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緒論 廣安貧困概況、扶貧戰略及脫貧成效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重要成果。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戰略思想的提出,是習近平總書記從人民利益和幸福出發,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一奮斗目標的創新性思考,是應對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重要方略。在精準扶貧這一創新性戰略的指引下,中國的反貧困斗爭取得了巨大勝利。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每年減貧1300萬人以上的脫貧成就,創造了世界反貧困的奇跡,聯合國在《千年發展目標2015年報告》中認定,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為人類反貧困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做出的重大政治判斷,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其中,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顯著特征之一即“一定數量的困難群眾與貧困地區仍然存在”。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安排,即2020年到2035年實現“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實現“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兩階段戰略部署[1],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扶貧開發工作也進入“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決戰決勝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完成的任務,全黨同志務必共同努力”[2]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和政府奮斗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將扶貧攻堅提高到新的戰略高度,明確指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3]

廣安作為鄧小平同志的家鄉,時刻擁護黨中央的領導、緊跟黨的步伐,在新時代展現出新的發展面貌,在美麗繁榮和諧廣安的建設中,充分貫徹以人民利益為根本、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力爭在新時代譜寫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廣安新篇章。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廣安面臨的最大困難和任務是消除貧困。2014年,廣安全域被納入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特困區域,明確了扶貧開發的總目標、總任務,即到2020年,全市32.48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20個貧困村和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縣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社會保障全覆蓋,鄉鄉有標準中心校、有達標衛生院、有便民服務中心,村村有硬化路、有衛生室、有文化室、有寬帶網,戶戶有安全飲用水、有生活用電、有廣播電視,讓貧困地區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十三五”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廣安的扶貧開發工作也進入了啃硬骨頭、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截至2016年底,廣安市尚有3個貧困縣、675個貧困村、4.22萬貧困戶、11.99萬貧困人口尚未脫貧。為打贏打好廣安扶貧開發攻堅戰,廣安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定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戰略部署,按照“三年脫貧、兩年鞏固、一年致富”的要求,集中力量脫貧攻堅,以確保到2020年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

本部分主要介紹了廣安貧困的基本概況、扶貧脫貧的優劣勢特征、基本市情概況和貧困分布特征,總體闡述了廣安精準扶貧戰略戰術的整體設計、具體實施以及支撐保障,總結了廣安精準扶貧工作自開展以來各項扶貧政策和措施所取得的顯著成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柱县| 长宁区| 南溪县| 虞城县| 始兴县| 开平市| 广昌县| 湛江市| 南充市| 石楼县| 泰和县| 东港市| 鹤壁市| 洱源县| 成安县| 交城县| 固阳县| 镇沅| 陵水| 西贡区| 成武县| 甘洛县| 白玉县| 阿坝县| 双辽市| 孝义市| 康马县| 赫章县| 陈巴尔虎旗| 新竹县| 微山县| 许昌市| 德惠市| 密山市| 犍为县| 永嘉县| 岳普湖县| 临城县| 东阿县| 马关县|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