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8評論第1章 做個文人,不要宋江,不要老虎!
北宋,
元符三年正月,宋哲宗病逝,太后向氏以自己無子,神宗諸子皆庶子為由,主張立哲總次弟端王趙佶。
同月宋徽宗趙佶登基稱帝。
河北省清河縣,
在其他人還在忙著準備飯食時,一戶破舊的屋子里,坐著一位年紀在十三四歲,高大魁梧,相貌堂堂的少年郎,這少年郎有一雙如同散發著寒星的眼睛,但此刻卻顯得有些呆滯,口中不停的嘟囔著:“我是武松?,我怎么會是武松呢?,那位打虎英雄?”
少年郎前世名叫武星,清河縣人。父親從小希望武星長大后成為一名武打明星,所以自幼隨父親學武術,家庭幸福,但天有不測風雨,一次事故讓他失去了幸福的家庭,在幾番輾轉后加入戲團,作為一名武生,隨戲團去鄉下會演時,山路上突遇到暴風雨,為了救同劇組的孩子而被永遠留在了大山深處。
“竟然上天又給與我一次機會,那這一次我就作為武松好好的活下去”,武星,不現在應該說武松揉了揉眼睛說道。
小時候,武星就對自己這為本家人保有著敬佩之心。
仔細想想,武松的事跡,不論是景陽岡打虎、斗殺西門慶,
還是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等等,那可是名副其實的大英雄啊!
雖說自己自幼學武,也擁有了武松的身強體魄,但是想想日后要遇到見到事情,武星還是為自己捏了一把汗,如果這是闖關游戲的話,武星到是希望能給自己一把無限子彈的熱武器橫穿過去,但武星明白自己穿越前只是一個武生,去學其他穿越前輩們一樣?造火槍,煉細鹽發家致富那可不現實。
現在武星恨不得自己以前是個特種兵,就像貝爺那種放在荒野什么都會的那種。
“仔細想想哪怕貝爺也是學習過各種知識,才能在荒野中來去自如吧”武松喃喃道
“等等!!,學習,對啊,這是宋朝!!”武松恍然大悟。“科舉這便是唯一的出路。”
宋朝自從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后,重文輕視武之風慢慢就盛行起來,畢竟宋太祖就是靠起兵黃袍加身的,又怎敢讓手下掌握兵權,這一代穿一代,中途雖然有帝位變更,但是這個風氣仍然留傳了下來。
聯想到日后遭受宋江背叛后梁山108將的下場,又想想武松后面的結局,斷臂、出家。
武星可不是怕了,而是長那么大武星可連女孩子的手都沒有簽過,現在告訴他,你以后要出家,而這一切都是與宋江相識開始,后面又要直面猛虎。
“干、要活命遠宋江,另外我不打老虎,誰愛打誰打”。
正說著,突然門打開了一身材矮小的男子走了進來,納悶道“打什么,二弟,不是哥哥說你,你才十三歲天天就知道打來打去的這怎么行呢,以后你也要結婚成家的,不找點正事干怎么行呢。”
武松轉頭看過去,只見那身材矮小的男性趕忙說道
“不。。不,哥哥不是不愿意讓你學武,學武好啊,強身健體。但是弟弟你呀也需要干一些正事”話語雖然啰嗦,但其中卻有著很深的關切之意。
武星仔細打量了眼前的這個男子,心中想到,
這便是武大郎吧,看來我確實是穿越到《水滸傳》的世界了,因為在武星那個年代連小孩子都知道了,武大郎和潘金蓮在正史上所描寫的那樣。
不知我穿越過來能不能盡量改變什么,如果可以一定要改變什么,武星暗暗的發誓。
“二弟,二弟?。”
武松連忙答復“哥,我在聽,我知道了。”
“對了,哥,你知道我們鄉里有讀書人嗎?”
“讀書人?”武大郎仔細思索一番“給鄉里小孩教書的何生,貌似已經參加過科舉考試。”
“真的嗎?哥”武松眼前一亮趕忙問道“哥,你知道何生。。不 何先生住在哪里嗎?”
“進村口大石頭處那邊第三家,不過一會應該就去書堂教書了。”
話還沒說完,只見自己的這個弟弟就跑了出去。武大郎怕自己這個弟弟惹事趕忙跟了上去
“弟弟等等我!!”
不到片刻,武松就到了何生的家門口,武松定眼一看,只見一身穿縫補過得長袍,臉色有些煞白的文弱青年從家中走出,青年看到武松皺了皺眉頭,身為文人,何生對于習武之人向來不感冒,對兄弟二人的來意也渾然不知。
這十里八村對武松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弟弟儀表堂堂,哥哥缺面目猙獰,矮小可笑。常常被當做飯后的笑資。
但何生本人卻對兄弟倆并無偏見,相反何生本人還是十分佩服武大郎的,只因兄弟二人從小父母雙亡,而武大郎更是一個人挑起了家里的重擔,村里可能看到武大郎挨餓,確從未見過武松挨過餓,而武松平時也爭氣,除了喜歡舞刀弄槍之外,挑不出其他毛病來。
“武大,你兄弟二人急匆匆來我這里是何意?”
“何先生,我兄弟二人冒昧打擾,我二弟有事要叨擾先生”武大郎恭敬地向何生說,說完轉身問武松“二弟,你有何事叨擾先生,快向先生說明”
何生一臉詫異的看著武松,沒想到要來找自己的不是武大郎,而是武松。
武松趕忙一步上前,向何生行了一禮說道“請先生教導武松習文”
聽到這句話武大郎和何生整個人都傻了,自從武松被一名為周侗的高人收為弟子,傳授鴛鴦腿、醉拳、雙刀等功夫,就成天弄刀弄槍,誰知今天竟然說出了這樣讓詫異的話。
“二弟,休得胡鬧,快快與先生道歉”率先反應過來的武大郎顧不得什么禮數,連忙擋在武松前面,怕武松調笑先生,惹先生生氣,畢竟武人和文人的矛盾都已經鬧得人盡皆知了。
“哥哥,我并沒有與先生胡鬧的意思”武松老實的對武大郎說道
然后,又行一大禮給何生。
“先生,我是真心想要習文,想參加科舉光宗耀祖”
這就是武松想到的能不被宋江坑,還能幫助家里擺脫貧困,奔小康的辦法。
何生仔細思索片刻,眼睛直視著武松的眼睛,一會突然笑道“好。”
武大郎看到何生注釋著武松的眼睛,也大感驚奇,自從武松習武有成只有,村里任何人見了武松都繞道,連他也不敢直視武松那一雙如同寒星眼眸。
武松一喜連忙行拜師禮“師傅在上,請受徒兒一拜,現在徒兒家境貧寒出不起那拜師的禮金,等我高中定會報答師傅的教導之恩”
何生輕輕扶起武松,說道“我并未答應收你為徒”
何生話還沒說完,武大郎就跪了下來并說道“我自知沒什么文化,但也知道科舉的重要性,我武大郎一生沒有什么出息,有的只是一張臉皮,如果先生需要拜師禮金,哪怕砸鍋賣鐵,我也會湊齊,求先生看在我二兄弟自幼孤苦,成全我兄弟二人,先生大恩我們將一直記在心里”說著就要跪下磕頭,武松急忙去扶。“哥,何先生不收我為徒就算了,你別這樣”這一刻武星暗暗發誓,從今天開始武大郎就是我的親哥,我就是武松。
何生見到二人,急忙一步向前扶起武大郎說道“武大,莫要如此,我不答應收武松為徒,是自覺學識淺薄,怕不能把他教導成才”
何生又看向武松“罷了罷了,既然你誠心向學,那我就答應教導你,但是你我有師徒之實,無師徒之名,日后你是否高中都是你的事情,我家有祖上留下來的書本你隨時可以去借讀,至于拜師的禮金那你就幫我三件小事,如何?”
武松立馬回答道“師恩如父,何先生莫說三件小事,千萬件也無妨”。
“三件即可,既然你我有師徒之實,那明天來見我,我來教導你讀書識字,我還要去給孩子們上早課”說完何生又向武大說道“武大,那就先告辭了,你們回吧,等明日讓武松來寒舍即可。”
何生急匆匆地跑著離開了。
武大郎看著武松說道“二弟,竟然你決定習文那就堅持下去,勿要讓先生寒心。”
“哥哥,放心。我一定會光宗耀祖的。”
“好,我們回家”武大郎笑著說道,雖然他心里只希望弟弟平平安安,娶妻生子過完一生即可。
武松看著武大郎前面走著的背影發誓:我一定會讓我們過上好日子的,先從習文、不要宋江,不打老虎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