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血鐲
- 荒齋異聞抄遺
- 夜貓散人
- 4192字
- 2025-06-25 22:00:10
周峻踏入“聚寶齋“時,門外正下著綿綿細雨。這家位于城西角落的古董店門面不大,卻因常有奇珍異寶而聞名。雨水順著他的油紙傘滑落,在青石板上濺起細小的水花。
“周公子,稀客啊。“店主趙三從柜臺后抬起頭,臉上堆著殷勤的笑容,“前幾日剛到了一批新貨,您要不要看看?“
周峻收起傘,抖落上面的水珠。他今年二十有六,是城中周記綢緞莊的少東家,生得劍眉星目,一襲靛青色長衫襯得身形挺拔。他自幼酷愛收集古玩,尤其對玉器情有獨鐘。
“聽說你這里收了一枚前朝的血沁玉鐲?“周峻開門見山,手指輕叩柜臺。
趙三的笑容僵了一瞬,眼中閃過一絲異樣。“公子消息靈通,確實有這么一件東西。不過...“他搓了搓手,聲音壓低,“那鐲子有些古怪,已經轉手三次,每次買主都...“
“都怎樣?“周峻挑眉。
“都出了意外。“趙三咽了口唾沫,“第一個買主戴了三天就暴斃了,第二個買主還沒走出店門就摔斷了腿,第三個...聽說回家當晚就瘋了,現在還在家里胡言亂語。“
周峻聞言反而來了興趣:“拿來我看看。“
趙三猶豫片刻,終究不敢得罪這位出手闊綽的常客,轉身進了里屋。片刻后,他捧出一個紫檀木匣,小心翼翼地放在柜臺上。
木匣打開的瞬間,周峻呼吸一滯。匣中紅綢上躺著一枚玉鐲,通體瑩白如羊脂,內里卻蜿蜒著幾道血絲般的紅紋,在燭光下仿佛有生命般微微流動。那紅色既不似朱砂,也不像尋常血沁,倒像是被什么液體從內部浸透了一般。
“這玉...“周峻伸手欲觸,趙三卻猛地合上匣子。
“公子,這物件真的邪性。“趙三額頭滲出細汗,“前幾位買主都說,戴上它后就開始做噩夢,夢見...夢見有人向他們索命。“
周峻嗤笑一聲:“無稽之談。“他從懷中掏出一錠銀子拍在柜臺上,“我買了。“
趙三還想勸阻,見周峻神色堅決,只得嘆氣收下銀子,卻不肯親手遞過木匣,只用袖子墊著推到周峻面前:“公子若覺不妥,隨時可以退回來。“
周峻不以為意,拿起木匣轉身離去。門外雨勢漸大,他撐開傘時,一滴雨水落在木匣上,竟如血珠般沿著紋路滑下。
當夜,周峻在書房把玩新得的玉鐲。燭火搖曳,那血絲在燈光下愈發鮮艷,仿佛有生命般微微搏動。他試著將玉鐲往手腕上一套——竟嚴絲合縫,仿佛專為他量身打造。
“公子,該歇息了。“老仆阿福在門外輕喚。
周峻應了一聲,卻舍不得摘下玉鐲,就這樣戴著上了床。窗外雨聲漸密,他迷迷糊糊進入夢鄉。
夢中,他站在一片濃霧里,四周寂靜得可怕。忽然,霧中浮現出三個模糊的人影,兩高一矮,緩緩向他逼近。他想逃,雙腳卻像生了根一般動彈不得。人影越來越近,周峻終于看清——那是三個面色慘白的“人“,眼眶空洞,嘴角卻詭異地向上翹著,露出森白牙齒。
“還我命來...“最前面的人影伸出枯枝般的手,指甲漆黑如墨,直取周峻咽喉。
周峻猛地驚醒,冷汗浸透里衣。窗外雨已停歇,月光透過窗欞,在地上投下斑駁光影。他抬手擦汗,卻發現腕上的玉鐲不見了。
“奇怪...“他掀開被子尋找,卻在枕頭下摸到了冰涼的玉鐲。周峻皺眉——他分明記得睡前玉鐲戴在手上,怎會跑到枕頭下面?
次日清晨,阿福來伺候洗漱時,周峻隨口問道:“昨夜你可曾進過我房間?“
阿福一臉茫然:“沒有啊公子,老奴送您回房后就再沒進去過。“
周峻點點頭,沒再多言。洗漱完畢,他習慣性地想戴上玉鐲,卻發現它又不見了。翻遍房間,最終在衣柜最底層的衣物下找到了它。
“真是活見鬼...“周峻喃喃自語,卻還是將玉鐲戴回腕上。
接下來幾日,怪事接連發生。玉鐲總在他不注意時變換位置——有時出現在書案抽屜里,有時竟掛在院中梅樹枝頭。更詭異的是,周峻每晚都會做同樣的夢,那三個人影一次比一次清晰,最近時幾乎要貼上他的臉。
第五天夜里,周峻被一陣細微的滴水聲驚醒。他睜開眼,借著月光看見床邊站著一個人——是阿福,但又不完全是。老仆面色青白,雙眼凸出,嘴角掛著詭異的微笑,正用指甲刮擦著玉鐲表面,發出令人牙酸的聲音。
“阿福?“周峻驚坐而起。
人影倏然消失,仿佛從未出現過。周峻大口喘息,發現玉鐲正戴在自己腕上,表面卻多了幾道新鮮的刮痕,像是被什么尖銳物劃過。
次日一早,周峻被丫鬟的尖叫聲驚醒。他匆忙披衣出門,只見阿福倒在院中古井旁,已經氣絕多時。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老仆臉上凝固著與夢中一模一樣的詭異笑容,右手腕處有一圈淤青,形狀恰似玉鐲大小。
“公子...阿福叔他...“丫鬟哭得說不出話。
周峻強作鎮定,命人報官并準備后事。官府來人查驗后,認定是突發心疾致死,但周峻清楚絕非如此簡單。他注意到阿福尸體旁的地面上有一小灘水漬,而近日并未下雨。
當夜,周峻決定摘下玉鐲。他用力拉扯,玉鐲卻像生了根一般紋絲不動。更可怕的是,他分明看見玉鐲內的血絲蠕動起來,如活物般纏繞住他的手腕。
“該死!“周峻找來錘子想砸碎玉鐲,卻在揮錘的瞬間頭痛欲裂,眼前浮現出三個扭曲的人影,耳邊響起凄厲的哭嚎聲。
他踉蹌后退,錘子掉在地上。頭痛稍緩后,周峻驚恐地發現,玉鐲內的血絲比之前更多了,幾乎占據了半個鐲子。
三日后,周峻的鄰居杜員外突然造訪。這位年過五旬的富商是周家的世交,平日極少串門。
“賢侄啊,聽說你得了枚稀世血玉鐲?“杜員外笑瞇瞇地問,“老夫近日對玉器頗有興趣,能否一觀?“
周峻本想拒絕,卻鬼使神差地伸出了手腕。杜員外一見玉鐲,眼中頓時閃過異樣的光彩:“妙!實在是妙!這血絲分布,這質地...“他突然壓低聲音,“賢侄可否割愛?價錢好商量。“
周峻心中警鈴大作,正要回絕,玉鐲卻突然變得滾燙。他痛呼一聲,再看杜員外時,發現對方眼中竟泛著與夢中人影同樣的詭異光芒。
“三日后我再來。“杜員外起身告辭,聲音突然變得嘶啞難聽,“到時...希望賢侄已經考慮清楚。“
杜員外走后,周峻立刻派人打聽。下人回報說,杜員外近日行為古怪,常在半夜對著一面空墻自言自語,還命人將府中所有鏡子都撤走了。
當晚,周峻夢見三個人影變成了四個,新添的那個身形肥胖,赫然是杜員外的模樣。夢中,四個人將他圍在中間,齊聲低語:“還差一個...“
周峻驚醒時,發現玉鐲已經滑到了肘部,內里血絲幾乎布滿了整個鐲身。他驚恐地意識到,阿福是第一個,杜員外將是第二個,而第三個...
次日黃昏,噩耗傳來——杜員外暴斃家中,死狀與阿福如出一轍:面帶詭異笑容,右手腕有淤青,尸體旁有一灘來歷不明的水漬。
周峻徹底慌了。他找來城中最有名的道士,將事情和盤托出。道士一見玉鐲便臉色大變:“這是'三命鐲',需連奪三條人命才能平息怨氣!如今已死兩人,公子危矣!“
“可有解法?“周峻急問。
道士掐指一算,面露難色:“此鐲怨氣太深,除非找到最初受害者的尸骨好生安葬,否則...“話未說完,道士突然捂住胸口倒地,七竅流血而亡。
周峻跌坐在地,看著玉鐲內的血絲完全浸透了整塊玉料,紅得刺目。他絕望地意識到,自己就是第三個。
當夜,周峻將玉鐲浸入黑狗血中,周圍擺滿符咒,自己則手持桃木劍守在旁邊。子時剛到,玉鐲突然劇烈震動,黑狗血沸騰起來,發出刺鼻的腥臭味。
“周...峻...“一個凄厲的女聲從玉鐲中傳出,“還差...一個...“
燭火驟然熄滅,周峻感到一雙冰冷的手掐住了他的脖子。在失去意識前的最后一刻,他看到玉鐲中浮現出一張女人的臉——慘白如紙,雙眼流血,嘴角卻詭異地向上翹著...
周峻猛然睜開眼睛,發現自己躺在冰涼的地面上。喉嚨火辣辣的疼,脖子上留著青紫色的指印。玉鐲依然緊緊箍在手腕上,此刻卻安靜得像個死物。窗外傳來三更的梆子聲——他竟只昏迷了不到一個時辰。
“不能坐以待斃...“周峻掙扎著爬起來,嗓子嘶啞得幾乎發不出聲。他想起道士臨死前提到的“最初受害者“,一個模糊的念頭在腦海中成形。
拂曉時分,周峻悄悄來到趙三的“聚寶齋“。鋪子還沒開門,他直接翻墻進了后院。趙三正蹲在井邊洗漱,見周峻翻墻而入,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周、周公子?您這是...“
“這玉鐲到底從哪來的?“周峻一把揪住趙三的衣領,露出腕上血紅的玉鐲,“不說實話,我現在就把它戴到你手上!“
趙三面如土色,抖得像篩糠:“我說!我說!是一個漁夫賣給我的...說是在沉月潭打漁時撈上來的...“
沉月潭——城郊那片終年霧氣不散的深潭,傳聞前朝有位官家小姐在那里投水自盡。
周峻馬不停蹄趕往沉月潭。日頭漸高,潭面卻依舊籠罩在薄霧中,像蒙著一層紗。他繞著潭邊行走,忽然被什么東西絆了一下。低頭看去,是一塊半埋在土里的石碑,上面刻著“愛女柳氏青瑤之墓“幾個模糊的字。
“柳青瑤...“周峻念出這個名字的瞬間,腕上玉鐲突然變得滾燙。潭水無風起浪,一個漩渦在潭心形成。
周峻咬牙褪下外袍,縱身跳入潭中。冰涼的潭水瞬間淹沒頭頂,他拼命下潛,在昏暗的水底摸索。玉鐲指引般發著微光,照亮了一具被鐵鏈鎖在潭底的白骨。白骨腕上,赫然套著半截斷裂的玉鐲,與周峻腕上的一模一樣。
周峻用盡全力扯斷銹蝕的鐵鏈,抱著白骨浮上水面。剛爬上岸,就聽見一個幽幽的女聲在耳邊響起:“你終于來了...“
轉頭看去,一個渾身濕透的素衣女子站在潭邊,長發滴水,面容慘白卻清秀。她伸出透明的手,輕撫周峻腕上的玉鐲:“這是母親給我的及笄禮...那年我被誣陷與人私通,父親命人將我沉潭...“
周峻喉頭發緊:“阿福和杜員外...“
“他們祖上參與了我的冤案。“女子——柳青瑤的怨靈眼中流下血淚,“我苦等百年,就為討回這三條命債。“
“可我是無辜的!“周峻急道。
柳青瑤的怨靈突然逼近,腐爛的水草氣味撲面而來:“但你戴上了鐲子...就是自愿接替最后一個兇手——那個始作俑者,我的未婚夫林景明!“
周峻腦中轟然作響。林景明——正是他外祖父的名字。家族秘而不宣的往事突然清晰:外祖父年輕時曾悔婚另娶,沒想到竟釀成如此慘劇。
“我愿替林家贖罪。“周峻跪在柳青瑤尸骨前,“但求姑娘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厚葬你,超度亡魂。“
柳青瑤的怨靈沉默良久,終于開口:“明日午時,將我與這玉鐲一同葬在后山向陽處。若你能找來高僧誦經三日,我便放過你。“
周峻連連叩首。再抬頭時,怨靈已消失不見,只有潭面上一圈漣漪緩緩蕩開。
回城路上,周峻發現玉鐲不再緊箍手腕,內里血絲也淡了許多。他連夜準備棺木、壽衣,又重金請來城外金光寺的住持。
次日正午,周峻親自將柳青瑤的遺骨入殮。當玉鐲放入棺中的剎那,一縷黑氣從鐲中逸出,消散在陽光下。住持開始誦經,周峻跪在墳前,恍惚看見一個素衣女子向他盈盈一拜,轉身走入光明之中。
三日后,周峻腕上的玉鐲自動脫落,碎成齏粉。他傾盡家財為柳青瑤重修墳墓,又在沉月潭邊建了座小祠堂。
每年清明,人們都能看見周峻獨自在祠堂前祭拜。有人說曾看見他對著空氣說話,仿佛那里站著一位看不見的姑娘。而關于那枚要死三個的血玉鐲,漸漸成了城里茶余飯后的談資,再沒人見過它的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