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氣勢如龍,蕩氣回腸!文鴦登場
- 晉:假如我肉糜帝,是在裝傻呢
- 黑啤男爵
- 2167字
- 2025-04-04 19:12:25
楊駿自然知道此人默不敬酒,是對他楊駿本人的抗議。但他就是要顛倒黑白,用道義“綁架”不聽話的人,才能擇機給他定罪。
楊駿走近端詳,終于想起來眼前的人是誰了。
“喔,本太傅當是誰,原來是關內侯……”
這位猛將,原來就是關內侯文鴦,文次騫!
楊駿自然認得他。十幾年前,文鴦拜平西將軍、都督涼秦雍州三州軍事、大破鮮卑之時,楊駿正在朝中任車騎將軍。
當時文鴦的威望正處在巔峰,用“名震天下”來形容,一點不為過。
但隨著文鴦后來因事被免官,再加上武人出身,遠離中央朝政,也始終沒有攀附朝中任何一股勢力,文鴦多年積累起來的威勢,便逐漸在朝堂之中偃旗息鼓了。
楊駿與文鴦的勢力范圍,也幾乎沒什么重疊。
楊駿長期在洛陽參與宮廷決策,主導大晉的中樞政務,掌控禁軍和官員任免權。
文鴦則長期遠離朝堂,主要負責軍事征伐和地方鎮守。
因此,楊駿與文鴦這樣的邊疆軍事將領,交集著實稱不上多。充其量,也就是彼此之間打過照面,熟知彼此的威名。
此番,面對楊駿的恐嚇,文鴦卻是面不改色,目如寒星。
只見他定定然開口說道,語氣斬釘截鐵,話中不禁有對陛下的尊敬,還有對賊子的孑然傲骨。
“——吾敬陛下,唯獨不敬二心賊子!”
……
……!!!
群臣嘩然!
要知道,文鴦是何等人杰?
他自小驍勇善戰,一生征戰無數,多次絕境逢生。
想當初,樂嘉城一戰。文鴦夜襲司馬師,擊鼓喧鬧、大叫司馬師的名字,引得司馬師全軍震動,司馬師自己傷眼迸出,咬被頭而忍。撤退時,文鴦還單槍匹馬沖入騎兵陣,殺傷百余人,進出六七次,追擊的騎兵都不敢接近。
此時,又怎么會懼怕于楊駿和他區區幾個私衛?
“你……你……”楊駿被噎得說不出話。
他口才本就不好,缺乏靈活應變的本事,空有作威作福的念頭,而沒有相匹配的實力。
要知道,在西晉時期,選拔人才靠九品中正制,按家世、德行、才能將士人分為九品,其中的“才能”部分,很大程度就是考察士人的文采和口才。
楊駿出身極好,是外戚大族,卻是朝堂上公認的“資質平庸”,可見他既沒有文采,口才也不佳。
楊駿將金銀爵往地上一擲,惱怒地說:“文鴦!你冒犯世宗景皇帝(司馬師),后又叛逃吳國,心懷不軌,吾看你才是那二心賊子!”
文鴦把頭一昂,兀自說道:
“吾當年方十八,有熱血豪情,乃奉父親之命起事,此為‘孝’。大晉朝以孝立國,難道容不下區區罪臣俶?”
(作者注:文俶是文鴦的本名,鴦才是小名)
“況且,吾父遇害后,俶為大晉效力,從無怨言,太祖文皇帝特賜爵‘關內侯’。俶盡心盡力,為先帝力破禿發樹機能,逼得鮮卑麾下二十部,面縛于大晉軍門前、質子入朝,從此鮮卑平定。”
“俶雖是降將,難道不比某些自詡‘四世三公’,對大晉毫無貢獻,卻依靠外戚身份干政的權臣,要來得忠誠可靠得多嗎?!”
眾臣皆被文鴦的發言嚇得不輕,皆面露難色。
“這……”
“關內侯,這……”
“不可啊,文將軍……”
“文公,你莫再說了……”
群臣一方面驚的是,文鴦竟然敢于當場駁斥權勢滔天的太傅,其剛烈程度,比那天武帝靈堂上執拗的和嶠,還要更勝上一籌!
另一方面的驚嚇,也是因為文鴦說的完全都是真相,實實在在是這個道理啊!只是之前,從來沒有人敢當眾說出口。
司馬衷的嘴角,不禁浮現起了一絲笑意。
這文鴦當真是個人才,不僅“武力值”爆表,思維和口才還很靈敏,不愧是大將之才!
司馬衷此前一直交代嵇紹,務必要將文鴦收入麾下。今天看來,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哇呀呀呀……匹夫焉敢如此?!!汝要試試吾寶劍,鋒利否?”
楊駿登時大怒,抽出侍從的寶劍,就要砍向文鴦。
文鴦人高馬大,又身披鎧甲,當即就抽出鞘中的寶劍,大喝道:
“吾劍,也未嘗不利!!!”
這當場一聲斷喝,氣勢如龍!
磅礴的回音回響在九華臺中,在場的人無不感受到震撼。
司馬衷也看呆了。
他仿佛看到了后世《三國演義》中那一位意氣風發、四世三公……
呃,怎么感覺哪里不對呢?
這劇本是不是拿錯了……
文鴦身上的,應該是那一位銀盔白馬、“七進七出”的少年將軍的身影才對呀……
“你……”楊駿見文鴦分毫不退縮,竟然有了幾分猶豫。
楊駿本就離文鴦極近。
后世常開玩笑說,“三步之內,刀比槍快。”
而以文鴦的步伐,只需一步,就能立刻斬殺楊駿!
當場讓楊駿就地“殺青”。
見文鴦眼中迸射出的怒火,似是要將自己包裹進去。
楊駿額頭有點滲出,握著劍柄的手掌,也滲出了冷汗。他這時毫不懷疑,要是繼續施壓,眼前這個壯漢,是真的敢一刀送自己去見閻王……
正當楊駿尋思要如何抽身之時,從另一個角落里,發出了一聲沒什么氣勢的聲音。
“太傅能有什么壞心思呢?不過是想要為朕慶賀罷了。眾愛卿莫管他們二人了,大臣間的打鬧罷了。我們還是喝酒吧,喝酒吧……”
這開口說話的,正是司馬衷。
見陛下突然開口發言,原本無視司馬衷的臣子們,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
“陛下說得是呀!”
“陛下圣明……”
“是啊,是啊,接著奏樂,接著舞!”
“……歌姬呢?都叫出來,叫出來!”
大臣們很快就互相攙扶著,原地坐下。楊駿見狀,也借坡下驢,將劍插回了劍鞘中,然后回到了私衛隊伍的保護之中。
緊張的氛圍霎時被一陣“窸窸窣窣”的忙碌化解了。
文鴦看看陛下,又看看楊駿,依舊心有不滿的樣子,但眼見事態沒有再升級,也就此收起了寶劍。
隨后的宴會,照常進行。
因為今天是比武宴會的第一天,所以一整天都沒有安排比武項目,而是讓文官武將全都縱情聲樂、盡情放松。
到明天,才會有第一場“騎射”比武。
司馬衷將頭湊到鄰座的嵇紹耳邊,說起悄悄話。
“嵇卿,你看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