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信封的紙質格外厚實。沈清瀾將邀請函放在早餐桌上,旁邊是母親母校華庭師范大學的聘書和瑞士出版社的《星星與藍鳥》全球發行合同。陽光透過紗簾在文件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像是一串無聲的喝彩。
“決定好了嗎,教授?“林小滿從樓梯上晃下來,藍發亂蓬蓬地支棱著,懷里抱著個紙箱——自從聯合國演講后,各種榮譽和邀約如雪片般飛來,她們專門騰出個房間存放這些“人生選項“。
“還在想。“沈清瀾推過一杯橙汁,“哈佛的項目更國際化,但華庭師大有母親當年的同事和學生...“
“而且離少管所近。“林小滿眨眨眼,從冰箱取出牛奶直接對嘴喝,“我的'不完美工作室'下周就開張了,第一批學員有三個前少年犯,兩個前吸毒者,還有一個殺過人的。“
她說得輕描淡寫,仿佛在討論天氣。沈清瀾卻知道這份輕松背后是多少個不眠之夜——設計專門針對有前科者的培訓課程,說服心理協會修改認證規則,甚至親自去監獄招募“學員“。
“瑞士那邊呢?“沈清瀾問,“UBS銀行催了好幾次保險箱續費...“
“續唄。“林小滿抹掉嘴邊的牛奶印,“那可是我們的'國際總部'。“她突然從口袋里掏出個小盒子,“差點忘了!給你的。“
盒子里是枚精致的胸針——銀質的星星與藍鳥相互纏繞,鳥喙處鑲著一顆小小的藍寶石。沈清瀾認出來,那是林小滿在聯合國演講時戴的藍鳥耳釘改造的。
“現在你是星星,我是藍鳥。“林小滿幫她別在衣領上,“無論去哪所大學,都帶著這個。“
沈清瀾的指尖輕觸那顆藍寶石,冰涼而堅實。三個月前那場驚心動魄的聯合國對決仿佛已經很遙遠——趙氏集團被立案調查,Z-17藥物全球召回,多個國家啟動對少管所系統的改革...而她們,從舉報者變成了改革者,從受害者變成了專家。
門鈴突然響起。快遞員送來的大箱子里是《星星與藍鳥》的首印本,封面上的星星與藍鳥燙金閃亮。林小滿迫不及待地拆開,扉頁上是她們共同寫下的獻詞:“給所有破碎卻依然發光的靈魂。“
“我媽會喜歡這本書的。“林小滿輕聲說,手指撫過母親照片的那一頁。
“我媽媽也是。“沈清瀾從書柜取出母親的老相冊,“說起來,周老的遺物里還有幾箱文件我們沒看完...“
整理工作持續到午后。陽光移到了書房的地毯上,沈清瀾跪在一堆泛黃的紙張中,突然發現一個被膠帶粘在箱底的信封,上面是林美玲工整的字跡:“給我親愛的小滿,當你足夠強大時再打開。“
“這...“林小滿像被雷擊中般僵在原地,“我從來不知道...“
沈清瀾輕輕遞給她。信封已經泛黃,但封口完好。林小滿顫抖著拆開,里面是一封寫于十五年前的信:
「親愛的小滿:
如果你讀到這封信,說明我終于失敗了。趙家威脅要傷害你,除非我停止調查。我決定假裝屈服,但已將所有證據交給沈雨晴博士。她是個勇敢的人,會保護你。
我對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羞恥——酗酒、虐待、說你是累贅...這都是為了保護你遠離趙家的監控。他們越認為我恨你,你就越安全。
請記住,我人生最驕傲的時刻,就是給你取名“小滿“——二十四節氣中最有希望的時節,小小的滿足就能生長出整個春天。
永遠愛你的媽媽」
信紙在林小滿手中簌簌作響,淚水模糊了字跡。沈清瀾默默抱住她,感受到那個總是倔強的身體在自己懷里顫抖得像片落葉。
“她愛我...“林小滿的聲音悶在沈清瀾肩頭,“她一直愛我...“
“就像我媽媽愛你一樣。“沈清瀾輕撫她的藍發,“她們為我們選擇了最難的路,好讓我們有機會選擇自己的路。“
那天晚上,沈清瀾做了決定。她將哈佛的邀請函放進“待定“文件夾,而華庭師大的聘書則簽好名字。林小滿對她的選擇毫不意外:“因為那里有媽媽的影子?“
“因為那里離需要我們的地方最近。“沈清瀾打開筆記本電腦,屏幕上顯示著“星星與藍鳥國際聯盟“的網站首頁——已經有17個國家的幸存者加入,“但我們會經常飛瑞士,監督那個'總部'。“
“說到飛...“林小滿突然蹦起來,從包里掏出兩張機票,“下個月柏林有個全球藝術治療大會,邀請我去做工作坊。你懂的,就是那種'看啊,這個前少年犯現在多厲害'的表演。“
沈清瀾笑著搖頭:“我會調整課表。不過你得答應我一件事。“
“啥?“
“別再往行李箱塞少管所的違禁品了。上次海關差點沒收你那包'有情感價值'的牙刷。“
林小滿做了個鬼臉,卻偷偷把一支磨尖的牙刷塞進了即將托運的行李箱——那是小雨送給她的“紀念品“,上面刻著所有“千紙鶴“成員的名字。
開學第一天,華庭師范大學心理學系的走廊擠滿了學生。沈清瀾的《創傷與創造力》課程報名人數遠超預期,不得不換到最大的階梯教室。她整理講義時,那顆星星與藍鳥胸針在燈光下閃閃發亮。
“今天我們不講理論。“沈清瀾打開投影儀,展示《星星與藍鳥》的第一頁,“先講一個關于兩個母親、兩個女兒,以及藝術如何治愈破碎靈魂的故事...“
與此同時,在城市另一端的“不完美工作室“里,林小滿正面對她的第一批學員——六個神情緊張的“前科犯“,最小的才十七歲,最老的已經五十出頭。
“規則很簡單。“她將一盒顏料倒在桌上,“用任何你想用的方式,表達任何你想表達的東西。沒有對錯,只有真實。“
見大家猶豫不前,林小滿卷起袖子,露出手臂上那個著名的“LM-002“疤痕,現在上面紋了一只小小的藍鳥。“看,連實驗編號都能變成藝術。你們的過去算什么?“
一個臉上有刀疤的男人慢慢拿起紅色顏料。十七歲女孩則選擇了藍色。很快,工作室里只剩下畫筆與紙張摩擦的聲音,和偶爾的抽泣聲。
正午的陽光透過天窗灑進來,將所有人的作品鍍上一層金邊。林小滿拍下照片發給沈清瀾:“看,又一群不完美的靈魂開始發光了。“
沈清瀾剛結束授課,手機震動時她正在回答學生問題。看到照片,她突然想起母親繪本的最后一頁——那個曾經空白的結局,如今正在無數人生命中續寫。
窗外,一片梧桐葉飄落在講臺上,金燦燦的像是星星的碎片。沈清瀾將它夾進教案本,心中默念:媽媽,你看到了嗎?那些破碎的光,現在照亮了整個世界。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