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作為用密碼寫成的文學巨著,《紅樓密碼》這本十多萬字的小冊子,顯然只是揭開了冰山一角。但從本書揭示出來的內容看,《紅樓夢》是隱寫明末血淚史,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南明歷史許多值得紀念的忠烈,如史可法、陳子龍、嶺南三忠(陳邦彥、張家玉、陳子壯)、何騰蛟、金聲桓、姜瓖、吳貞毓、沐天波、劉文秀、白文選等,筆者還未能想到《紅樓夢》中是否有投影的人物。還有一些重要的反派,如馬士英、陳邦傅、馬吉翔,是否在書中也有影射?
《紅樓夢》中許多重要人物、重要情節,應該也在影射某個人、某段歷史,如劉姥姥、平兒、司棋、鴛鴦、麝月、小紅、柳湘蓮、水溶,都有不少戲份,應該有影射對象。還有莫名其妙出現的傅秋芳、林四娘等又在暗藏什么玄機?學童鬧學堂、五鬼魘魔法、鳳姐逼死尤二姐等等大段精彩情節,是否有所隱喻?
題帕詩、詠絮詩、螃蟹詩、中秋聯句等等,這些詩詞中又隱藏著怎樣的密碼?
.......
筆者作為文史修為淺薄的業余愛好者,手中接觸到的文史資料有限,沒有能力觸及更深層的隱喻;更由于智識淺陋,沒有能力解開設計更加復雜的迷局。這本小冊子,只是拋磚引玉,俟有智識者揭開更加驚人的秘密。
筆者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由于難以找到更多線索進一步佐證,只能提供一種思路供未來的解謎者參考。
一、尤三姐
李成棟原是李自成將領高杰的部下,隨高杰投降了明朝,睢州之變高杰被誘殺后,高杰部下大部分剃發降清,李成棟成為清軍將領。
降清后李成棟可謂壞事做絕,嘉定三屠、擒殺隆武帝朱聿鍵,李成棟都有參與。攻陷廣州、擒獲紹武帝朱聿鐭、屠殺廣東義軍,將“嶺南三忠”中的陳邦彥凌遲、陳子壯鋸為兩半,都是李成棟和佟養甲共同犯下的罪行。
1648年,李成棟與清軍發生矛盾,反正的金聲桓寫信勸降,他的養子李元胤也極力勸他回歸明朝,內外各種因素促成李成棟下決心反正。李成棟反正使得已經奄奄一息的永歷政權突然滿血復活,李成棟將朱由榔接到廣東肇慶,南明迎來一波抗清高潮。
李成棟反正之后,便一直對永歷朝廷赤膽忠心,最后1649年九月出征贛州,兵敗后墜馬淹死。
雖然李成棟降清后干盡壞事,但反正對于南明確實有很大功勞,所以對于李成棟,一般還是將其視為抗清名將,甚至以民族英雄評之。
民間傳說中,一個戲劇化的感人場景,促使李成棟下定了反正的決心。李成棟有個小妾叫張玉喬,一直懷有報國之志,在李成棟猶豫不決之時,張玉喬以死諫來說服李成棟,奪過李成棟的佩劍自刎而死。這個故事后來改編成了著名粵劇《萬世流芳張玉喬》。
如果《紅樓夢》作者知道這樣一個感人故事,一定會想辦法編排到小說中。
在程高本《紅樓夢》中,尤三姐是個自持的烈女,但在脂批本《石頭記》中,尤三姐一開始是個淫濫的女子,自言“淫奔無恥之流”,但下定決心嫁給柳湘蓮后,“每日侍奉母姊之余,只安分守已,隨分過活”,“真個竟非禮不動,非禮不言起來”。后來柳湘蓮退親,尤三姐拔劍自刎,“可憐揉碎桃花紅滿地,玉山傾倒再難扶,芳靈蕙性,渺渺冥冥,不知那邊去了”。
這段情節,就頗似李成棟一開始壞事干盡,反正后又對永歷朝廷忠心耿耿,而拔劍自刎的情節,又似在隱寫張玉喬死諫的傳說。
二、龍陽之好
李自成與張獻忠,這兩個明末極重要的人物,應該在書中有所體現。他們都建立了政權、都已經稱帝,應該與象征玉璽的賈寶玉有曖昧關系,但很可能這種曖昧并非表現在男女之間,而是龍陽之好。
我們分析香菱時提到過,香菱被拐子拐走后賣給馮淵,馮淵“酷愛男風,最厭女子”,但見到香菱后“一改素日作風,立誓再不交結男子”,這是影射李定國本為起義軍將領,最后對永歷皇帝忠心耿耿、至死不渝。
所以書中很可能用寶玉的同性戀對象來影射起義軍起家的皇帝。
明確與寶玉有同性戀關系的是秦鐘,與蔣玉涵關系也很曖昧。李自成、張獻忠投影的人物或許就是這二人。
三、榮府與寧府
筆者猜測,隱寫歷史這種風格,并非完全是為了躲避滿清文字獄,而是在明亡之前,就已經有一本隱寫萬歷皇帝和鄭貴妃,以及后來天啟年間事情的小說,由于涉及到皇家的事情,為了避尊避諱,就采取了隱寫的方法。這部小說的主角是秦可卿和王熙鳳,小說也不分寧榮府。
其實回想《紅樓夢》的故事,和寧府有關的情節,戲劇張力都很強,如秦可卿之死、協理寧國府、尤二姐尤三姐的故事,而榮府發生的故事,大多都是些細碎的生活小事,缺乏戲劇張力。
從目前索隱的內容來看,影射的事件大多集中在萬歷、天啟時期及南明時期,崇禎時期涉及的事情不多,時間上似乎有一個斷層。
這本書可能就是脂硯齋在楔子里說的“雪芹舊有《風月寶鑒》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懷舊,故仍因之”。
有了這樣一部隱寫萬歷、天啟年間事情的小說之后,到了南明滅亡時,又有人在這本小說基礎上,擴寫了榮府的內容,將南明時期的歷史隱寫進去。原來小說中的內容就是現在《紅樓夢》中寧府的故事,新擴充的內容則是榮府的故事,但是又把賈璉、王熙鳳的身份放到了榮府中。由于原來小說中不分寧榮府,所以賈璉是賈珍的弟弟,這樣就可以解釋“璉二爺”之謎了。
四、馮紫英
馮紫英影射的人物可能就是《桃花扇》的主角侯方域,他是明末清初有名的作家、詩人,與陳貞慧、方以智、冒辟疆,并稱為“金陵四公子”。
馮紫英主要情節是薛蟠宴會上關于“鐵圍山打圍”的奇怪表現。前面我們已經論述了“鐵圍山打圍”就是左良玉發動的兵政變,同時發生的還有清軍南下直逼揚州。
這段情節中,馮紫英的父親“神武將軍馮唐”被反復提及。侯家與發動兵變的左良玉有莫大牽連,侯方域的父親侯恂是左良玉的老上級,也是崇禎時期左良玉在朝廷內的靠山,官至兵部侍郎,相當于國防部副部長,總督七鎮軍務,所以用“神武將軍”隱喻侯恂。
左良玉是侯恂一手提拔起來的,所以左良玉對侯家特別尊敬,崇禎十六年左良玉揚言軍隊缺糧,要“就食金陵”,也就是要到南京劫掠,當時侯方域寓居南京,正在和李香君談戀愛,南京兵部就請他出來調解,侯方域雖然身無功名,卻以父親的名義寫了一封信,讓左良玉打消了劫掠南京的念頭。
弘光時期,侯恂、侯方域父子都在南京,并且遭到阮大鋮迫害。史料很難找到侯氏父子與這場兵變有何關系,但侯家與左良玉淵源如此深厚,左良玉兵變時很可能會與侯恂聯絡。
侯方域與揚州保衛戰也有很大關聯,他在南京遭到阮大鋮打擊后就逃到揚州,成為史可法的幕僚。多爾袞曾寫信勸史可法投降,史可法于四月十四日回了一封信,這就是頗有知名度的《復多爾袞書》,這封信其實是由侯方域代筆。侯方域在清軍圍城之前就離開揚州回到南京,躲過了屠城,這大概就是馮紫英說的“大不幸之中又大幸”。
宴會上馮紫英又說“從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兒子打傷了,我就記了再不慪氣,如何又揮拳?”,這個虛陪出來的“仇都尉的兒子”又是怎么回事呢?
“金陵四公子”是復社骨干,《桃花扇》中有個情節,崇禎時期復社的公子們在孔廟祭祀孔圣人時,把當時閑居南京的阮大鋮痛打一頓,還拔光了“阮胡子”的胡子,這也是阮大鋮后來得勢后瘋狂報復東林黨和復社的重要原因。侯方域遭到阮大鋮報復才逃到揚州,應該說得到了教訓,所以馮紫英說“我就記了再不慪氣”。
阮大鋮的嗣父阮以鼎官至兵備僉事,就是地方上負責管理轄區軍務的五品官員,“都尉”則是魏晉以前的官名,相當于中級軍官,與阮父的身份相符。雖然阮大鋮已有功名在身,用“都尉的兒子”代指阮大鋮大大降低了他的身份,但在邏輯上卻也無破綻。
薛蟠宴請這一大段文字密碼實在太多,筆者對自己的解讀仍有兩處不甚滿意。寶玉說“怪道前兒初三四兒,我在沈世兄家赴席不見你呢?”這個“沈世兄”究竟有無寓意?還有作者為什么要把“馮唐”這個充滿象征意味的人名安到馮紫英父親身上?
還俟有識者解之。
五、《紅樓夢》寫完沒有?
完整的《紅樓夢》應該是110回左右,因為書中有一句脂批是:“今書至三十八回時已過三分之一有余”,可見完整《紅樓夢》少于114回。
那么后面的二三十回到底去哪里了?究竟《紅樓夢》寫完沒有?
筆者猜測,寫完了,也沒寫完。《紅樓夢》作者應該已經創作了八十回以后的內容,但這些內容影射過于明顯,幾次增刪過程中,就將后面部份刪掉,然后重要情節走向,如寶釵嫁給寶玉、寶玉出家、惜春出家、妙玉淪落風塵、劉姥姥救巧姐等情節,藏在了前八十回的伏筆及脂批之中。
一個重要理由是前八十回已經給了足夠多線索,讓我們能夠解開小說重要人物影射的對象,而且第七十九、八十回已經寫到夏金桂迫害香菱、夏金桂大鬧薛家,對應的歷史是吳三桂進兵云南,將永歷皇帝逼到緬甸;以及吳三桂發動“三藩之亂”,前者已接近南明尾聲,后者則是南明之后的事情了,可見到了第八十回,就基本完成了南明歷史的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