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俄羅斯文學中“現代知識分子”思想譜系研究
- 姜磊
- 942字
- 2025-04-08 21:15:20
新俄羅斯文學中“現代知識分子”研究概述
在俄羅斯文學[1]中,知識分子的形象占有極其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知識分子與俄羅斯文學一道扮演社會良心的角色,以公理與正義代言人的身份為民眾發出吶喊。從這個意義上說,一部俄羅斯文學史就是以作家為代表的俄羅斯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的隱性表達。許多著名的俄羅斯文學家從本質上說是思想家和哲學家,他們通過文學作品來構建自己的思想體系,闡釋重大的哲學命題。從普希金(А.С.Пушкин)、果戈理(Н.В.Гоголь)、屠格涅夫(И.С.Тургенев)到托爾斯泰(Л.Н.Толстой)、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Достоевский),直至帕斯捷爾納克(Б.Л.Пастернак)、普拉東諾夫(А.П.Платонов)、特里豐諾夫(Ю.В.Трифонов)、索爾仁尼琴(А.И.Солженицын),以及當代作家馬卡寧(В.С.Маканин)、佩列文(В.О.Пелевин)、托爾斯泰婭(Т.Н.Толстая)、彼得魯舍芙斯卡婭(Л.С.Петрушевская)、波利亞科夫(Ю.М.Поляков)、瓦爾拉莫夫(А.Н.Варламов)等,幾乎所有俄羅斯作家的創作都涉及知識分子題材。知識分子與俄羅斯之間似乎存在某種“聯想信息”。因此,國內外學界對俄羅斯文學中的知識分子形象也給予了持續的高度關注。
蘇聯解體是20世紀最為重大的地緣政治事件,也是影響深遠的文化事件。它不僅使國家的政治制度發生了顛覆性變化,也改變了原有的文化發展路徑。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化范式走下歷史舞臺,后現代主義、新現實主義等文化潮流逐漸興起。蘇聯解體后的文學在創作范式、審美旨趣、精神訴求等方面與蘇聯文學存在顯性的區別,呈現多元化、開放性、后現代性、先鋒實驗性等諸多特性。俄羅斯文學的發展從一種相對封閉的狀態重新融入當代世界文學的譜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蘇聯解體之后出現的文學可稱為新俄羅斯文學。新俄羅斯文學是俄羅斯文學最活躍、最具生活氣息的組成部分,它客觀上繼承了十月革命之前的俄國文學,尤其是“白銀時代”文學的諸多特質,又以蘇聯文學為自身發展的養料。知識分子問題作為俄羅斯文學的核心主題之一,它在新俄羅斯文學中的闡釋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獨特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