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北京
- 破局明末:太子朱慈烺
- 翻斗花園牛英俊
- 2589字
- 2025-06-27 23:59:40
北京,武英殿。
五更時分,北京城的天空還籠罩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武英殿內卻早已燈火通明,數十支兒臂粗的蠟燭將殿內照得亮如白晝。李自成端坐在龍椅上,粗糙的手指摩挲著剛剛送到的檄文,獨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彩。
“牛丞相,你給大伙念念這個。”
李自成將檄文遞給侍立一旁的牛金星。
“朱明小朝廷倒是有些骨氣。”
牛金星雙手接過檄文,照著讀了起來,他的聲音在殿內回蕩,還特意在外兵二字上提高了聲調。
殿內頓時一片嘩然。劉宗敏猛地一拍大腿,震得腰間佩刀嘩啦作響:
“好!這是那個南逃的皇帝還想和咱們打!”
他咧開嘴,露出滿口黃牙。
宋獻策輕搖羽扇,搖了搖頭。
“陛下,南方朝廷為何要發這樣的檄文?難道北地諸將中有人要投韃子?。”
牛金星聞言也是眉頭微皺,陷入沉思。
突然,牛金星與宋獻策二人異口同聲道:
“吳三桂!”
李自成哈哈大笑,笑聲在殿內回蕩。他站起身,大步走到殿中央。
“天助我也!朱明小兒這是自斷臂膀,吳三桂如今已無退路,倒是省了我不少功夫!”
就在這時,宮女們端上熱茶和點心,卻被劉宗敏粗魯地揮手趕走。
“陛下。”
牛金星捧著茶盞,小啜一口,
“天津那邊如何?”
李自成斜靠在龍椅上,獨眼微瞇:
“馮遠飏不肯降我,還殺了招降使者,我已派谷可成率本部兵馬前去。倘若在不降...哼!”
牛金星點了點頭:
“天津乃河運、海運樞紐,必須握在我朝手中。”
他頓了一頓
“眼下檄文既已明令禁止借虜兵,吳三桂若再敢聯絡建虜,便是自絕于天下。”
牛金星放下茶盞,手指輕叩桌面,
“不如再派使者,許以高官厚祿...”
“還派什么使者?”
劉宗敏不耐煩地打斷。
“這都已經去了幾波了,依我看不如讓我與磁侯帶兵壓過去!他要是敢不從,老子親自去砍了他的狗頭!”
宋獻策輕咳一聲:
“汝侯稍安勿躁。吳三桂麾下三萬關寧鐵騎,皆是百戰精銳。不宜與其硬拼,還是安撫為上。”
他說完目光轉向李自成。
李自成聞言也點了點頭,他轉向牛金星。
“在派一路使者去豐潤,就說我封他做遼侯,再...給他撥三十萬兩餉銀。”
“報...”
一聲急促的呼喊打破了武英殿內的議論。一名滿身塵土的探馬跌跌撞撞沖入殿內,單膝跪地,聲音嘶啞:
“陛下!豐潤急報!關寧軍大營有異動,全軍正在拔營!”
李自成猛地從龍椅上站起,獨眼中寒光一閃:
“什么?再說一遍!”
探馬額頭抵地:
“回陛下,吳三桂的關寧軍正在收拾行裝,輜重車輛已開始向南移動,看架勢是要南下!”
“砰!”
李自成重重一掌拍在御案上,震得茶盞跳起,茶水濺濕了案上的檄文。
“好個吳三桂!我三番五次派人招撫,許以高官厚祿,他竟敢如此不識抬舉!如今朱明檄文一到,他就要南下投奔,這是不把我放在眼里!”
牛金星急忙上前:
“陛下息怒,或許吳三桂只是例行調動...”
“放屁!”
李自成怒不可遏,獨眼充血。
“豐潤離京不過百余里,他若真心歸順,為何不來覲見,反而要南下?這分明是鐵了心要與我為敵!”
劉宗敏早已按捺不住,大步出列,腰間佩刀隨著他的動作嘩啦作響:
“陛下!末將早就說過,對這種反復小人,就該一刀砍了了事!請陛下準末將帶兵,定將吳三桂的人頭提來見您!”
宋獻策搖著羽扇,眉頭緊鎖:
“陛下三思。關寧軍乃百戰精銳,吳三桂更是久經沙場。若貿然開戰,恐...”
“恐什么?”
李自成厲聲打斷。
“我自起兵以來,何曾怕過誰?朱家百萬大軍都被我打得落花流水,區區一個吳三桂,也敢在我面前耍威風?”
殿內空氣驟然凝固,燭火在李自成憤怒的咆哮中劇烈搖曳,將他的身影投射在殿墻上,顯得格外猙獰。
牛金星見勢不妙,連忙圓場:
“陛下,吳三桂若真敢南下,確實是對我大順的挑釁。但眼下我軍主力尚未完全集結,不如先派輕騎尾隨監視,同時加緊招撫...”
“不必了!”
李自成一揮手,獨眼中殺機畢露,
“我已給過他機會,是他自己不要。劉宗敏、李過,即刻點起本部兵馬,限三日內出發,給我拿下吳三桂!“
劉宗敏聞言大喜,單膝跪地抱拳:
“末將領命!定不負陛下所托!”
他轉身大步出殿,鎧甲鏗鏘作響,顯然迫不及待要去調兵遣將。
李過卻略顯遲疑:
“陛下,我軍新入京師,糧草輜重尚未齊備,是否...”
“怎么?你也怕了?”
李自成冷冷道。
李過連忙低頭:
“臣不敢。只是關寧軍騎兵精銳,臣與汝侯部多為步兵,野戰恐難占優勢。”
李自成冷哼一聲:
“我自有計較。我給你五千老營騎兵,此戰務必速戰速決,絕不能讓吳三桂與朱明合流!”
宋獻策輕嘆一聲,知道已無法挽回,只得進言:
“陛下,若真要開戰,需防韃子趁虛而入。不如派一支偏師駐守山海關...”
“韃子?”
李自成不屑地笑了笑。
“那群關外野人躲在關外多年,每次都只會入關劫掠,何曾駐足過中原半步?眼下當務之急是解決吳三桂這個禍患!”
李自成獨眼微瞇,粗糙的手指在龍椅扶手上無意識地敲擊著,殿內陷入短暫的沉默。盡管他嘴上對清軍不屑一顧,但多年征戰養成的直覺卻讓他隱隱不安。
“白廣恩現在何處?”
宋獻策聞言立即會意,拱手答道:
“回陛下,白廣恩部現駐通州,約有八千人馬。”
李自成站起身,在殿內來回踱步。
“雖說建虜不足為慮,但山海關終究是咽喉要地...”
牛金星急忙道:
“白廣恩自歸順以來頗為恭順,其部下多是原明軍邊兵,熟悉關外情勢。若派他與高第同守山海關,確實最為妥當。”
李過此時也進言道:
“陛下圣明。高第雖已歸降,但其部多為步兵。白廣恩麾下有兩千騎兵,正可彌補關城守軍之不足。”
李自成點點頭,獨眼中閃過一絲滿意:
“就這么定了。擬旨...擢白廣恩為鎮北將軍,即日率本部兵馬前往山海關,與總兵高第共守關隘。凡關外軍情,須每日快馬飛報京師。”
說完李自成起身踱步到殿門前,望著東方漸白的天色,獨眼中閃爍著復雜的光芒。他忽然轉身,龍袍在晨風中獵獵作響。
“傳令各營,整頓兵馬!”
他的聲音如雷霆般在殿內炸響,
“我要親征南京,一舉剿滅朱明小朝廷!”
牛金星聞言大驚,手中茶盞“啪”地摔在地上:
“陛下三思!如今吳三桂未平,天津未下,若再遠征江南...”
“你懂什么!”
李自成厲聲打斷:
“崇禎現在南京,若不及時剿滅,遲早會成為心腹大患!”
他粗糙的手指指向南方。
“如今他初至南京,若不趁其立足未穩...”
牛金星苦笑:
“陛下,北地最缺的是糧食啊。如今汝侯與亳侯整軍要討伐吳三桂,糧餉已是吃緊。我們追贓助餉得來皆是銀兩,無法裹腹,若陛下在親征,糧餉供應不足。”
殿內一時寂靜。李自成皺眉沉思,他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自從入主北京以來,大順軍靠拷掠前明官員獲取了大量財富,卻始終無法解決糧食問題。如今春荒將至,軍心已經開始不穩。
“傳令下去。”
李自成終于開口:
“加派兵馬前往河南、山西征糧。凡藏糧不交者,一律按謀反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