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貧困治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廣安實踐
- “精準扶貧廣安模式研究”課題組
- 4222字
- 2025-04-08 21:11:00
一 廣安扶貧攻堅總任務
廣安,位于四川省東部,是三峽庫區發展的接力帶,史上素有“川東門戶”之稱,全市轄廣安區、前鋒區、華鎣市、岳池縣、武勝縣和鄰水縣。全市區域性貧困現象嚴重,2014年,6個區市縣全部被納入四川省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特困區域,其中,廣安區被列為“國貧縣”。
(一)廣安貧困的總體情況簡介
1.自然條件限制導致的區域性貧困嚴重
廣安市呈扇形分布于川東丘陵與平行嶺谷兩大地形區之間,屬于四川盆地盆底逐步向盆周延伸地帶??v貫于東南部的華鎣山脈將廣安市分為兩大地貌單元,整個地勢東高西低,中西部為丘陵區,東部為平行峽谷低山區,海拔高度從185米到1700多米。市域內的山脈有華鎣山脈、銅鑼山脈和明月山脈,主要山峰有12座,以華鎣山主峰高登山1704米為最高。主要河流渠江自北而南縱貫市域中部,嘉陵江自北而南縱貫市域西部。
廣安的氣候屬于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夏季降雨豐沛,由于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又容易造成干旱、洪澇等氣象災害,并誘發地質災害、森林火災、農業病蟲害等;春季冷暖空氣相對活躍,北方強冷空氣入侵四川盆地帶來寒潮、低溫天氣,給大春作物播種和小春作物抽穗揚花帶來一些危害;秋季受西風帶和副熱帶環流變化影響,如遇綿雨天氣,不利于水稻收獲、再生稻的生長,以及小春作物的播種育苗。
正是由于廣安市自然區位具有多山地、多丘陵、多降水等特征,加之渠江和嘉陵江流域洪澇災害、水淹區,華鎣山地質沉降、石漠化等自然條件問題的影響,全市區域性貧困現象非常嚴重,6個區市縣均被納入四川省全域精準扶貧戰略布局范圍。
2.城鎮化發展滯后導致的貧困總量較大
廣安的長期貧困有其歷史原因,與其城市發展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廣安市為地級市是在1998年7月31日,至今僅有20余年的時間,雖然搭乘改革開放的快車,這座昔日的西部小城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截至2014年,仍有32.48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下。人口多但經濟規??偭科?、城鎮化率偏低等市情特征,導致廣安貧困壓力較大。
從廣安市人口特征來看,2015年末,廣安市戶籍總數157萬戶,總人口467.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5.5萬人,占比76.1%;非農業人口111.9萬人,占比23.9%。外出務工人口142.7萬人,占總人口的30.5%。2016年人口總量變化不大,年底總人口數為467.2萬人,全市常住人口326.5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約為70%,其中,城鎮人口126.7萬人,相比上一年約增加6萬人,鄉村人口199.8萬人,城鎮化率為38.8%,低于四川省49.2%的城鎮化率水平。外出務工人口140.7萬人,占總人口的30.1%。此外,根據廣安各區市縣人口狀況,岳池、鄰水兩縣總人口均在百萬人以上,分別為117.4萬人和103萬人,而兩縣常住人口僅為78.9萬人和71.5萬人。從城鎮化水平的比較來看,除廣安區和華鎣市的城鎮化率在45%以上,其余區縣的城鎮化率均低于38.8%的全市平均水平。由此可見,廣安市全域對人口的吸引能力仍有待提高,整體城鎮化率偏低。
3.區域發展不平衡帶來的貧困地域差距顯著
從經濟規??偭縼砜矗?016年,廣安市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78.6億元,同比增長7.9%,但占四川省GDP(32680.5億元)的比重僅為3.3%。人均GDP達到3.3萬元,低于全省4萬元的人均GDP水平。根據圖0-1可以看出,在全省21個市州中,廣安市人均GDP水平僅排在第13位,相比人均GDP水平達到7萬元以上的攀枝花市和成都市差距較大??梢?,相對于廣安的人口規模,廣安的經濟總量仍有待進一步提高,經濟規??偭坎蛔闶菍е聫V安貧困的原因之一。

圖0-1 2016年四川省各市州人均GDP水平
(二)廣安脫貧攻堅的重要基礎
盡管廣安面臨著貧困總量大、貧困人口地域分布分散、區域之間貧困程度不一等多重難題,但是,在新時代黨中央“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強有力的指引下,廣安打贏扶貧攻堅戰具備了一系列的基礎和優勢。
1.資源稟賦優越、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
優越的資源稟賦將是廣安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武器。廣安的自然資源主要包括:礦產資源,廣安市已探明或發現的礦產資源有煤、天然氣、石油、巖鹽、石灰石等30余種,具有較大的工業價值,曾經開采和正在開采的共有17種;水資源,廣安市有嘉陵江、渠江兩大干流,大小江河、溪流700余條,流域面積大于50平方千米的一、二級支流35條;植物資源,廣安市珍稀植物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水杉2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銀杏、杜仲等7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天麻、楠木等10種。
此外,廣安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家鄉,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自然風景和人文勝跡獨具特色,為推動旅游扶貧開發提供了有力支撐。其中,自然旅游資源包括地貌巖溶類、水景類、地熱類、生物類、氣象景觀類和科考資源類6個亞類。人文旅游資源包括近現代人文景觀、歷史文化古跡、民俗風情3個亞類,有旅游利用價值的資源40余處,以鄧小平故里、安丙墓/褒先寺、寶箴塞、肖溪古鎮、沿口古鎮和華鎣山佛教圣地為代表,華鎣山石林、華鎣山國家地質公園、華鎣山大峽谷、御臨河小三峽、仙鶴洞、九龍洞、大洪湖、天池湖、太極湖、五岔溝懸瀑、瑪琉巖瀑布、森林公園、涼山溫泉頗具特色。華鎣山旅游區、華鎣山天意谷景區、神龍山巴人石頭城、寶箴塞旅游區、白坪-飛龍鄉村旅游度假區、五華山旅游區為4A級景區,水杉山莊、羅家洞、金城山為省級森林公園,倒須溝桫欏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2.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創造居民致富條件
持續穩定的經濟增長為廣安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城鄉居民致富增收、全面實現小康創造了條件。2011~2016年,廣安市地區生產總值(GDP)和人均GDP都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GDP平均每年增加83.7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0.33%,高于全省年均增速(9.22%)1.11個百分點;人均GDP平均每年增加2511.6元,年均增速達到10%,高于全省年均增速(8.72%)1.28個百分點。2012~2016年,廣安市人均GDP的環比增長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如圖0-2、0-3所示。此外,廣安市2016年的地區生產總值(GDP)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170.2億元、557.0億元和351.4億元,相比上年分別增長2.9%、8.6%和9.1%,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6.2∶51.8∶32.0調整為15.8∶51.6∶32.6,其中第三產業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梢?,自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1年印發《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等發展規劃性指導文件以來,廣安在國家各項扶貧政策的支持下,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實現了較快增長,產業結構得到不斷優化。

圖0-2 2011~2016年廣安市人均GDP

圖0-3 2012~2016年廣安市人均GDP環比增長率
從廣安各區市縣經濟發展水平來看,2016年鄰水縣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達到211.9億元,在6個區市縣中是相對最高的,其次是岳池縣和武勝縣,分別為203.6億元和203.1億元。但在人均GDP水平上,前鋒區和華鎣市要遠遠領先于其他幾個區縣,分別為61996元和50536.3元。從發展趨勢來看,2013~2016年,各區市縣GDP和人均GDP均呈現不斷增加的穩定發展態勢,其中前鋒區無論是經濟總量(GDP)還是人均GDP水平都是上升最快的,年均增速明顯高于其他幾個區市縣。
3.旅游產業發展迅猛、旅游扶貧開發創造增收新亮點
旅游資源豐富是廣安的重要優勢,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助力廣安精準脫貧和全市的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旅游扶貧作為廣安精準扶貧的重要戰略之一,近幾年,通過創新開發旅游項目、推動旅游業發展,實現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旅游景區的建設上,廣安投資近4億元對鄧小平故里進行改造提升,作為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的獻禮工程,并成功將鄧小平故里創建為5A級旅游景區,于2013年10月11日正式揭牌,這也是廣安第一家5A級旅游景區。其他如華鎣山、寶箴塞等旅游景區的打造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16年,廣安成功舉辦了四川華鎣山旅游文化節,重大旅游項目順利推進,旅游扶貧工作全面展開,實現了旅游產業的持續發展,全年實現旅游收入302.0億元,比上年增長23%。從2011~2016年旅游經濟效益的趨勢來看,廣安市旅游業發展迅速,根據2012~2017年《廣安年鑒》的數據,2011~2016年廣安市旅游收入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9.1%。廣安市下轄的6個區市縣中,廣安區的旅游收入相對較高,2016年達到115.1萬元,超過百萬;武勝縣和鄰水縣的旅游發展速度相對較快,這與近年來武勝縣結合自身優勢開展美麗新農村的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以及鄰水縣堅持以“旅游產業提檔升級”為目標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鄰水旅游創意規劃等旅游項目的啟動有密切的關系。可見,近些年廣安通過大力發展旅游、逐步推進旅游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廣安正穩步邁入全省旅游產業發展的第一梯隊。
4.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城鄉消費結構相似、社會服務力度增強
脫貧攻堅的首要任務是增加貧困戶的收入,提高貧困戶的增收能力。從廣安市居民收入水平來看,2016年,廣安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218元,同比增加2146元,增長8.2%。其中,工資性收入為18911元,是城鎮居民收入的最主要來源,占比達到67%。廣安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2479元,同比增加1108元,增長9.7%。其中,工資性收入5850元,經營凈收入5108元,兩者合計占比達到87.81%,即農村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為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收入。根據近年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的變動情況,2013~2016年居民人均收入持續增長,相比2013年,2016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6008元,年均增速達到8.3%;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加3987元,年均增速達到13.7%??梢钥吹剑┠陱V安市人民收入水平得到較快增長,且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長速度明顯快于城鎮居民。尤其是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已于2015年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1371元。這與廣安大力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密不可分,一大批貧困戶脫貧提高了農村居民收入的整體水平。
從廣安市居民消費水平來看,2016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達到19426元,同比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9903元,同比增長5.5%。可以看到,城鎮居民的人均消費水平是農村居民的近2倍。從消費結構來看,目前,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主要消費支出都集中在衣食住行上,兩者的消費結構特征較為相似;但在教育文化娛樂和醫療保健兩項支出上,城鎮居民的教育文化娛樂人均消費要略高于醫療保健,而農村居民則剛好相反,在醫療保健方面的人均消費支出要高于教育文化娛樂,具體如表0-1所示。由此可見,受收入水平所限,農村居民的人均消費支出整體上要低于城鎮居民,但在消費結構上與城鎮居民較為相似,脫貧攻堅的持續推進將擴大農村居民的消費空間,同時農村居民消費需求的增加也將加快扶貧開發的進程。
表0-1 2016年廣安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水平

續表

從社會保障和就業幫扶情況來看,廣安市政府充分發揮了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的作用,2016年全市城市低保對象累計月人均補助268.1元,農村低保對象累計月人均補助162.1元。全市齡內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納入就業幫扶81391人,累計開發村級公益性崗位5119個,上崗4713人,發放崗位補貼1037.94萬元;開展各項就業扶貧培訓17910人次,其中農村實用技術培訓12786人次;貧困勞動力勞務輸出42703人。
- 世界減貧背景下的昆明市脫貧模式
- 商業周刊/中文版:展望??ㄉ希ㄉ虡I周刊/中文版)
- 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研究
- 全球價值鏈視角下重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
- 滄海寄情:話說浙江海洋文學
- 經濟發展、城鄉統籌、居民生活質量與生態效率耦合協調發展研究:以長三角地區為例
- 閩臺合作構建臺灣海峽經濟區研究
- 江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試點經驗
- 新時代區域發展戰略
-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與資產負債表編制及管理:以甘肅省迭部縣為例
- 轉型發展在義烏:在義烏發展經驗引領下前行
- 新機遇 新使命 新作為:2020年湖南發展研究報告
- 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戰略與上??破帐聵I發展新思考
- 巴金《家》中的歷史:1920年代的成都社會
- 精準扶貧:尋甸縣創新扶貧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