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州大堤被沖垮,成千上萬棟房屋被淹沒在濤濤洪水中。
無數濠州百姓在黃湯一般的汪洋中掙扎求生。
但對泗州百姓而言,反倒是一件好事。
洪水從濠州城外洶涌而出,過境泗州的洪峰高度,立馬就會下降許多。
李平安已經能看到河道旁石牛的頭頂。
證明洪水水位,比之剛剛,下降了起碼有三十厘米。
“老劉!”
劉昱拎著鐵鏟,深一腳淺一腳走過來:“李相公,叫我何事?”
“你留在這,繼續指揮大家抗洪救災。”
李平安目光看向西方,仿佛能看見無數的災民正在水深火熱當中。
“那您呢?”劉昱已經猜到李平安的打算,卻還是難以置信,想要聽到李平安親口說出來。
李平安用細棉布包裹好手臂上的傷口,“我帶兵,前去濠州城救人!”
“不可!”
劉昱脫口而出道:“濠州已成一片澤國!”
“你若前去,又能有幾分作用?!”
“況且,濠州城尚不在義軍治下,我等又何必浪費力氣去救他們?”
義軍數日前剛剛擊潰盤踞濠州城的趙均用,但時間緊迫,還沒來得及派人手接管濠州城。
名義上,濠州城還不歸義軍管。
“劉兄,你也清楚,義軍根基不在你我,不在各地地主豪強,而在千千萬萬小民。”
李平安罕見地講起道理:
“大災來臨之時,何時見過官府、豪強們救災?”
“他們無不高坐城池、堡壘之內,笑看城外百姓哀嚎!”
“義軍起兵反元,不正是為天下萬民求個安穩世道,能好好活著的機會!”
說完大義,李平安從功利角度道:
“濠州百姓如今不在義軍治下我等視而不救,日后義軍想要得到濠州百姓的認同,你我又要多花多少苦工?”
“災時多出一份力,便能多收一份人心。”
“放到平常,付出的苦工只怕將會是百倍、千倍!”
劉昱被說服,但還是不想讓李平安前去那么危險的地方。
“濠州救災之事,不如就由我去!”
“李相公,你在泗州城坐鎮!”
李平安意志堅決道:“濠州城,只能是我去。”
“老劉,我知道你是不想我出事,才趟這灘渾水。”
“但,你做事猶豫,難下決斷,濠州災情如火,耽擱不得,只能由我前去!”
劉昱為人圓滑,誰都能和他搭檔工作。
但圓滑的代價便是瞻前顧后,總想照顧好各方,沒法雷厲風行!
李平安重新調整安排好堤壩上的人手,帶著六千士卒向西行軍。
濠州城距離泗州百余里。
此前范鵬舉帶人騎乘快馬,尚且花費一天時間,才將消息傳回。
數千士卒,在大雨中行軍,速度更慢,李平安從天亮走到天黑,也僅僅走了不到六十里。
唯一的好消息是,大雨停了。
細如牛毛的雨絲,從天上悠悠飄下,仿佛一縷白霜,染在李平安的鬢角。
大軍在龍窩站短暫停留,李平安沒有連夜行軍。
天色太黑,火把也被雨絲浸濕,難以看清道路,繼續向濠州前行。
“大人,吃碗熱湯吧!”
龍窩站原先是元廷的驛站,不過有十幾座屋子,養著二十多匹騾子、馬匹。
并非義軍治下,但也聽過義軍的名號。
沒有絲毫的抵抗,直接就讓義軍駐扎在這片高地上。
李平安微微顫抖道:“多謝老丈!”
從老頭手中接過滾燙的湯碗,李平安沒著急喝,先捧著碗,溫暖自己的手心。
被雨淋了一整天,李平安感覺自己從內到外,都被雨水澆冷了。
吸溜著近乎白水的湯,李平安詢問道:“老丈,今日可有濠州城來的災民?”
“濠州的情況,你們可有人知道?”
老丈也端來一碗清湯寡水的米湯,邊喝邊道:
“據說都被淹了。”
“濠州人沒見到過,只見到過從五河來逃難的。”
“說是大水已經漫到他們老家了!”
李平安聞言駭然,五河距離濠州起碼還有數十里!
就連五河都有人逃難,深處災區中心的濠州,只怕情況更為慘烈!
一整晚李平安都難以入眠,直到第二天清晨,才紅著眼睛,繼續率領義軍趕路。
前天在淮河大堤上忙碌了一整天,昨天又在泥濘路上跋涉了一整天。
哪怕義軍都是鐵打的漢子,也有些支撐不住。
不僅行軍速度慢了下來,還出現了眾多掉隊的人。
他們往往走著走著,速度越來越慢,逐漸落在隊伍最后頭,然后一頭栽倒。
李平安命令各組的長官,必須在隊伍最后端,不能讓任何一個士卒掉隊!
李平安則是在隊伍最前端帶路。
經過數天的奔走,李平安的小腿已經腫了起來,一按一個坑。
腳底板被粗糲的草鞋,磨出無數的血泡,血泡也被磨平,只剩下鮮血淋漓!
但,李平安依然咬著牙,在義軍面前堅持。
他還不能倒下!
越往濠州方向走,水就變得越來越深。
原本僅是路面泥濘,后來開始出現斷斷續續的積水。
義軍隊伍抵達五河城的時候,水深便已經到小腿肚子。
五河縣,同樣不在義軍治下,當地原本也歸屬濠州的趙均用。
趙均用被義軍擊潰后,五河縣便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
義軍到來,瞬間彈壓了城中作亂的各方勢力。
要知道,義軍此行可不僅僅帶著救災的鐵鏟和麻袋。
同樣也有殺人的刀槍、護身的鎧甲!
大災必有大亂,李平安早做好了彈壓亂匪的準備。
五河縣衙內,上百名義軍士卒留宿。
數人正將縣衙門板拆下來,鋪在地上當床,墊上一束束稻草。
李平安則是監督其他人,挑著腳上的水泡。
對此時的人而言,腳的重要性不言而明,沒了好用的腿腳,活都活不下去。
李平安對此尤為重視,親自舉著燭臺,為義軍將士治腳。
次日清晨,數千義軍將士將從各家借來的門板,重新為他們安上。
大軍秋毫無犯,繼續向著濠州城外趕去。
越往濠州城走,水災便越嚴重!
距離濠州城尚有數里遠處,大水經過兩天兩夜時間,竟然還有齊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