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前很喜歡這首歌。“
江午這句話說出口的瞬間,我就感到一陣煩躁。他又來了,那個永遠繞不開的“她“——他的前女友,學小提琴的,分手兩年了還陰魂不散。
“哦。“我低頭劃著手機,故意讓語氣聽起來毫不在意。
江午似乎沒察覺到我的情緒,繼續撥弄著吉他弦:“那時候我經常給她寫歌,她總說我的和弦進行太簡單...“
“能不能別說她了?“我打斷他,聲音比預想的要尖銳。
江午的手指停在琴弦上,抬頭看我。陽光從窗外斜射進來,照在他微微皺起的眉頭上。我知道他不高興了,但他只是輕輕“嘖“了一聲,又低頭繼續彈剛才的旋律。
這比直接吵架還讓人惱火。至少吵架是一種交流,而他這種沉默的抵抗簡直像一堵棉花墻,讓我所有的情緒都無處著力。
“江午,“我把手機扔到沙發上,“我說我不想聽你前女友的事,你沒聽見嗎?“
“聽見了。“他頭也不抬。
“那為什么還要繼續說?“
琴聲戛然而止。江午把吉他放到一邊,拿起手機開始劃拉。“那你刪了我吧。“他說這話時甚至沒看我一眼,語氣輕松得像在討論天氣。
我的血液瞬間沖上頭頂。這已經是他這周第三次說這句話了。第一次是我問他為什么點贊前女友的微博,第二次是我和學長打游戲沒回他消息,現在又來了。
以前我都會服軟,會過去抱他或者說“我才不刪“,但今天我不想再配合他這個幼稚的游戲了。
“好啊。“我拿起手機,當著他的面點開微信,找到他的資料頁,手指懸在“刪除聯系人“上方停頓了一秒。我用余光看到江午的身體微微前傾,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膝蓋——他在緊張。
我點了下去。
“已刪除“三個字跳出來的瞬間,江午的表情凝固了。他顯然沒料到我真的會這么做。房間里安靜得可怕,只有他急促的呼吸聲清晰可聞。
我起身去廚房倒水,故意制造出很大的聲響。當我回來時,江午還保持著原來的姿勢,只是臉色蒼白得嚇人。
“你認真的?“他終于開口,聲音沙啞。
“不是你讓我刪的嗎?“我反問道,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滿不在乎,盡管心臟正在胸腔里瘋狂跳動。
江午猛地站起來,抓起外套就往外走。門被摔上的聲音震得墻上的相框都晃了晃。那是我和他上個月在游樂園拍的大頭貼,他當時笑得多開心啊,完全不像現在這個動不動就說“刪了我“的別扭精。
我坐在沙發上,盯著手機屏幕。三分鐘過去了,五分鐘過去了,江午沒有回來。我開始后悔自己的沖動,但又覺得這是他自找的。誰讓他總是用這種方式來測試我的感情?
手機突然震動起來,一個好友申請跳出來。頭像是我熟悉的那個吉他剪影,備注只有三個字:“我錯了。“
我咬著嘴唇,故意不理會。三十秒后,又一條申請來了,這次帶了一條語音。我點開,江午的聲音通過揚聲器傳來,帶著我從未聽過的低聲下氣:
“子初...我以后再也不提她了。你加回來好不好?我...我不會說話了。“
我的鼻子突然一酸。這是那個給我錄睡前故事到凌晨的江午,是那個下雨天跑遍半個城市給我買芋泥蛋糕的江午,是那個明明很在乎卻總是嘴硬的江午。
我通過了申請。消息框立刻跳出一條新消息:
[江午]:我在樓下
[江午]:買了芋泥蛋糕
[江午]:可以上來嗎?
我跑到窗前,看到他果然站在樓下,手里提著那家我最愛的甜品店的紙袋,正仰頭望著我的窗口。陽光下,他的眼睛亮得驚人。
我給他發消息:“下次再說'刪了我'怎么辦?“
他低頭看手機,然后抬頭,做了個拉上嘴巴拉鏈的動作。
我忍不住笑了:“上來吧。“
那天晚上,江午罕見地主動談起自己的感受。他靠在床頭,我枕在他腿上,聽他斷斷續續地解釋:“我不是故意提她...只是有時候不知道說什么...說'刪了我'是因為害怕你先不要我...“
我仰頭看他,發現他的睫毛在微微顫抖。這個在外人面前冷靜自持的男生,原來內心藏著這么深的不安全感。
“笨蛋,“我伸手捏他的臉,“下次直接說'我吃醋了'或者'抱抱我',好不好?“
他抓住我的手,輕輕“嗯“了一聲,然后補充道:“我盡量。“
這個回答已經是他能給出的最大承諾了。我笑著閉上眼睛,感受他的手指穿過我的發絲。窗外,初夏的晚風輕輕吹動窗簾,帶著梔子花的香氣。
后來江午還是會偶爾嘴硬,但每當他要說出“那你刪了我吧“的時候,總會突然停住,然后別扭地改口成“我生氣了“。而我也會適時地給他一個擁抱,或者故意撒嬌逗他笑。
我們都在學習如何更好地愛對方,用彼此能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