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進階的“幽靈之戰”

就在艾賓浩斯對記憶的很多問題苦苦求索時,英國心理學家弗雷德里克·巴特利特同樣對人類的記憶很著迷。巴特利特發現,人們往往很容易按照自己喜歡或者習慣的方式去回憶事情,并且在回憶事情的時候,總是會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刻意記住那些符合自己預期的細節,然后對其他細節進行編造。而且在編造的時候,邏輯還挺自洽。這個現象讓巴特利特感到十分有趣,于是他設計了一個著名的“幽靈之戰”實驗。

這個實驗其實很簡單,巴特利特放棄了艾賓浩斯采用的無意義音節和詞匯記憶的方式,而是把記憶材料換成了一個關于北美印第安部落的故事,這個故事中包含了許多不同的元素,比如地名、人名、行為的描述等。實驗參與者需要在短時間內記住這個故事,然后在未來的幾小時或幾天內回憶并重述這個故事。而巴特利特則需要在旁邊認真傾聽,并且詳細記錄參與者所說的每一個字,再對參與者連續幾次的回憶內容進行對比分析,一方面看看他們能回憶起多少內容,另一方面也要看回憶出來的故事質量如何、回憶內容相較原來的故事發生了哪些變化。

下面是這個故事的原文:

一天晚上,兩個伊古烈的青年男子去河邊捕海豹,當他們到達的時候,天空充滿了霧氣,周圍一片沉寂。然后他們聽到打斗的嘶喊聲。他們想:“可能要打仗了。”他們逃到了岸邊,躲在一根大木頭后面。就在此時,遠處出現了幾條獨木舟,槳聲漸近,一條獨木舟向他們駛來。舟上有五個人,他們對這兩個青年說:

“我們想帶你們一起去。我們正沿河而上去作戰。你們覺得怎么樣?”

兩個青年中的一個答道:“我沒有弓箭。”

“箭就在舟里。”他們說道。

“我不想去,會被殺死的。再說,我的親友會不知道我去了哪里。”

但是,另一個年輕人加入了他們隊伍,那個不想去的回家了。戰士們繼續逆流而上,到達卡拉馬對岸的一個城鎮。人們跳進水里,開始作戰,許多人被殺死。沒過多久,這個年輕人聽到一個戰士喊道:“快,回家去,那個印第安人已經被射中了。”此時,這個年輕人想:“哦,原來他們是鬼魂。”但他并沒有感覺到不適,盡管戰士們說他已被射中。

獨木舟回到了伊古烈,那個年輕人上岸回家,生起了火。他告訴每一個人:“看,我和鬼魂一起去打仗。許多同伴被殺死,那些敵人也死在我們的箭下。他們說我被射中了,但我沒有感覺到受傷。”

他告訴了所有的人,然后慢慢平靜下來。當太陽升起的時候,他倒下了,嘴里流出黑色的液體,臉變得扭曲。人們跳起來哭著喊他,他死了。

巴特利特先讓參與者記憶這段故事,過段時間,再讓參與者重新講這個故事。下面是其中一名參與者的復述:

兩個年輕人去河邊捕海豹。他們躲在一塊巖石后面,一艘載著戰士的船向他們駛近。然而,戰士們說他們是朋友,并邀請兩人幫助他們去尋找河那邊的一個敵人。年紀大些的青年說他不能去,因為如果他不回家,他的親友會非常焦急。

所以那個年輕一點的人與戰士們一起前去。

晚上,他回來了,并且告訴他的朋友們他曾在一場大戰役中作戰,雙方都有許多人被殺死。生起一堆火之后,他就寢睡覺了。早晨,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他病倒了,鄰居們都來看望他。他告訴他們,他在戰斗中已經受傷,當時沒有覺得疼痛。但是他的病情迅速惡化。他掙扎尖叫,倒在地上死了。一些黑色的東西從他的嘴里流了出來。

他的鄰居說他一定曾和鬼魂一起作戰。

與故事原文對比不難發現,參與者所復述故事的主線雖然還在,但有一些細節已經被篡改了,比如把“同伴們”篡改成了“戰士們”,還增加了一些細節,比如“掙扎尖叫”等。兩年半后,巴特利特再次讓參與者對故事進行復述,下面是復述的情況:

一些戰士前往發起反對鬼魂的戰爭。他們戰斗了一整天,某位成員受傷了。晚上,他們背負著受傷的人回到家。當這一天接近結束時,他的傷勢迅速惡化,村民們都來看他。太陽落山時,他悲嘆一聲,嘴里流出了黑色的液體。他死了。

可以看到,經過兩年半的時間,參與者能復述出來的內容和原文相比,只剩下故事的“骨架”了,細節幾乎全部消失了。也就是說,當人們在回憶一個完整的、有意義的,并且跟我們日常生活有關系的故事時,不是嚴格遵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一開始就迅速忘記,而是會緩慢地遺忘,并且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和預期,把遺忘的細節用“編造故事”的方式補上去。如果實在補不上了,就強行用邏輯去解釋故事。

巴特利特專門為這種現象起了個名字叫“心理框架”。在記憶的過程中,當我們嘗試回憶某個事件時,會使用心理框架來幫助自己補全和組織我們的記憶。如果事件的細節不符合我們的心理框架,那么我們就會直接選擇忘記這些細節,或者將其替換為符合我們心理框架的內容,甚至往記憶內容里添加“私貨”,特別是跟我們內心預期、情感和情緒相關的內容,很容易被嫁接進我們的記憶內容中。當我們所記憶的內容符合我們的心理框架時,我們記東西就會變得很快,也很容易記住。

再后來,巴特利特又做了一個“傳話實驗”,跟我們現在玩的傳話游戲一樣。先讓一名實驗參與者讀一個故事,接著讓他把故事講給下一名參與者;而聽完故事的參與者,需要把這個故事講給再下一名參與者,以此類推。巴特利特通過這些實驗揭示了記憶的本質,那就是記憶并不是一個直接、完整的復制過程,而是一個主觀、個性化的再造過程,它會受到人們的情感、經驗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響。而且,在記憶再造的過程中,人們往往還會調用自己的邏輯思維,并使用類比、概括和推理等思維方式,把自己的記憶內容“腦補”出來,讓這些“編出來”的記憶內容看起來很符合邏輯。可以說,人們天生就是撒謊高手,而且撒起謊來“面不改色心不跳”。

但是,為什么人們的記憶是這樣的?人們的記憶究竟存在哪里?調取記憶的機制又是怎樣的?這些問題,巴特利特也解釋不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阳市| 甘洛县| 四会市| 武鸣县| 周口市| 老河口市| 深州市| 昔阳县| 韶山市| 宾川县| 高雄县| 东乌珠穆沁旗| 石景山区| 哈密市| 建平县| 泾川县| 万安县| 昭通市| 察雅县| 当雄县| 方城县| 七台河市| 尚义县| 北辰区| 南充市| 双城市| 中宁县| 东港市| 辛集市| 茌平县| 凌云县| 横峰县| 克拉玛依市| 溆浦县| 安达市| 梁平县| 沈丘县| 九寨沟县| 江川县| 达拉特旗| 闽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