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柿子之爭,素來如此!
- 晉:假如我肉糜帝,是在裝傻呢
- 黑啤男爵
- 2036字
- 2025-04-06 09:00:00
嵇紹收起笑容,“文兄如果當真這么認為,那便說明,陛下的演技又有幾分精進了!”
“演技?陛下何來的演技?”文鴦不明所以。
作為一個完全的局外人,今日既然親眼看到陛下“不明是非”,那就更加佐證了宮內“公私蛤蟆”的傳聞所言非虛。
“文兄,你有沒有想過一種可能性——”
“今日之情形,陛下其實是為了救文將軍你的性命,且需要隱藏實力,才故意裝作對于危機渾然不覺,輕飄飄地說出‘不過是打鬧’。”
“但是實際上,卻是實實在在地緩和了局勢,并讓雙方都放下了武器,重回了秩序呢……”
嵇紹微微一笑,他在觀察文鴦此刻的表情。
陛下不是蠢材,反而是個天才!……這樣炸裂的消息,這么多天以來,嵇紹卻只能自己一個人藏在肚子里默默消化。
天曉得他憋得有多難受!
因此嵇紹現在非常感興趣的便是,陛下希望拉攏的人才,在聽到這瘋狂的消息后,到底會有怎樣有趣的反應。
“不可能。”結果文鴦想都沒有想,一擺手就直接否定了這個可能性。
嵇紹竟然沒能看到文鴦震驚的表情。
這完全出乎了嵇紹的意料,讓嵇紹大跌眼鏡。
“文兄又為何如此斬釘截鐵?”嵇紹于是問道,想聽聽他的分析。
“這怎么可能呢?像‘公私蛤蟆’這般令人啼笑皆非的傳言,文某還可以當做是一則宦官們捕風捉影的笑談?!?
“但是,那日在先帝靈堂,我可是親眼所見陛下的愚鈍模樣,全然沒有身為一朝天子的威儀,根本不似人君……”
“文兄,你又上當了。”
嵇紹瞇著眼,也不多說,只是盯著文鴦的眼睛,嘴角是一絲帶著玩味的笑意。
“……什,你說什么?”
“又?”
“我又上當了?”
被嵇紹這樣一點撥,文鴦不得不認真思量一下這種可能性。
該不會……這兩次都是陛下故意扮拙,來掩人耳目的吧?
文鴦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內心有所觸動。
應該是騙人的吧?
反正文鴦是怎么想象也想象不出來。
“嵇侍郎……口說無憑。何以見得這兩次陛下都是故意的?”文鴦問道。
“你仔細回想,這兩件事是不是恰好都發生在忠臣危難之際?上一次,乃是和嶠和中書當眾頂撞太傅,險些血濺當場……
而這次,與太傅產生沖突的便是文兄你了。今日,你們二人皆已在九華臺上亮出武器,如果陛下再不介入,九華臺上勢必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這……”
文鴦有些遲疑,嵇紹說得確實有道理。
“文兄你想想,就連時間節點也分秒不差……都是在那最緊要、最危險的關頭。如果說幾次皆是巧合,天底下難道有那么巧的事情嗎?”
嵇紹趁熱打鐵,又說道。
“文兄,陛下出手救你,亦是說明在陛下心中,你是與和嶠和中書有著一樣地位的忠臣??!”
“這……?”文鴦這下是真的有些震驚了,他甚至一時間都不知道,是哪件事更讓他感到觸動。
陛下居然懂得靠裝傻,來保護朝堂上的忠臣?
實在是有點駭人聽聞!
這還是傳聞中的那個問出“公私蛤蟆”的陛下嗎?
另外,陛下竟然暗中認可他是忠臣?這……令他意外地有些感動。
此時,他腦中突然靈光一閃。
“等等……難道說,此前宦官所傳的‘公私蛤蟆’,也是陛下故意演出來的?”
文鴦竟然被自己的這番猜測嚇了一跳。一時間目光有些呆滯,神情介于震驚和出神之間。
“哈!哈哈哈!”
嵇紹終于看到了他想看到的神情,不禁大笑出聲來。
“文兄終于開竅了。此傳聞流出后,我親自向陛下求證,陛下只是哈哈一笑,說道若不如此做,怎么麻痹陛下身邊這些心懷二心的宦官呢?”
文鴦豎起耳朵,專心地聽。
嵇紹終日陪伴在陛下左右,自然有無數的機會可以向陛下求證,消息之靈通遠遠不是常年遠離朝堂的文鴦可以比擬的。
這一點,文鴦并不懷疑。
“可……陛下為何要如此做呢?陛下乃是九五之尊,是先帝選定的太子,何苦要委屈自己呢?”
“唉!”嵇紹感嘆一聲。
“此事說來話長?!?
“——這還要從齊王攸說起。”
月光下,嵇紹緩緩踱步,娓娓道來。
“陛下自從記事以來,身邊的群臣,就沒有放棄過立齊王攸為儲君的念頭。
當年太祖文皇帝(司馬昭),乃是從其兄長世宗景皇帝(司馬師)手中,接過了皇帝之位。
多年后,雖然文皇帝選擇自己這一脈的長子,也就是先帝來接手大晉江山。但是文皇帝也曾多次公開說過,自己百年之后,江山最好還是由景皇帝那一脈來繼承,也就是景皇帝名義上的嫡長子——齊王司馬攸。
這樣一來,先帝在選擇接班人之時,便陷入了兩難。到底要選自己的兒子,也就是當今的陛下為太子呢,還是應該還位于齊王司馬攸?”
說到這,嵇紹的表情凝重。
“自古以來,儲君之爭,若是處理不好,時常會導致朝堂分裂、家國動蕩!而陛下當時雖然年幼,但已經能考慮到這一點。最終,陛下竟然是下定了決心,要演一出好戲——
那就是陛下盡可能地‘扮拙’,好讓先帝將儲君之位還于齊王攸!這不僅是為了宗族親情考慮,也是為了大晉能夠福祚永續、社稷穩固……
但是,唯獨委屈了陛下啊!”
……
?。???
文鴦聽呆了。
這背后,竟然有這么多彎彎繞繞?
作為一個只管在戰場上殺敵的武將,文鴦對于朝堂上的爭斗沒有興趣,自然也沒有什么概念,不知道有句話叫作——
“柿子之爭,素來如此!”
等到回過神來,他倒是有些敬佩于陛下的賢才了。
沒想到平時看著癡癡傻傻的陛下,內心里居然是這樣一個心懷社稷、心胸寬廣的君主。
如果這是真的……
那陛下在他的心目中,當真是一位值得追隨的明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