
眾人聞言一驚,又細細打量了晴雯一番。
元春是侯府未來的主母,又是晴雯的前主,按理說不該如此稱呼。
然而她偏偏這么喊了,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晴雯鬧了個大紅臉,也不好意思拒絕,只能任憑元春拉著她的手在榻上坐下。
黛玉見此,心里復雜難明。
她也看出這丫鬟與自個兒有幾分相像。
按時間來看,侯爺是先見她在前,后見的晴雯。
是否晴雯受到的寵愛,與她有幾分關聯?
黛玉心思細膩,腦中自然而然的想到了這一點。
臉頰竟也跟著變紅。
這一來,兩人便更加相像了。
打開匣子一看,里面竟是一個金指環。
雖不明具體意義,眾人卻都知道,送了琴之后特地又送此物。
它顯然是有特殊含義的。
……
“怎么又是阿膠?”黛玉房外,雪雁悄悄問紫鵑。
她去更衣時正好遇上來送禮的紫鵑。
“侯爺說林姑娘身子不好,又不喜吃肉,吃這個可以補充蛋…白質。”
“什么是蛋白質?”雪雁頭一回聽這名兒。
“蛋白質就是卵白里含量最多的物質。”
“卵白不就是卵白了,什么含量什么物質……紫鵑姐姐你的話好難懂啊!”
紫鵑自己也是聽侯爺說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又素知雪雁是個呆頭雁,一時半會兒難以說清,便閉口不言,提著盒子往里走。
她要親自交給姑娘才安心。
來到黛玉房,紫鵑也先給元春行了個禮。
眾人見她拿了個盒子來,還以為侯爺還有禮物給元春,心下羨慕不已。
紫鵑卻徑直走到黛玉跟前,將食盒輕輕放在案幾上。
那盒面雕著纏枝蓮紋,在燭光下泛著溫潤的光。
“這是侯爺給姑娘的阿膠。”
又是阿膠?
眾人心下詫異。
侯爺并非敷衍之人,如此行事定有深意。
黛玉當眾被送了意義分明的阿膠,臉上的酡紅蔓延到了脖子。
之前以為塵埃落定,平靜下來的內心又起了波瀾。
侯爺并非見她沒有回應而果斷放手了,反而將阿膠重新送來。
可見求娶之意甚為堅定!
紫鵑道:“侯爺吩咐說,讓姑娘不必多想,此物只是用以給姑娘增強體魄,并無其他含義。”
眾人心照不宣。
若只送一次還能說道說道,刻意吩咐無其他含義,那就是欲蓋彌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