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參呆愣在原地,望著手中簡單潦草無比的命令,默然不語。
剛剛吐血從瓜州奔回的將士,早已沒了氣息。
但在臨死之前,他的臉上還掛著淡淡的微笑,以為自己將消息帶到,就能拯救瓜州守軍。
全然不會想到,揚州總管府絲毫不將瓜州守軍的性命放在心上!
不僅沒有派兵前往瓜州救援。
而且嚴令禁止部下離開揚州城!
“將軍!”
“瓜州該如何辦!”
面對手下人的質問,高參囁嚅了幾下嘴唇,最終還是只化作一聲嘆息。
“元人給我們的任務是守好城墻。”
高參放下手中軍令,閉眼無奈道:
“不得隨意離開。”
“但有違反者,軍法從事!”
大家都清楚,城內的蒙古人大將到底是什么德行。
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對付起自己人來殘忍無情,對付起外人反倒平平無奇、毫無建樹!
紛紛沉默不語。
隨后還是在高參的催促之下,才慢慢走上城墻,走向各自不同的防區。
高參身披祖傳明光鎧,手持長槊,矗立城頭之上,眺望遠處人煙鼎沸的敵軍大營。
敵軍聲勢浩大、頻頻派人挑釁卻遲遲不進攻,讓高參有些擔憂。
不知道敵軍到底是在耍什么花招。
還以為敵軍是在制造云梯、沖車,尚未做好攻城準備
有心想要率兵出城野戰,騷擾敵軍,卻也被黑的火不花拒絕。
理由是出城野戰太過浪費兵力。
不如固守城墻,與敵人消耗兵力,揚州城高墻堅,定叫他有來無回!
況且城內存糧充足,夠守軍吃上好幾個月時間,若不外出浪戰,支撐到夏天都不成問題。
“守城的元賊,難道都是屬王八的不成!”
鄧友德頗為氣惱道:“我軍都露出這么大破綻了竟然還按兵不動!”
佯裝圍攻的民兵軍陣,在北城城墻前露出了自己的側翼,故意吸引元人出城進攻。
在此軍陣的后方,鄧友德早就布置好了更大的包圍圈,等著元軍一頭扎進陷阱之中,將他們一網打盡!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元兵似乎格外沉得住氣!
哪怕民兵們已經在城墻一箭之地外,瘋狂挑釁、辱罵守城元兵,對方也不出城應戰!
仿佛是打定主意,待在揚州城這個烏龜殼之內!
“如此,豈不是更好。”
李平安笑道:“再過兩個時辰,大哥那邊應當便能將糧船都給操回烏江。”
“咱們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完成阻擊任務。”
鄧友德心懷不甘:“可恨不能與其戰上一場!”
不管城頭下的民兵們,如何侮辱城頭上守軍的祖宗十八代,守軍都不為所動!
義軍挑釁、侮辱持續長達兩個時辰,到最后所有擅長污言穢語的義軍戰士,都已經累到舌頭抽筋。
也沒有能將城內守軍勾引出來。
只能在鄧友德一臉遺憾之中,緩緩收兵,駐扎在大運河側畔。
與此同時,李文忠也終于傳來捷報,已經將所有停放在瓜州的糧船,轉運回義軍老巢。
“沒了后顧之憂,咱們終于能大干一場了!”
李平安目露精光,對鄧友德道:
“讓戰士們今晚都休息好,明日攻城!”
“還有咱們的秘密武器,一定要看管好!”
“絕不能落一點火星子在上面,否則大家都得死!”
坐擁十縣之地后,李平安沒有閑著,召集城內所有制造煙花、爆竹的工匠,為大軍制造合格的黑火藥。
經過兩個月的積累,在原材料短缺的情況下,也積攢出了上萬斤黑火藥。
這一次出征,李平安將他們都給帶上,裝在數口柳木棺材內。
準備在攻城之時,為揚州城守軍送上一份大禮!
次日,天色微明,冰冷的晨霧中,便傳來一聲聲鐵鏟挖土聲。
義軍無數將士,正脫了衣袍,渾身蒸騰起熱氣,熱火朝天挖掘地道。
土攻之法,早在春秋戰國時便已完善,不算什么奇兵巧計。
城內也早有準備,高參見狀連忙讓人帶瞎子去枯井之中聽大甕。
判斷敵軍地道出口,將會在什么位置。
避免敵人從地底竄進場內,守軍還一無所知,最后被打個措手不及!
以兵法角度來看,高參的應對策略毫無問題,畢竟此事早已在歷代兵書上有所記載。
但,義軍工兵掘進到城墻之下后,并沒有繼續向下挖繞過城墻。
而是向上挖掘,在城墻根處掏出五米寬、兩米長的大洞!
在將填滿黑火藥的數口棺材,全部塞進大洞內之后,李平安親自檢查完,這才讓所有人退出地道。
從義軍駐地的地道入口,到城墻根下,長度超過三百米。
即使是最強悍的弓箭手,在此距離上,也無法射這么遠。
而床弩等守城利器,射程雖夠,準頭卻非常感人,一百支嬰兒手臂粗細的弩矛,也很難射中一根。
李平安淡定接過火把,將地上的導火索點燃。
黑火藥燃速有限,李平安淡定將手揣在衣袖內,仿佛老農欣賞自家田地般,等待欣賞自己的杰作。
十幾秒鐘過后,揚州北廂城墻根下,發出一聲悶響。
城墻上的守軍,還以為是春雷炸響,有些茫然地看向萬里無云的天空。
隨后便感覺自己腳下堅實的城墻,猛地向上一跳!
仿佛地龍翻身一般!
一聲更大的爆炸聲,這才慢悠悠傳入他的耳朵之中!
上萬斤黑火藥猛烈爆炸,將城墻結構徹底破壞!
大量的夯土、墻磚都被震散。
在坑道密集處,原本敦實的城甚至大量坍塌,掉入義軍挖掘的坑道之中。
數丈高的城墻,憑空往下矮了一大截!
并且出現了一個大土坡,攻城再也不需要費盡心力攀爬城墻。
普通士卒,也能快速沖進城內!
“乖乖!”
鄧友德望著眼前猛烈爆炸制造出的大缺口,目瞪口呆道:
“這煙花不過玩樂之物,竟也能有這般大的威力!”
在此之前,從沒有人嘗試過將這么多黑火藥集中起來使用。
元廷打天下之時,光靠龐大的騎兵部隊,就能打敗天下無敵手。
軍隊孱弱,同時也能生產出足夠多黑火藥的宋軍,卻根本沒有攻城的需求!
因此,哪怕已經土工掘進爆破城墻的技術條件。
也沒有出現這樣的戰術。
直到李平安,用上萬斤黑火藥昭告天下,哪怕是躲在城墻之后,也不再安全!
輕易可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