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劉備聞言像是有什么東西堵住喉嚨,咳又咳不出來,咽又咽不下去。
他一時間沒搞清楚這是什么邏輯。
吾憎恨呂布為死仇也,吾長子豈能娶呂布之女?
再說娶了呂布之女,那如何與曹操交好?與曹操交好又如何面對成為親家的呂布?曹操與呂布陳宮可是有死仇。
難道要兩邊交好?
非得娶呂布之女?
“眼下曹操還未迎天子至許縣,我等當務之急是想著如何應對袁術!”
劉升不緊不慢道。
轅門射戟的故事馬上就要發生了。
因為劉升的關系劉備提前投降呂布,此事可能有變,但袁術想要攻打小沛的意圖不會變。
袁術直接攻打呂布有難度,而攻打劉備手拿把掐。
“沛國南部連著豫州汝南和揚州九江,皆屬袁術的勢力范圍,他只要拿下小沛,就能對徐州形成合圍之勢。”
劉升有條不紊道。
“若呂布有智,斷不會坐看袁術取小沛,不過為了以防萬一,當結為婚姻聯盟。”
是以必須請到呂布援軍,否則劉備必敗無疑。
“我等與呂布婚姻結盟為共抗袁術,這對曹操來說百利無一害,與我們交好曹操并不矛盾。”
見劉備不語,劉升解釋道。
“曹操迎天子后必定海納百川,豈能不容呂布?呂布自詡漢臣,又豈能不奉朝廷?”
在劉升看來這并不矛盾復雜。
相反就得這么干。
小沛雖小,但作用很大,既是徐州門戶,也是兗豫門戶。
劉備不僅僅是替呂布看門,也是替曹操看門,所以兩邊都要交好,絕不能一直作為呂布的附屬,也不能毫無保留支持曹操,要為自己留余地。
歷史上曹操雖然接納劉備,但他的手下謀士經常勸他殺了劉備。
淪落到這個境地,其實就已經非常危險,生死只在別人一言之間。
劉備頷首深思,他明白劉升的意思,但好像是睡著了,看起來根本沒聽到劉升的話。
“若非呂氏綺玲相助,我與慈母二位妹妹,以及胡氏關興或已死于非命。”
劉升感慨一聲。
“娶之非為利益,乃喜愛也,望大人成全!”
劉升再次拱手伏案。
他知道劉備心底仍記恨呂布,所以一開始以利益說之,見其不為所動,只好圖窮匕見。
我就要娶她,愛咋咋地!
見劉升吐露真情,又有點著急,不再是一副冷淡自若的模樣,劉備這才抬頭大笑。
“為父豈是唯利是圖之人?既然阿升喜愛,那就娶她。”
他豁然答應。
早說喜歡她不就得了嗎?搞得為父很無情一樣。
呂布之女又怎樣?嫁過來就是我劉家的兒媳。
“多謝......大人成全。”
劉備的豪爽與度量令劉升意外。
說實話他若換作劉備,剛被呂布偷家,被逼無奈投降,長子就要娶人家女兒,無疑難以接受。
“一家人不說謝不謝。”
劉備摸了摸胡須,露出慈祥笑意。
二人絲毫沒有考慮呂布答不答應......
“為父雖失徐州,阿升卻得天授,焉知非福也。”
此時的劉備心境更加平靜,漸漸從失去徐州的陰霾中走了出來。
“為父明日親筆聘書令子仲送往下邳呂布,再派憲和前往許縣打聽情況,必第一時間支持曹操迎奉天子,還得召集云長益德商議如何應對即將來犯的袁術。”
劉備鄭重的看著劉升,言辭詳細,針對二人此前談話,件件都落實具體。
這說明他很重視劉升的建議,并表達十足的尊重和支持。
劉升還是小看了劉備,沒想到他這么信任自己的判斷,確實做到了父子之間同心同德。
難怪他一無所有的時候還會有那么多人跟隨。
許久。
“阿升,能否與父講講前些日子發生的事?”
劉備語氣溫和,帶著一點小小的請求。
劉升清了清喉嚨,也會感覺有點緊張,于是便從那夜手刃魏越開始說起。
他說是甘夫人的維護以及寧為玉碎的決然,令他膽氣飆升,當時沒想那么多,就想一剪子捅死該死的魏越。
“死得好!”
劉備臉色漲紅大喝一聲。
又說起用劍割下魏越頭顱時,他自己也看吐了,等提著頭顱出門后,卻感到無所畏懼。
“呂氏綺玲倒是來的及時。”
聽到劉升被百十健勇包圍,雖一時震懾住,卻是呂綺玲解圍,劉備攥起拳頭暗暗緊張。
劉升又說到與呂布見面,說他并非有勇無謀,相反十分勵志。
“哼!”
劉備悶哼一聲不置可否。
而后是每天與呂綺玲練劍,請她幫忙安排胡氏關興,以及安葬忠仆等等。
“這呂綺玲倒是對阿升甚好,是個好女子......若她不是呂布之女就更好了。”
劉備聞言頻頻點頭,后半句聲如細蚊。
說到那日遇刺,劉備看向劉升又有不一樣的感覺,我兒外冷內熱,實際重情重義呀。
最后便是那日與呂綺玲道別。
“阿升倒是直率,竟與綺玲當面示愛?還非娶不可?綺玲也是果敢女子,是該快一點......”
劉備聽了劉升所作所為,已經直接稱呼呂綺玲為綺玲了,恨不得現在就寫聘書。
“咳咳......”
劉升蹙眉,我只說我要娶你,什么當面示愛?非娶不可?老劉加戲了......
劉備確實聽得很認真,句句都在情緒反饋,因為劉升也在認真傾述。
他知道劉升已經放下對他的冷淡,開始慢慢接受他,吾雖然閑少與子女交流,然人心都是一樣,這能難得倒我劉備?
不管是面對兄弟朋友妻子,甚至是敵人,劉備唯二字真言,用心。
劉升也感受到劉備是一個很用心的人,是一個有血有肉,不是用仁義二字概括的人。
“今將娶妻,卻還未冠禮,請大人為我取字。”
劉升跪坐的雙腿有點麻痹,仍端正恭謹,溫言請求。
“好好好!”
劉備面露喜色,興致勃發,隨后陷入沉思,琢磨著如何起字。
“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
此為《周易》升卦象傳。
“鴻漸于陸......起能立也。”劉備嘀嘀咕咕眼前一亮,舉起食指,“鴻起如何?”
劉升滿意點頭,倒是與升字呼應。
心中暗暗吐槽,我為嫡長子,還好不叫伯起......
劉備卻一臉嚴肅。
“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出自《周易》漸卦,鴻雁從水域遷徙到陸地,是漫長漸進的過程,為父希望你循序而升,積小以高大,其羽可為禮儀器物,既是非凡,也易遭到獵傷,望你警惕。”
起能立也,出自《說文解字》,沒啥意思,就字面意思。
劉升聞言肅然起敬,他沒想到鴻起二字在劉備嘴里竟有這么多含義。
劉備期望劉升如鴻鵠高升,卻要循序漸進,腳踏實地,并要時刻警惕,謂之起,能立也。
既有期望,也有嚴格,還有愛護,他越來越像一個合格的父親了。
“受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