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編輯說明
- 道德經(全譯本)
- 老子
- 1019字
- 2025-04-10 10:02:23
《道德經》又名《老子》,相傳為春秋末老子所著。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又稱老聃,春秋時期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創始人。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相傳老子歸隱時途經函谷關,關令尹喜向他問道,于是老子便著書,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便是流傳后世的《老子》。
漢代河上公詮釋《老子》,著成《老子章句》,把《老子》整理為上、下兩篇,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故后人又稱《老子》為《道德經》。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道”?!暗馈睙o形無聲,無跡可尋,是天地萬物的本原,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暗馈笔侨f物之母,是一切行為準則的根本?!暗隆笔恰兜赖陆洝分械牧硪粋€重要概念。由“道生之,德畜之”“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可知,“德”就是遵循“道”,順道而行,效法天地,無為而不爭。“道”與“德”的關系是“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由此“道”與“德”構成了互為表里的兩個概念:“道”是形而上的,是里;“德”是形而下的,是表。
《道德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一部舉足輕重的經典著作,自古及今不乏名家為之作注。近代古文家葉玉麟先生曾為《道德經》作注解,出版了《白話譯解老子道德經》。
葉玉麟(1876—1958),字浦孫(又作浦蓀),號靈貺居士,安徽桐城人,師從同籍儒學家馬其昶。其生前著有《白話譯解老子道德經》《白話譯解莊子》《白話譯解孫子兵法》等諸多著作,另有《靈貺軒文鈔》存世。
《白話譯解老子道德經》出版于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從作品序言可知葉玉麟先生譯解《道德經》是為了廓清一般讀者對老子的誤解。葉先生認為老子并非主張避世,其提出的清虛無為思想和春秋末年的社會風氣相應,是為了挽救當時尚文繁瑣之弊。葉先生認為《道德經》的思想和《周易》的思想相類,有些主張甚至和儒家一致,其本質是崇實尚儉的。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正逢戰亂,社會凋敝,國弱民貧,葉先生希望通過自己的譯解讓讀者體會先哲之精義,尚儉尚實。一般知識分子的拳拳報國之心躍然紙上。
葉玉麟先生所作譯本通俗易懂、可讀性強,稱得上是釋讀《道德經》的典范,在當時受到歡迎,可惜后來湮沒無聞。本書以民國二十五年(1936)出版的《白話譯解老子道德經》為底本,重新整理出版。在編校的過程中,根據葉玉麟先生的譯解對生僻字詞添加了腳注。此外,為方便讀者閱讀,明顯錯訛之處徑改,力圖做到無誤。本書可能存在不盡如人意處,在此盼望讀者批評指正。
我叫趙甲第(原名:老子是癩蛤蟆)
【扮豬吃虎+逆襲燃爽+掉馬打臉】豪門棄子打工記!烽火戲諸侯都市勵志作品、元祖級男頻爽文!影視劇《我叫趙甲第》原著!我叫趙甲第,綽號趙八兩,偽宅男,武力值不詳,智力值比較變態,理科無敵。聰明絕頂卻錦衣夜行,家財萬貫卻素袖藏金。別人笑我癩蛤蟆,我笑別人看不穿??此茖沤z一枚,實際卻是豪門繼承人、超一線富二代。但作為最“窮”富二代,我的底氣不是姓趙,是敢拿命賭明天。翻開本書,看“土強慘”如何一路逆襲、攪弄風云!
大理寺卿的寵妻日常
全京城的人都以為顧九會是秦崢的心頭刺,直到見證了世子爺是如何寵妻無度,才發現,哪有什么心頭刺,那分明是他的掌中嬌。重生之后,顧九發誓要護至親忠仆,收拾蛀蟲齷齪,以及,跟夫君和離。前兩條她都如愿以償,唯有第三條——秦崢:風太大,你且再說一遍。顧九看著他手指寸寸拂過兵刃,十分沒出息的改口:我方才說,今晚月色真好。成親之初:秦崢:和離,本世子求之不得。一年之后:秦崢:真香。
成何體統全2冊(熱播動漫《成何體統》原著)
超人氣作家七英俊腦洞力作!腦洞奇詭的反套路宮廷文,反轉到后一刻!穿進網文小說,成為暴君的枕邊人是種什么樣的體驗?經過簡單的計算,庾晚音得出結論:自己只能另辟蹊徑。在這個全員惡人的故事里,她想殺出一條血路,就得當最大的那個惡人,先幫助暴君干死端王,然后再干死暴君,直接當女帝??僧斔姷搅吮┚?,仔細琢磨他一言一行中那一絲詭異的似曾相識的感覺,終于忍不住試探道:“Howareyou?”夏侯澹沉默良久,眼眶一紅?!癐'mfine,andyou?”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睹鞒切┦聝骸窞槲覀兘庾x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