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飄然煙水里,千峰杳靄暮云間——“
歌聲清越,驚起巖間幾只江鷗。他解下青玉酒壺仰頭飲盡,酒液順著下頜滑落,打濕了半敞的衣襟。乘著酒興,他拔劍起舞,劍鋒挑破層層霧氣,口中詩句愈發(fā)激昂:
“青鋒未試龍吟寂,白首空彈魚尾斑。“
劍勢忽轉(zhuǎn),如游龍回首,驚得老船夫差點丟了竹篙。李烈火卻渾然不覺,劍尖輕點江面,激起一串銀珠。那些水珠在空中排成一線,竟被他用劍鋒串成了晶瑩的水鏈。
巫峽的晨霧還未散盡,一葉扁舟已漂在江心。一個白衣少年站在船頭,白衣半敞,任憑江風灌滿衣袖。他指尖挑著青玉酒壺,時不時啜飲一口,抬頭望著兩岸青山緩緩后退。
老船夫在船尾輕哼著巴蜀小調(diào),沙啞的嗓音混著潺潺水聲,竟有幾分蒼涼韻味。李烈火忽然拍欄而歌:
“一葉飄然煙水里,千峰杳靄暮云間——“
歌聲清越,驚起巖間幾只江鷗。他解下青玉酒壺仰頭飲盡,酒液順著下頜滑落,打濕了半敞的衣襟。乘著酒興,他拔劍起舞,劍鋒挑破層層霧氣,口中詩句愈發(fā)激昂:
“青鋒未試龍吟寂,白首空彈魚尾斑。“
劍勢忽轉(zhuǎn),如游龍回首,驚得老船夫差點丟了竹篙。李烈火卻渾然不覺,劍尖輕點江面,激起一串銀珠。那些水珠在空中排成一線,竟被他用劍鋒串成了晶瑩的水鏈。
“江湖豈忘家國事,風雨長嗟行路難。“
吟到最后一句時,劍勢陡然沉重,水鏈“嘩“地碎落江中。李烈火還劍入鞘,望著遠處隱約的漁火,眼中閃過一絲陰翳。
“公子好詩才!“老船夫由衷贊嘆,“只是這后兩句...未免太過沉重。“
李烈火倚坐船頭,指尖輕撫劍鞘:“老伯可知道,這巫峽之水,為何年年泛紅?“
船夫搖頭。李烈火望著漸暗的江面,輕聲道:“二十年前楊素平陳,在此處沉了上千戰(zhàn)船。血染江水,三月不褪。“他忽然一笑,“說來可笑,我手中這柄'焚城',正是當年從江底撈起的古劍重鑄。“
“公子,前面就是夷陵了。“老船夫撐著長篙,“可要停船補給?“
李烈火正欲答話,忽見岸邊蘆葦叢中晃動著幾個人影。定睛看去,卻是三個衣衫襤褸的漢子正在淺水處摸魚。最令人心驚的是,其中一人右臂齊肘而斷,空蕩蕩的袖管在風中飄蕩;另一人臉上橫貫著猙獰刀疤,眼眶里只剩黑洞洞的窟窿。
“這些是...“
“唉,都是征遼回來的兵爺。“老船夫壓低聲音,“去年大軍潰敗,活著回來的不到三成。這些殘了的,朝廷連撫恤銀都不給...“
小船駛近岸邊時,那獨眼漢子突然踉蹌著沖到淺灘,嘶聲喊道:“船家!可有吃食?我用這個換!“他從懷中掏出一枚生銹的箭簇,上面還沾著黑褐色的血跡。
李烈火坐直身子,將隨身干糧拋了過去。那漢子狼吞虎咽之際,他輕聲問道:“這位軍爺,高麗戰(zhàn)況究竟如何?“
“戰(zhàn)況?“漢子突然發(fā)出夜梟般的慘笑,“哪有什么戰(zhàn)況!三百里冰原上全是尸首!運糧隊跟不上,我們吃完了戰(zhàn)馬就吃草根,草根吃完就...“他突然噤聲,獨眼中閃過恐懼的光芒。
斷臂的同伴踉蹌走來,從懷里掏出半塊發(fā)霉的餅子塞給獨眼漢子,然后警惕地瞪著李烈火:“公子是官府的人?“
“江湖過客而已。“李烈火解下腰間酒壺遞過去。
那斷臂士兵嗅到酒香,喉結(jié)滾動了幾下,終究沒敢接:“上頭說了,不準對外說遼東的事...去年有個傷兵在酒肆多說了幾句,第二天就被衙役抓走,尸首掛在城墻上晾了三天...“
江風突然變得刺骨。李烈火抬頭望去,發(fā)現(xiàn)岸邊枯樹上赫然懸著幾具骸骨,破舊的軍服在風中飄蕩如招魂幡。
“繼續(xù)劃。“他忽然對船夫道。
小船順流而下,岸邊的慘呼聲漸漸遠去。李烈火站在船尾,望著那幾個佝僂的身影越來越小,最后變成江岸線上的幾個黑點。他想起臨行前師尊說的話:
“楊廣又要興兵了。第一次征遼死了三十萬,這次若再敗,天下必亂。你持我名帖去見洛陽的蒼山故人,或能力挽狂瀾。“
當時他還不以為然:“師父不是說我們練劍之人不理俗務(wù)嗎?“
師尊將名帖按在他掌心,力道大得驚人:“劍道至極便是仁道。眼看生靈涂炭而無動于衷,練什么劍?修什么道?“
......
夷陵城外的官道上,塵土飛揚。一隊騎兵呼嘯而過,馬鞭抽得逃竄的百姓哭喊連連。李烈火站在茶寮外冷眼旁觀,手中酒壺捏得咯吱作響。
“軍爺行行好!我兒子才十五歲啊!“一個老婦抱著軍官的馬腿哀求。
“滾開!“軍官一腳踹翻老婦,“圣旨明令,十六歲以上男丁皆需登記造冊!“
茶寮老板縮著脖子給李烈火添茶,小聲道:“聽說朝廷要在洛陽設(shè)征兵大營,這次要湊夠五十萬人呢...“
李烈火望向東北方向。官道兩側(cè)的田野里,稀稀拉拉的幾個老弱婦孺正在春耕。一頭瘦骨嶙峋的老黃牛拉著破犁,每一步都走得艱難。
“去年這時候,這地里還有十幾個壯勞力呢。“老板順著他的目光嘆道,“現(xiàn)在不是死在遼東,就是逃進山里當土匪去了。“
暮色漸濃時,李烈火在驛館墻上看到了嶄新的布告。朱砂大印蓋著兵部文書,征調(diào)各州府糧草的內(nèi)容寫得冠冕堂皇。布告下方,幾個衣衫破爛的傷兵正用木炭涂抹著什么。
走近才看清,他們畫的是簡易地圖——遼東的山川間密密麻麻標著骷髏圖案,遼水的位置被反復描粗,旁邊歪歪扭扭寫著“萬人冢“三字。
“公子也想從軍建功?“一個缺了門牙的老兵咧嘴笑道,“看清楚了,這才是真正的遼東...“
李烈火突然拔劍。劍光閃過,布告欄旁的拴馬樁斷為兩截。在驛丞的驚呼聲中,他拋下一塊碎銀,轉(zhuǎn)身走向馬廄。
“告訴你們縣令,“他翻身上馬,白衣在暮色中獵獵如火,“巫山李烈火說的——若再強征民夫,下次斷的就是他的旗桿。“
馬蹄聲遠去的方向,正對著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