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2章 丹道符道?崔蝶來訪

進了石廬,李易先是仔細檢查了小四象陣的運轉情況。

確認禁制如常后,這才踱步至窗前那張泛著幽光的烏木桌前。

抄起桌上執(zhí)壺試了試溫度。

靈茶正溫,剛好飲用。

這是自牧家那位嫡脈儲物袋中所得的上品“玉竹茶”。

據說產自青竹山萬仞絕壁上的某株千載靈茶樹。

半兩便要六十塊低階靈石,尋常修士根本無緣得見。

茶水傾入粗瓷茶盞,騰起的氤氳靈氣將李易常年風吹日曬的黝黑面容都映得白皙了幾分。

輕啜一口。

他將目光投向了窗外。

比起畫符,李易原本更傾向于煉丹。

真正的徐管事是一位二階丹師。

徐青山敢取而代之,丹術自然更強!

此人是實打實的四階丹師。

可煉制筑基丹的那種。

但徐青山是怎么成為丹師的,記憶里完全沒有。

反倒是關于如何煉丹的記憶很多很多。

每當靜下心來的時候,無數丹方、精妙火候、靈藥配伍之法紛至沓來。

令李易指尖發(fā)癢,恨不得立刻開爐一試。

然而幾經思量,他還是按捺住了這股沖動。

原因無它,煉丹需要用到地火,太過招搖。

莫說整座青竹坊市丹師稀缺,只有區(qū)區(qū)兩人。

便是放眼整座靈黿島,能稱得上丹師的也是鳳毛麟角。

就如那云乾山崔家。

除了一位靠家族資源硬培養(yǎng)出來的嫡系丹師外,據說也不過供奉著一位外姓丹師。

李易心知肚明,若自己能展露出所謂的“煉丹天賦”,坊市玄律司定會不惜代價將他網羅麾下。

可擔心的恰恰是這般。

到那時,雖說安全無虞,卻再難像現(xiàn)在這般自在逍遙。

不管走到哪里,都會有眼線跟著。

炎潭邊上的那些枯骨,難保就沒有坊市的眼線。

權衡再三,李易決定暫緩煉丹,轉而練習繪符。

符師的身份雖不及丹師顯赫,卻也是個不錯的護身符。

修盟對精通丹、符、器、陣的修士皆是高看一眼。

老浪蕩子王倫不過二階符師,就能在青竹山腳的散修堆里混得風生水起。

若是僥幸突破三階,便是坊市管事的座上賓。

因為三階符師可以熟練的繪制金罡符、遁影符、回春符,小五行風遁符。

更可勉強繪制五行風遁符,小天火符,小冰風符等高階符箓。

這些符箓,筑基期修士也是求之若渴。

金鳳樓的老鴇兼幕后東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區(qū)區(qū)煉氣六層修為,卻因三階符師的身份,將生意經營得滴水不漏。

無人敢輕易招惹。

這不正是符師身份的妙用?

待茶香在唇齒間漸漸散去,李易將思緒從煉丹之事上收回。

他輕嘆一聲,目光重新落回案前。

既然煉丹之事暫且不能為,那便專心符道。

這般想著,他手掌輕撫儲物袋,一道青光旋即飛出。

待靈光散去,現(xiàn)出一方通體瑩潤的玉匣。

玉匣長約一尺,寬半尺。

是用上等的青玄玉整塊雕琢而成。

說是玉,實則是生于靈脈深處的異木所化。

此物素有“千年不霉,萬載不腐”之說,向來是各大修仙家族珍藏典籍的首選。

李易指尖輕觸匣蓋上的機關,隨著咔嗒一聲輕響,玉匣應聲而開。

里面躺著的是一本泛黃的獸皮冊子。

封皮上,《虛元符錄》四個古樸篆字鮮艷如新。

正是當日從王天化處得來的王家制符秘典。

亦是記載著這個制符世家上千年的心血結晶。

相比坊市符堂傳授的那些粗淺制符之術,這本《虛元符錄》最珍貴的,是那些密密麻麻的朱砂批注。

每一道符箓旁都配有蠅頭小楷的詳細注解。

何處該轉筆頓挫,何處需靈力輕吐,何處要重筆勾勒。

甚至連筆鋒轉折的力道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字跡深淺不一,顯然出自不同人之手。

更難得的是,這些批注并非死板的教條,而是結合了王家數代制符師的心得體會。

某個轉折處特意注明:需借助冰屬性靈石之力牽引。

而收尾處又批著:此處最易出錯,切記靈力不可過猛。

何種符箓需用何種靈材制成的符紙。

哪些符墨可以通用,哪些必須專墨專用。

甚至連符筆的制作與選材要訣,都記載得明明白白。

堪稱傻瓜版教材。

即便是李易初涉符道的新手,照著這“傻瓜式“的教程練習,也少走了無數彎路。

翻開符錄。

第一頁是王家祖師告子孫言。

“符箓,以天地靈氣為引,凝排山倒海之威。

“符之道,亦是天地之道……”

往后翻。

從一階符箓到九階符箓的繪制方法全部都有。

甚至還有數張所謂的“仙符”。

比如一種名曰生死符的。

“攝陰陽造化之機,活死人、肉白骨。逆死為生,與天爭命。”

初次翻看時,李易可說是熱血沸騰。

但是越琢磨越不對勁。

修仙界哪會有如此逆天之物?

比如這生死符,需要什么陰陽道果的種子制成的符紙,還有玄天藤的汁液做成符墨。

鬼知道陰陽道果,玄天藤是什么。

收斂心神,重新翻回低階符箓篇。

“符箓者,以符紙為基,以符墨為脈,以符紋為骨,以符筆為引,四者合一,方能成符。”

李易心中默念這句繪符要訣,手不知不覺已經拿起了桌上的符筆。

正想鋪開符紙。

卻發(fā)現(xiàn)狼毫已禿。

隨手丟掉,又換了一支。

閉關之前,李易特意準備了大量符墨與符紙。

這些日子以來,他每日除了打坐修煉,便是伏案制符。

雖然耗費的材料堆積如山,但收獲也確實不小。

如今基礎的風刃符,木刺符他已能熟練繪制。

只是成符率實在低得可憐。

十張符紙中往往只能成功兩三張。

單論成本,遠不如直接購買來得劃算。

但李易心里清楚,想繪制出那些坊市有靈石也買不到的高階符箓,必須從基礎做起。

“符道如筑高臺,今日壘土,來日方能及百丈、千丈、萬丈!”

鋪開符紙,蘸取靈墨,李易深吸一口氣,將雜念盡數摒除。

筆鋒懸于紙上三寸之處。

待心境完全平和,方才緩緩落下……

一張,兩張,三張。

連續(xù)三張都是廢符。

繼續(xù)!

畫到第五張。

待最后一筆勾勒完成,李易額間已見細密汗珠。

不過看著眼前這張終于成功的木刺符,嘴角還是露出一絲欣慰的笑意。

符紙上流轉著淡淡的青色靈光,木屬性靈氣雖不算充沛,卻也凝實不散。

走出石廬,指尖輕彈,李易低喝一聲:“去!”

符箓應聲而燃,瞬息間化作一道木靈之氣環(huán)繞的青色木刺破空而起。

青光劃過半空。

眼看就要飛出三丈開外,卻被小四象陣的禁制光幕攔下。

木刺與禁制相持不過三息,便寸寸龜裂。

最終化作漫天木屑紛紛揚揚落下。

待靈氣散盡,木屑無火自燃,化作細碎的符灰隨風飄散,轉眼便了無痕跡。

“想不到李道友竟深諳符道?”

一道清越女聲忽然響起。

循聲望去。

院門處,不知什么時候已經站了一位美艷女修。

她著一襲絳紅色宮衣,青絲如瀑,眸若點漆。

眉目間自帶三分出塵氣,與凡俗脂粉截然不同。

“你?”

“可是崔仙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冈山市| 涟源市| 甘谷县| 平山县| 通渭县| 普兰县| 江安县| 仙游县| 玛纳斯县| 湘潭市| 阿拉善右旗| 任丘市| 增城市| 元谋县| 涟源市| 康马县| 利辛县| 揭东县| 新乐市| 白沙| 兰考县| 平顶山市| 伽师县| 建平县| 汕尾市| 荆门市| 英德市| 定陶县| 九龙城区| 黄大仙区| 普兰县| 丰顺县| 黎川县| 新蔡县| 姜堰市| 伊春市| 义乌市| 乡宁县| 隆化县| 潮安县| 公主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