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送走了出征的陳新甲,吳三桂便來辭行。
“這回多虧福王殿下的相助,吳某銘記在心!”
“郭云龍乃是吳某麾下的驍騎校尉,擅使長矛,沖鋒陷陣勇冠三軍,就讓他帶著50名兄弟替王爺訓練騎兵!”
劉長生趕緊說道:“吳總兵真信人也!”
只見幾個士兵便將一個沉重的銀箱抬了過來!
“這是白銀三千兩,剩余的銀兩吳某定會盡快歸還!”
劉長生卻擺了手,笑著說道:“聽聞遼東前線戰事吃緊,如今朝廷發不出額外的軍糧,實在不利于長期堅守錦州。”
“吳總兵與其歸還這些銀兩,倒不如趁著漕運尚未被截斷,先在京師購糧,將糧食運往遼東!”
“日后,王府去遼東做買賣還得仰仗吳總兵的庇護,這兩萬兩銀子權當是訂金,先存在吳總兵這里!”
銀子雖然是好東西,可隨著戰事繼續升級,邊關的糧價一定會爆漲,到時候即便有銀子也買不了多少糧食!帶糧食回遼東的確是一個好辦法!
吳三桂激動的說道:“多謝劉公公提醒,吳某受教了!”
朱由崧說道:“以末將看來,皇太極之所以在義州公開修筑城池并且屯田,就是為了引誘我軍騎兵前去襲擾,好伺機殲滅我大明的機動兵力。”
“無論是否達成目的,其下一步定然是包圍錦州‘圍點打援’,固而加強錦州的防御以及糧食彈藥儲備是重中之重。”
“只要錦州能夠長期堅守,那么主動權就掌握在我軍的手中!”
吳三桂大吃一驚,此人為何對遼東前線的形勢如此了解?
若真按照他說的那樣,自己率騎兵趁夜突襲義州豈不是自投羅網!
“敢問這位將軍是......”
“末將王府護衛統領朱崧,在吳總兵面前班門弄斧了!”
以吳三桂的經驗判斷,這位護衛統領似乎少了一些武將的殺伐之氣,不過他的眼光的確是獨到。
“朱統領,過謙了!吳某一定將你的建議帶給洪大帥,我們就此別過!”
明清之間最后一次大決戰——“松錦大戰”雖然還有一年多才會落下帷幕,但現在實際上已經開始了!
希望吳三桂帶回去的這點糧食,能夠使得錦州多堅守一些時間。
只要洪承疇能夠在遼東比歷史上多堅守個一年多時間,就能把皇太極給熬沒了!
即便洪承疇最終沒能擋住清軍,自己也要利用這一年多時間組建出一支可以同韃子抗衡的軍隊,在他們下一次入關劫掠時,給予重創!
說實話,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是很多了!
“末將見過劉公公、朱統領!”
郭云龍一臉肅殺,一看就是邊軍悍將!
“兄弟們都是哪里人士?”
“啟稟朱統領,末將乃是寧遠衛世襲軍戶,兄弟們也都是遼東人士!”
朱由崧嘆息道:“韃子很快就就要包圍錦州了,屆時遼東一片戰火,王府正好有商隊前往遼東,可以順帶將諸位的家眷接回洛陽,不知諸位可否愿意?”
雖說郭云龍是遼東人,這些關寧軍也很可能是吳三桂的家丁,但應該不是啥心腹,不然也不可能借給自己。
遼東邊民的日子實在是苦不堪言,既要承擔屯田的重任,又時刻面對著韃子的襲擊,可以說是朝不保夕。雖說大多數人并不愿意背井離鄉,但洛陽的確是比遼東安全的多。
思慮了一番后,郭云龍等人還是接受了朱由崧的安排。
劉長生輕聲說道:“周國丈已經約了兵仗局的管事太監杜勛在瀟湘館會面!”
大明朝廷對火器的管理要相對嚴格一些,神機營實際上是由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在管轄,朱由崧自然是不敢打它的主意。
兵部武庫中的那些破爛玩意他也不敢要,最終只能走兵仗局的路子。
雅間內,瑞腦銷金獸吐著裊裊青煙,混著酒香脂粉氣,熏得人昏昏欲醉。太監杜勛斜倚在軟榻上,一雙保養得宜的手正把玩著鎏金酒杯,指尖的鏤金指套映著燭光,散發出璀璨的金光。
“杜公公,再飲一杯嘛~”
一個歌姬半跪在波斯毯上,纖指執壺,琥珀色的酒液傾入杯中時,她故意讓袖口滑落半截,露出一段雪白腕子——那上面戴的,正是杜勛剛剛打賞的絞絲金鐲。
對座,另一個歌姬輕撥琵琶,弦音低柔如嘆。她今日著了件月白紗衫,衣領微敞,鎖骨處一點朱砂痣若隱若現。杜勛的目光黏在那痣上,喉結滾動,忽的伸手去捉她腳踝。
劉長生同朱由崧的突然闖入,使得杜勛有些不悅!
“咱家打擾了杜公公的雅興,實在是罪該萬死,一點薄禮權當是賠罪了!”
只見一顆碩大的東珠,躺在錦盒之中,散發出耀眼的珠光!
“此乃先帝爺萬歷賜給福王殿下的,不知杜公公可還滿意?”
其實第一眼見到的時候,杜勛就知道這顆珠子乃是孤品,連忙說道:“福王爺有心了,奴婢如何敢當?”
“咱家掌管這兵仗局,總還是能夠幫上些忙的?”
“如今遼東前線吃緊、楊本兵又率軍南征了,兵仗局可沒有現貨了。不過只要能出的起銀子,咱家還是可以安排工匠們加班優先替你們打造!”
“無論是三眼銃還是鳥銃,咱家保管足工足料,絕不會出現炸膛之事!”
大明邊軍尤其是騎兵多喜歡使用三眼銃,其鐵制三管并聯,共用一根木托,火繩點火。
優點是可以在短時間內連續激發三次,利用散彈近距離重創敵軍,發射完畢后,騎兵還可以將其直接當做鈍器使用。
缺點是有效射程太近,只有15步的樣子,且射擊精度很差。
內陸的軍隊,包括南方的浙軍則喜歡使用鳥銃,鳥銃射擊距離遠,精度高,有效射程可以到達五六十步,三十步內甚至可以破甲!
雖然射速慢了一些,仍然不失為陣地戰以及守城時的利器。
這種武器打農民軍甚至是蒙古人可謂無往不利,但是面對韃子的重甲步騎兵,尤其身披雙甲甚至是三重護甲的白擺牙喇,幾乎沒有殺傷力。
朱由崧說道:“不瞞杜公公,洛陽城外出現了身披重甲的闖賊,無論是三眼銃還是鳥銃都奈何不了他們,不知道兵仗局有沒有更加厲害的火器,價錢不是問題。”
當聽到“價錢不是問題”的時候,杜勛還露出了一絲微笑。
從懷中掏出一本有些泛黃的冊子。
“這可是兵仗局壓箱底的寶貝了,需要何種火器直接選吧;不過丑話說在前頭,那些新奇的東西沒有現成的模具,工匠們打造的也不熟練,價格可要比普通的火銃貴上不少!”
朱由崧接過冊子,只見《神器譜》三個大字!
感謝各位書友的月票,推薦票,打賞,追讀,評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