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張華府上一敘
- 晉:假如我肉糜帝,是在裝傻呢
- 黑啤男爵
- 2039字
- 2025-04-28 11:40:52
傅咸好生一頓安撫,并將和嶠之言合盤托出,這才打消了張華的戒備。
……
張華府上。
案桌上擺著一斛美酒、兩個酒杯。
側室內,香爐的紫煙如游蛇一般環繞。
房間內,還有一股熏香的味道,傅咸聞著,像是幽蘭,聞著令人醉心。
張華儒雅隨和,器量寬闊,這些習慣和品味,倒是符合他儒士的風雅。
“傅中丞,請。”張華大手一擺。
“張少傅,請?!备迪袒囟Y,隨后抓起酒杯,一飲而盡。
隨后,傅中丞微微一笑,說道:
“朝中有人道,張少傅是八面玲瓏之姿?!?
“傅某今日一見,才發覺張少傅其實并非如傳言那般。而是心屬大晉,實乃一等一的忠臣良士吶?!?
“哦?中丞此事何意?”張華壓制住微微上揚的嘴角,假裝不動聲色。
張華的內心,其實非常介意別人說三道四,認為他并非完全忠于晉室。
傅咸今天的評價,頓時令張華萌生了幾分好感。
“世人都道,張少傅有容人之器,連發脾氣也不曾見過?!?
“可是方才,張少傅誤以為傅某對于天子有所威脅,便已經是怒容滿面……”
“若不是對那位陛下忠心之至,少傅又何必如此呢?”
傅咸一字一句,說出自己的推斷。
聞言,張華心里油然升起一絲喜悅。他稍稍整理了下官服,仰頭將美酒飲盡,然后說道:
“微臣對陛下的忠心,自然是日月可鑒!”
“當今陛下,雄才偉略,正是明主,此時不效忠,難道等到多年后,才來追悔嗎?”
見張華也如此評價那個暗弱的天子。
傅咸便好奇問道:
“張少傅,當今陛下,當真如此圣明?”
張華也不再有所隱瞞,開口說道:
“和嶠之言,千真萬確。”
“不怕中丞笑話,那日張某與和嶠在那靈堂之上,見到陛下的龍威,俱是雙腿發軟、幾欲慟哭……”
“有幾分,自是因為感慨晉室后繼有人,欣喜而哭。但更多的,亦是驚駭于陛下的雄才英姿。”
“那種震撼,張某平生從未有過……”
張華胡須震顫,眼神中隱隱有驚駭之色,仿佛還歷歷在目。
傅咸心中嘖嘖稱奇,見張華竟然也是如此反應。
這下也不得不相信了。
如果單單是一個和嶠,還可能解釋為“喝醉酒了”“老糊涂了”……
那張少傅,總不可能也是如此吧?
“不過,中丞說,今日賈南風交給你的這‘御史中丞’之位,卻也是出自陛下的手筆,這還真令張某感到驚喜?!?
“怎的,難道此事有古怪?”傅咸面有疑色。
“不,不。如果是那位天子,便也不奇怪!”張華撫須笑道。
“只是,天子到底是如何辦到的,張某不得而知……”張華仰頭又是一杯。
隨后,兩人的話題,逐漸聊到了近期朝堂上的事。
要說這幾日,朝堂上發生的最大的事情,自然是楊駿謀反被誅了。
“這楊駿,前幾日還是作威作福、如日中天的光景。沒想到,有朝一日,他竟伏誅得如此迅速?!?
傅咸唏噓道。
因為楊駿已經成了舊人,談論他,與朝野軼事無異。
于是傅咸百無聊賴地,以手叩擊案桌。
張華笑笑,舉起酒杯,笑容神秘。
“張某倒有一個猜測。”
“有沒有一種可能……這也是陛下的手筆呢?”
此言一出,傅咸如遭雷擊,手上一抖。
漆器酒杯也隨之滑落墜地,在桌案上留下一片酒漬。
“這……”
傅咸細細思索。
這個推測,看似離奇,卻并非完全不可能。
如果陛下在皇后與宗室專權的情況下,還能做到暗中干涉,提前許諾官職……
那誅滅楊駿一事,陛下也有可能暗中參與。
這并非是空穴來風!
“若天子,果真大器至此,我大晉朝,便要一飛沖天了!”
傅咸按捺住激動的心情,作揖道。
“張少傅之言,真乃振聾發聵,令傅某醍醐灌頂!”
他此前的疑慮和猜疑,隨著張華的這個猜測,通通煙消云散了。
最近,本就發生了太多不可思議的事。
這些事,如果歸結起來,皆與這位陛下有關。
一件兩件,尚且是巧合。
但如果是諸多巧合,皆統統指向了一個目的——
天子脫困,潛龍出?!?
那這便大概率不是一個巧合了。
傅咸頓時正襟危坐,也顧不上去撈那個跌落在地上的酒杯。
無比嚴肅地正色道:
“傅某……”
“定當謹遵陛下之諭令,守好這御史中丞的職責!”
“……暗中為陛下鏟除奸佞、保駕護航!”
張華也笑笑。
“傅中丞亦是大晉朝之棟梁吶?!?
“今后,還望中丞與某一道,在這朝中,恪盡職守、守護陛下,方才不負陛下重托!”
二人互相行禮。
側室內幽香怡然、酒香清溢,混雜著二人爽朗的笑聲,氣氛歡愉而充斥著希望。
……
制茶房里。
司馬衷以指捻葉,仔細嗅了嗅。
“嗯……雖然比不上初春的茶葉,但如此采摘,嫩芽率還是高上了不少。”
“以后就讓茶農照著這個法子采茶?!?
司馬衷滿意地點點頭。
“諾。”嵇紹拱手道。
司馬衷今天沒有上朝。
而是跟著嵇紹,正在這制茶房內,考察他的“古法茶”工藝。
“這炒茶的手法還要再練練,動作要快,特別是撈起的時候。”
“時間一久,便會焦掉?!?
司馬衷指導道。
嵇紹欣喜地說道:
“按照這個速度,再勤加練習幾日,也就可以產出合格的成品茶了?!?
“此前的成品,微臣按照陛下的法子,以加熱后的山泉水沖之,確是別有一番風味!”
“不似那‘茶羹’,味重而舌苦。”
“這‘古法茶’清雅淡香,入喉暢快,舌有余香,適合多飲!”
“今后以茶代酒,也未必不可!”
嵇紹神色很是興奮。
他這幾日品嘗了不少成品的“古法茶”。
雖然有的略顯焦苦。
但較為成功的批次,一入口,便讓他大呼神奇。
這“古法茶”,果然如陛下所言。
去除了苦澀之味,極容易入口。
再也無須額外添加香料和食鹽。
老祖宗誠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