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千般謀劃終上臺

又是一日,天朗氣清。

李氏別院堂前。

李祺找到了為李三姑娘安葬完的紫鵑,她無父無母,李祺收留了她。

如今這座別院中,除了李氏一家四口外,另有六個侍候臨安公主的侍女。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芳兒,你來解釋一下這段話的意思。”

李氏別院中,李祺在教他的兩個便宜兒子讀書,以他如今的學識,教兩個稚童,可謂綽綽有余。

李芳一板一眼的說道:“天所賦予人的東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來修養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離開的,可離開的就不是道。因此,在無人聽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懼敬畏。”

背完這一段解釋后,李芳道:“這就是圣人所說君子慎獨的道理。”

李祺滿意道:“君子在無人看見的地方也要小心謹慎,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意思是君子在任何地方都要小心謹慎,若是不謹慎,君子就會變成小人,而小人是注定要敗亡的。

這是李氏從血雨腥風中得來的家風,你們要謹記。”

一個家族的長盛不衰,最重要的就是家風和當家人的眼光!

邪路爬上去的確快,但跌下來也快的很,倚仗權勢而興盛的,終會因為權勢人物的消失而敗亡。

未來李氏當家人李祺不擔心,他只擔心李芳和李茂會不謹慎,一旦牽連主支,那就萬事皆休了。

“駙馬。”

臨安公主走進書房,李祺一見,便讓李芳和李茂先出去,兩兄弟向母親行禮后離開。

公主欣然道:“駙馬,父皇將你這一年來所著的文章在京中分批傳播,不過三日,京中士子便為之震動。

而且父皇已經允許李氏后裔參加科舉!”

她眼睛亮晶晶,臉頰泛著激動的紅色。

在她看來,父皇將李氏大放于光明之下,自然是喜事。

李祺微笑頷首,雖然他足不出戶,但這些事他卻已經知道。

因為……

【皇帝釋放明顯善意,族長李祺聲望+101,當前族長李祺聲望1。】

【文章在京中傳播,得到少數人認可,族長李祺聲望略微上漲,滿1點后加權。】

【李氏減輕罪孽,后代允許參加科舉,家族聲望+30,當前家族聲望-70。】

系統已經給了他答案,果然和他猜想的沒錯。

朱元璋將李祺的這些文章撒播出去,而且允許李祺的后代參加科舉,是一種很明顯的正面態度,說明這個女婿依舊得皇帝的看重。

雖然在士林中,對他大多數都是罵聲,因為很多人看來,朱熹圣人的經典一字不能改,區區李祺竟然敢質疑朱圣人,簡直狂妄。

但大多數人不再認為他不再是不可接觸的罪人,所以李祺本人的聲望瞬間就漲到了正值。

這就是皇帝的威權!

這就是李祺一直以來籌謀讓皇帝原諒、重視他的緣由。

至于整個李氏家族的聲望增長之所以很有限,是因為從文章中明顯能看出,李祺和韓國公府切割了,他的脫身是“背刺”了韓國公府。

李祺在文章中雖然沒有承認他的父親李善長謀反,但明確的提出了李氏的下場是“待君不誠”以至于“遭逢大難”。

這種“陛下圣明、臣下全責”的態度,成功打動了朱元璋,但對整個李氏的名聲而言,依舊是負累,現在李善長還是有罪之人。

李氏家族也只能允許后代參加科舉,距離翻身還早得很。

李祺不是不想為李氏平反,但一口吃不成胖子,他不會去以卵擊石。

現在能讓李氏回到京城,重新站上政治舞臺,已經是極限。

而且他又沒真的承認李善長真的謀反,這里面埋藏了伏筆,玩弄了心機,留下了口子。

等朱元璋駕崩之后,隨時都能反口,有朝一日平反也不算是什么,反正后世皇帝打老祖宗的臉,這都是基本操作了。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總之大多數人自然猜不到李祺謀劃如此長遠,甚至想到了幾十年、幾百年后的事情。

他們只能看出,皇帝不是要給韓國公府翻案,甚至還要更加嚴厲的打擊胡惟庸黨。

整個李氏,唯一能挑大梁的李祺,不能參加科舉,李氏依舊是個沒有政治前途的家族。

不過李祺不這么想。

首先要明確一個政治的基本規則——官位≠權力,權力=可以直接調動的資源(官位)+可能調動的資源(聲望)。

他瘸了一條官位這條腿,不可能登頂權力巔峰,但不意味著他徹底沒用,若是他能桃李滿天下,也是相當有能量的。

“既然父皇已經將為夫的文章傳遍京城,那父皇便是準備見我們了,陛前問答為夫準備了千萬遍,只為今日。”

沒有出乎李祺的預料,圣旨很快就從宮中傳出,召二人進宮面圣。

而這輛明顯掛著皇室標識的馬車穿過太平街時,洶涌的嘈雜議論聲紛紛然傳入了李祺和臨安耳中,其中有許多士子在爭論。

“李祺蔑視圣人經典,不聽大儒的教導,難道聽他一個半路出家的連功名都沒有的罪臣后裔嗎?”

“是啊,他才讀了多久的書,竟然就敢對圣人之言質疑,簡直可笑。”

“你們這些北方人,懂什么叫朱子之學?敢在我們面前狂言?”

理學在南宋末年時興盛,那個時候北方早就是金國的國土了,南北分割數百年,南方學術繁盛,而北方疲弊,教育遠不如南方,這句話的確是切中了很多北方學子的命脈。

而后明顯有北方口音的學子反駁道:“自朱子亡后,經歷暴元百年,你南方學子難道就能盡知朱子之意嗎?

我看李祺駁的就很有道理,他不是曲解朱子之意,而是去偽存真!”

“沒錯!李景和的文章注釋之上皆記有年月,洪武二十三年六月時,他尚且稚嫩。

但短短一年時間,其文章之恢弘,評注之老辣,就已經讓我望塵莫及,連望其項背都做不到。

他這樣的天才做出的注釋,就是朱子本意。”

儒家是非常推崇圣人的,甚至認為圣人生而知之。

“古者有云: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李景和遭逢大變頓悟,我看他便是當世可傳承圣道之人,豈容爾等置喙!”

但這些聲音很快就淹沒在了更多討伐質疑的聲音中。

車廂之中,臨安公主握著李祺的手,有些擔憂的安慰道:“夫君莫要在意,只要父皇喜歡即可,而且同樣有士子支持你。”

李祺聽著這些爭論,嘴角微翹。

他根本不在意時人評論,做皇帝手中的刀,日后所要面臨的狂風暴雨還不知道有多少。

道統之爭,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他這一生不能站在高處,那就為后世子孫鋪個錦繡前程!

如今看來,形勢比預想中要好,南北之爭,已經有了苗頭。

在李祺眼中,這是另外一把神劍的鑄造材料。

馬車漸行漸遠,身后的聲音也漸漸歸無。

不多時,馬車停下,站在巍峨的皇宮之前,臨安公主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她曾經以為她這輩子都回不到這里了。

“咦?”

臨安公主在感慨,李祺卻見到了一個有些沒想到的人進了宮。

“刑部尚書楊靖?”

似乎是感受到了李祺的目光,楊靖在踏進宮門前回頭看了一眼,二人的視線對在了一起,一閃而過的鋒芒,而后齊齊拱手行禮。

楊靖轉回頭臉色瞬間陰沉。

李祺眼中厲色也勃然而升。

“楊靖這個時候進宮,一定是來匯報王五之事,這件事表面上只是幾個普通百姓,但是卻牽連了地方官、兵部、五軍都督府、衛所,牽一發而動全身,楊靖一定是焦頭爛額,要了解完全情再做決定。”

李祺只覺得上天都在助他,恰好是他進宮面圣這一天,楊靖來匯報這件事,這豈不是楊靖自己在往刀刃上撞!

“請公主與駙馬隨奴婢進宮。”

從宮門到奉天殿尚有一段距離,楊靖已不見蹤影,直到李祺與臨安公主被帶到側殿,才聽到了楊靖的聲音,他正在回朱元璋的詢問。

李祺聽了幾句,眉角眼梢便帶起了笑。

果然如此!

果真如此!

楊靖啊,你自己找死,可就不怪我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区| 于都县| 固原市| 定州市| 天全县| 邢台县| 莲花县| 商水县| 东明县| 青神县| 巴中市| 中牟县| 龙口市| 云浮市| 中山市| 淮阳县| 南川市| 萝北县| 咸宁市| 雷州市| 钟山县| 郎溪县| 二手房| 屏边| 都江堰市| 永登县| 兴安县| 福清市| 台江县| 农安县| 陆川县| 邻水| 大英县| 安图县| 高唐县| 同江市| 临沧市| 大丰市| 庄浪县| 镇赉县| 射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