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那年春天,許星辰收到了麻省理工學院的錄取郵件。
江童是在圖書館找到他的。午后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許星辰面前的筆記本電腦上,照亮屏幕上那封帶著MIT標志的郵件。他盯著屏幕的樣子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議的東西,手指懸在鍵盤上方微微發抖。
“怎么了?“江童拉開旁邊的椅子,手里還抱著剛從文學社借來的《太空漫游》系列小說。
許星辰默默把電腦轉向她。江童掃了一眼郵件內容,倒吸一口冷氣——全額獎學金,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導師是航天工程領域的泰斗級人物。
“天啊!“江童一把抱住許星辰,“太棒了!我就知道你能行!“
許星辰的身體僵硬了一瞬,然后慢慢放松。他輕輕回抱江童,聲音悶悶的:“秋季學期開學,8月20號報到。“
江童的笑容凝固了。她松開手臂,仔細端詳許星辰的表情——他看起來不像一個剛剛獲得夢寐以求機會的人,反而像是收到了什么噩耗。
“你...不想去?“她小心翼翼地問。
許星辰合上電腦,摘下眼鏡揉了揉鼻梁:“不是不想去,只是...“他停頓了一下,“美國很遠。“
江童的心像被一只無形的手攥緊。她知道許星辰的言外之意——很遠,意味著分離,意味著隔著十二小時的時差,意味著她無法再在需要時十五分鐘就出現在他面前。
“才五個多月準備時間。“許星辰繼續說,更像是在自言自語,“簽證、住宿、選課...“
“許星辰。“江童打斷他,“看著我。“
許星辰抬起頭,眼睛在鏡片后閃爍。陽光在他的睫毛上投下細小的陰影,江童能從他放大的瞳孔中看到自己的倒影。
“這是你的夢想。“她一字一句地說,“從小學五年級起,你就說要設計火箭。記得嗎?在天文臺那次。“
許星辰的嘴角微微上揚:“記得。你說要給我的火箭起名字。“
“星辰特快號!“江童笑起來,“多好的名字啊!“
他們相視而笑,但笑意未達眼底。圖書館的空調嗡嗡作響,周圍的學生們沉浸在各自的世界里,沒有人注意到這個角落里正在發生的、微小而重要的時刻。
“我需要考慮一下。“許星辰最終說。
江童點點頭,假裝沒看到他眼中閃過的掙扎。她拿起自己的書準備離開,給許星辰留出思考的空間。轉身時,她瞥見他重新打開電腦,屏幕上是一張世界地圖,BJ和波士頓之間被一條紅線連接,下方顯示著飛行時間:13小時25分鐘。
接下來的兩周,許星辰變得異常忙碌。他穿梭于各種手續和準備工作中,但江童注意到他絕口不提是否接受offer的事。每當有人問起,他就會轉移話題或找借口離開。
五月初的一個雨夜,江童接到了許媽媽的電話。
“童童,你得勸勸星辰。“許媽媽的聲音透著疲憊,“他整夜整夜不睡覺,在書房算各種數據。昨天他爸爸發現他在看國內航天研究所的招聘信息...“
江童握緊手機,雨水順著傘骨流到她的肩膀上。“阿姨,我...“
“我們知道他為什么猶豫。“許媽媽輕聲說,“這孩子從小到大,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你。“
雨越下越大,江童站在電話亭里,看著雨水在玻璃上蜿蜒成河。掛斷電話后,她沒有回宿舍,而是徑直走向清華校園。門衛認出了她,揮手放行。許星辰的宿舍燈還亮著,透過雨簾能看到他伏案工作的剪影。
江童沒有上去。她站在雨中,任由雨水打濕衣服,思考著一個艱難的決定。
第二天,她召集了一次“秘密會議“——地點選在許家客廳,參與者包括許父許母和??父江母。五個人圍坐在一起,像一支準備作戰的小分隊。
“我們必須逼他接受這個機會。“江童斬釘截鐵地說,“不惜一切代價。“
許媽媽擔憂地皺眉:“可是如果他不愿意...“
“他愿意。“江童打斷她,“他只是需要有人推他一把。“
于是計劃就這樣定下了。周末的家庭聚餐上,當許星辰再次試圖回避留學話題時,五個人同時發起了“進攻“。
“MIT的航天工程是世界頂尖的!“許爸爸拍著桌子說。
“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機會啊!“江媽媽附和道。
“不去就是傻子!“江爸爸直接下了結論。
許星辰被這突如其來的圍攻震住了,筷子懸在半空。他看向唯一沒說話的江童,眼中帶著求助的神色。
江童深吸一口氣,拿出準備好的“殺手锏“——一封打印郵件。這是她昨晚熬夜寫的,假裝是北大交換生辦公室的回復,確認她已成功申請到下一學年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交換項目。
“其實...我也要出國。“她盡量使自己的聲音平穩,“伯克利,文學交換生。所以你不必擔心我一個人...“
許星辰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他接過郵件,手指微微發抖地掃過那些偽造的細節——伯克利的校徽,正式的行文格式,甚至還有一個偽造的簽名。
“什么時候決定的?“他低聲問。
“上個月。“江童不敢看他的眼睛,“本來想等確定后再告訴你...“
餐桌上突然安靜下來。許星辰盯著那封郵件看了很久,最后輕輕放下:“恭喜你。伯克利...很好。“
江童的心像被撕裂成兩半。一半因為欺騙他而痛苦,另一半則因為他的反應而甜蜜——他眼中的失落如此明顯,明顯到其他四位家長都尷尬地低頭吃飯,假裝沒注意到這微妙的氣氛。
計劃奏效了。一周后,許星辰宣布他決定接受MIT的offer。簽證、機票、住宿安排突然以驚人的速度推進,仿佛他害怕自己會改變主意。江童全程陪伴,幫他挑選行李,整理資料,甚至學習簡單的美式烹飪。
只有夜深人靜時,江童才允許自己流淚。她刪除了電腦里所有偽造郵件的痕跡,卻在回收站里保留了一份備份——許星辰說“恭喜你“時那個受傷的表情,她永遠都不想忘記。
八月來得太快。臨行前一晚,兩家人聚在許家告別。許媽媽準備了一桌豐盛的菜肴,但沒人有胃口。飯后,許星辰和江童溜達到銀杏樹下,就像過去無數個夏天一樣。
“明天我就不去送你了。“江童踢著地上的小石子,“有個重要的編輯會議...“
謊言。她只是不確定自己能否在機場控制住情緒。
許星辰點點頭,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盒子:“給你的。“
盒子里是一個精致的項鏈,吊墜是一顆小小的隕石切片,被鑲嵌在銀質底座上,在月光下泛著微光。
“和我送你的鋼筆上的那顆來自同一塊隕石。“許星辰輕聲解釋,“這樣...就算相隔再遠,我們也看著同一片星空。“
江童的喉嚨發緊。她轉過身,撩起頭發讓許星辰幫她戴上項鏈。他的手指擦過她的后頸,溫暖而輕柔,像一片羽毛落下。
“幫我照顧好它。“許星辰說,“等我回來。“
江童猛地轉身:“許星辰,你必須要回來。答應我。“
許星辰愣住了,然后鄭重地點頭:“我答應你。“
第二天,江童確實沒有去機場。她站在北大未名湖畔,看著飛機劃過藍天,想象許星辰正透過小窗俯瞰這座城市。當飛機消失在云層中時,她摸出手機,刪除了那封偽造郵件的最后備份。
異地戀比想象中更難。十二小時的時差意味著他們一個剛起床,另一個就快睡覺;一個在午餐,另一個在深夜。許星辰被密集的課程和實驗壓得喘不過氣,江童則開始為幾家雜志社供稿,每天伏案寫作到深夜。
但他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聯系方式——每晚十點(波士頓時間早上十點),許星辰會準時給江童發一條語音信息,通常是簡短的一天安排;而江童則會在睡前錄一段自己朗讀的童話故事發給他。這是他們從大學就開始的小習慣,如今成了跨越太平洋的紐帶。
三個月后,江童的閨蜜劉悅提議:“你應該開個播客!把這些童話故事分享出去!“
于是“星辰童話“誕生了——這個名字是江童一瞬間的決定,甚至沒有經過思考。播客意外地走紅,很快有了固定聽眾。江童從未告訴許星辰這件事,但她注意到每期播客發布后,總會有一個叫“NorthStar“的聽眾第一時間點贊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