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全軍潰散
- 水滸之我乃人間太歲神
- 半囚居主人
- 2203字
- 2025-07-15 16:07:44
右翼李應一頭撞上董平、童威、童猛、鄭天壽的軍隊。
初始與董平二馬相交,李應怒罵道:“背反小人!有何面目與我交手?”
董平滿面羞慚,更不搭話,舉雙槍與李應戰作一團。兩個人三條槍,纏斗十余合不分勝敗。
童威、童猛兩兄弟各舉刀來助董平,李應施展渾身解數,一桿渾鐵點鋼槍,指東打西,神出鬼沒。與三人又斗二十余合,居然不落下風。
斗了良久,李應也拿三人不下,環首四顧,士卒與梁山部眾,打得難解難分,死傷者眾。
心中暗忖:“我歸順大王日久,未建寸功。似這般惡斗,若士卒損失過大,贏了也不見我的本事?”
思慮畢,裝作力怯,催馬脫離戰陣,待三人來趕時,李應勒住馬,從背后取下三把飛刀,扭身甩出,分取三人面門。
董平見機得快,用槍一格,飛刀“錚”的一聲,被槍身彈開。
童威、童猛二人不似董平警醒,待反應過來,白光已至眼前。
嗤嗤兩聲,一刀沒入童威咽喉,只余刀柄留在外面。童威不敢置信地摸向喉嚨,觸手鮮血淋漓,他“荷荷”出聲,眼前一黑,一頭栽落馬下。
另一刀從童猛臉頰劃過,劃出一條深紅血痕,童猛心里一驚,抬手摸向傷處,溫熱的鮮血糊了滿手滿臉,若非頭盔擋住,少不得帶下他一只耳朵。
他暗自慶幸之時,就見童威倒斃于馬下,他怒發沖冠,大叫一聲,顧不得傷勢,揮刀直取李應。
李應背藏五把飛刀,能百步取人,今已用了三把,便從身后將剩余兩把拿在手里。
董平見了亡魂大冒,伏鞍就走。童猛只要報仇,早將生死置之度外。
瞅得離李應越來越近,舉刀就砍。
咻咻兩聲,李應手中飛刀脫手,一刀打在童猛護心鏡上被彈開,一刀貫穿童猛咽喉。
早有士卒將二人首級割下。士卒鼓噪歡呼,軍心大振。
可憐二將縱橫山東,今朝殞命,成全李應“撲天雕”的威名。
李應一揮令旗,全軍個個奮勇爭先,梁山左翼兵敗如山倒。
這邊動靜迅速波及整個戰場,眾將不由自主向這邊看來,就聽得武松那邊斥候背著令旗,手提童威、童猛人頭,馳馬沿著戰場外圍來回馳騁,同時大喊:“李統領擊潰董平,陣斬二將!”
此時武松與盧俊義被雙方親衛重重阻隔,并沒有交上手,聽到這個消息,一方大喜,一方大驚。
燕青勸盧俊義道:“主人,趁著中軍未潰,當迅速收攏兵馬撤退才是,我來殿后。否則有全軍覆沒之憂?!?
盧俊義猶豫未決,燕青攬住盧俊義轡頭又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此戰雖敗,只要主人與公明哥哥合兵一處,猶有一戰之力。來日與其決戰于陽谷縣城之下可也。”
盧俊義點了點頭,道:“你也要小心!”
燕青笑著應了,迅速聚攏千余人撲向武松軍。
武松瞧見了盧俊義中軍旗幟后移,果斷下令,“莫走了盧俊義!活捉盧俊義賞千金,爵升三級!”
喊罷,又令麾下士卒齊齊高呼。一時到處都充斥著“活捉盧俊義”的吶喊之聲。
梁山兵馬士氣全無,丟盔棄甲,迅速潰退,一個個只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
李逵一愣神的功夫,身旁就只余自己和燕青的千余人馬了。
他舞動雙斧,大步奔到燕青身邊,嚷道:“小乙哥,盧員外他們人呢?”
燕青一刀砍死一人,環顧四野,自己這一千人馬已經如同滔滔巨浪中的一葉孤舟。每時每刻都有數人戰死疆場。
他喘著粗氣,搖了搖頭,“鐵牛你也走吧。”
李逵罵道:“俺鐵牛不是那沒義氣的。你不走,俺也不走?!?
燕青攬過李逵的肩膀哈哈大笑,李逵被笑得莫名其妙,愣了一會,咧開大嘴,露出白牙,也跟著笑了起來。
估摸著盧俊義應該沖出了重圍,燕青便與李逵放開手腳,并肩廝殺。
也不知廝殺多久,燕青一屁股坐到地上。李逵見了,收了板斧,挨著他坐了下來。
二人相視一笑,燕青道:“降了吧!”
李逵聽到一陣陣的勸降之聲,茫然看向戰場。
“投降免死!”
“投降免死!”
……
蒼涼的牛角聲,如同催命喪音,從四面傳來。數千人馬將燕青最后的幾百人圍得水泄不通,無數鐵騎繞著外圍縱橫馳騁。
在燕青一聲令下,梁山殘卒,紛紛丟下兵刃,匍匐在地。
嘩啦啦,士卒讓開一條通道。
武松騎著馬,在眾將的簇擁下來至燕青、李逵跟前,冷眼俯視著二人,哂笑道:“殺我無數同袍,勢蹙而降,豈能留你們性命?”
燕青呵呵一笑,并不開口求饒。
李逵也是默不作聲。
林沖勸道:“大王暫息雷霆之怒,留二人性命換武大哥夫妻性命也好?!?
花榮不忍見李逵身死,亦勸道:“這黑廝就是個夯貨,眼里并無善惡之分,也虧得有幾分義氣。望大王留他一命,收為己用,允其戴罪立功?!?
偏偏這話惱了李逵,他大怒道:“要殺便殺!俺鐵牛只認公明哥哥?!?
燕青也道:“不勞費心,忠臣不事二主,燕青這輩子只追隨主人左右?!?
武松并無殺二人之心,之所以如此說,便是林沖、花榮等梁山舊人開口求情,好讓二人承他們一個人情。
孰料二人都不領情,只一味求死。他便也懶得和他們周旋,吩咐左右道:“將他們綁了,好生看管,待我破了宋江,一并發落。”
卻說盧俊義落荒而逃,奔出三十余里,清點敗兵,一萬人馬僅剩三千余人,戰死、逃散、被俘竟達七千之眾。
不由感到天旋地轉,幾乎跌下馬來。
許貫忠道:“將軍千萬保重!”
盧俊義強打精神,回首見折了童威、童威,不見了燕青、李逵,虎目流下淚來,“我自詡英雄,不想一戰折損我梁山根基,我有何面目去見公明哥哥?有何面目去見死去的兄弟?”
盧俊義羞憤,拔刀便欲自刎,眾將七手八腳將其抱住。
眾人又都苦勸。
許貫忠道:“小乙是將軍手足,李逵是宋先鋒親信,我欲去探聽二人消息,請將軍允準。”
盧俊義心神大亂,問道:“若是二人身死,當如何?”
“那我去去便回!”許貫忠接著道:“若是二人被俘,我有一計可令二人不死?!?
“副軍師有何說辭?”
“換俘。武大夫婦無用之人也。武松失之無損,殺之反激起他們同仇敵愾之心。不如用他們夫妻去換二將性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