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歷六年,貴陽的秦王府內。孫可望在得到李定國廣西戰役大勝的飛報大捷疏后,手指因為握緊的太用力而泛白桌上的茶盞被他重重的摔在地上“咣”破碎了一地,他在地上來回踱步口中喃喃道“好你個李定國,報捷不先告知于我反先匯報那傀儡,你殺了個孔有德顯得你有多能耐似的,
“來人”,只見孫可望呼道,
門外的親衛立刻進來單膝跪地
“速傳我命令,命白文選率五萬駕前軍攻速辰州,若有閃失,提頭來見”,
待親衛退下可望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一口一口喘氣道:“李定國,別以為就你會打仗不要認為殺了個孔有德就顯得你多能耐一樣,辰州徐勇在崇禎年間就是老行伍,投了虜賊后靠著戰功平步青云,雖未封王,那是沒趕上時候要是在韃賊入關前投靠,說不定現在也是一個妥妥的王,等我打下了辰州解決了此賊,我看你還有多神氣”這天下遲早是我的!永歷六年十一月初一日,孫可望到達沅州后匯合了白文選帶來的五萬駕前軍,二十一日可望命文選攻城,明軍水陸二路齊至城下清辰??偙煊旅睂堸i星領兵出戰,被明軍炮火擊斃。徐勇仍然妄圖據城頑抗。第二天,白文選以大象為前驅,突破東門,大隊兵馬沖入城內,徐勇在混戰中被亂刀砍死,清分守辰常道劉升祚、辰州知府王任杞等文武官員也被俘處斬。孫可望得到攻陷辰州的報告后非常高興,決定“改沅州為黔興府,以州治興沅縣附郭,領一州九縣:曰靖州、曰興沅、曰黔陽、曰麻陽、曰通道、曰平溪”,并把該府改隸貴州省。明軍終于拔掉了辰州這個釘子,處死了徐勇這個忠于清廷的明朝降將,前不久因為抗住了湖南明軍的攻勢被順治帝做了嘉獎就被明軍給做掉了,連同全家跟著陪葬。
就在十一月二十二日孫可望的軍隊攻克了辰州打死了死心塌地忠于清朝的徐勇,第二天在湖南衡州李定國又殺死了清定遠大將軍尼堪,當消息傳到了孫可望處??赏仁且徽?,手中的茶杯驚落于地
“啪”,碎了一地
站起來自言自語道:“明明命令馮雙禮戰前撤走的。他怎么還把尼堪給干掉了,要不是事先馮雙禮將計劃通報于我,讓他合圍成功吃掉了尼堪的重兵集團。打眼下打死了尼堪,那是何等壯舉,幸虧之前馮雙禮通報于我他的合圍尼堪重兵集團的計劃,讓他提前撤了軍要是讓他如了愿,要不然那還得了那時和他比起來我還有什么臉面昔日平起平坐的兄弟如今立下這等不世之功,自己呢,雖然為秦王。手握大權手里卻沒有足夠襯托自己身份的戰績相媲美雖然打死了徐勇那個狗賊并宰了他全家,但是徐勇的分量哪能和尼堪相比擬,何況之前有間接殺死了廣西的孔有德兩相比較,自己手里的功勛瞬間變得黯然失色,黯淡無光起來,如今立下這樣的豐功偉績,聲望定會如日中天各方勢力恐怕都會對他另眼相看。想必那傀儡永歷也會更加倚重于他,不甘心與憤怒交織在一起,他又想起了之前在演武場上的齟齬那次刁難想必一定讓他懷恨在心。這次立下大功,想必以后一定不會服自己,他這次立下奇功,日后恐怕更不會把自己放在眼里,此次兩戰讓他威望大增,以后自己要是想效仿曹丕司馬炎之舉,他要是振臂一呼帶頭反對豈不是阻力重重?”
想到這里,孫可望的臉上愈加陰沉鐵青一場新的算計在他心里悄然醞釀。
夜色深沉,李定國獨自坐在營帳中,凝視著搖曳的燭火。馮雙禮撤軍的消息如同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心頭。他深知,此次戰機的貽誤,不僅僅是一場軍事上的失利,更是孫可望對他的一次沉重打擊。
“大帥,金姑娘求見?!遍T外傳來士兵的通報聲。
“請進。”李定國收回思緒,說道。
金硯卿走進營帳,看到李定國疲憊的神情,心中一陣心疼:“大帥,您該休息了?!?
李定國苦笑著搖搖頭:“硯卿,你說孫可望他究竟想要干什么?難道真的要置二十年兄弟情分于不顧,置大明江山于不顧嗎?一旦決裂,就再也回不到過去了。在家國大義面前兄弟情分是小,但國家利益是大,這次是諸軍聯合圍殲尼堪的良機就這么給錯過了我心痛啊剛剛探馬來報,說是孫可望帶兵打下了辰州,他要是稍有點戰略眼光此刻應該與我合兵會師全殲滅尼堪全軍,逆虜新喪主帥,想必士氣大受影響,會師進攻,定會大捷建立不朽的功績!”
金硯卿聞言內心一陣觸動,走到李定國身邊,撫摸著定國的額頭像是撫摸著一個大孩子,輕聲說道:“大帥,孫可望野心勃勃,他眼中只有權力。如今您屢立戰功,威望日增,他自然視您為眼中釘。更加不會主動聯絡你會師進取了,他之前暗自命馮將軍撤走是怕你成就更大的功勛,眼下自然是不會如你所愿但大帥不必過于憂慮,您有將士們的擁護,有百姓們的支持,定能渡過難關?!背幥浜芸煲庾R到自己的
李定國看著金硯卿堅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多虧有你在我身邊,硯卿?!?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匆匆跑進營帳:“大帥,孫可望派人送來急令,讓我們即刻向到武岡集結同時讓你參加軍事會議否則以違抗軍令論處!”
李定國站起身,傳令下去,全軍拔營向武岡進發向武岡李定國率軍南下,一路風塵仆仆,馬蹄揚起的塵土在身后彌漫。他騎在高大的戰馬上,眉頭緊鎖,腦海里還在思索著下一步的戰略布局。此時,前方探子來報,已至紫巖渡。
紫巖渡邊,河水悠悠流淌,水面波光粼粼。李定國剛下令稍作休整,讓士兵們飲馬喝水,這時,一個身形矯健的小兵撥開人群,急匆匆地朝著李定國奔來。小兵滿臉焦急,在李定國面前單膝跪地,喘著粗氣說道:“將軍,我是撫南王劉文秀將軍之子劉震所派,有萬分緊急之事相告!”
李定國心中一緊,示意小兵起身快說。小兵湊近,壓低聲音:“孫可望假意邀將軍去武岡開會,實則包藏禍心,欲在會議上奪您兵權,讓將軍馮雙禮得你兵權,甚至取您性命!劉震公子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趕忙派我星夜兼程趕來報信。”
李定國聞言,臉色瞬間變得陰沉,握著韁繩的手不自覺地收緊,關節泛白。他怎么也沒想到,曾經并肩作戰、共擊韃虜的孫可望,竟會在這關鍵時刻,因嫉妒自己的戰功而對自己下此毒手。
硯卿聽到消息卻感到欣喜,她喜的是這個男人提前知道消息沒有進入孫可望之甕。
周圍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李定國沉默片刻,仰頭望向天空,心中五味雜陳。他想起多年來與孫可望一同南征北戰,出生入死,那些曾經的誓言和熱血仿佛還在眼前,可如今卻要面臨這般同室操戈的局面,怎能不讓人心寒?
“將軍,我們該如何是好?”身旁的副將焦急地問道。
李定國收回目光,眼神逐漸變得堅定:“孫可望既然不仁,但我不能不義惹不起他我還能躲不起不成。傳我命令,全軍戒備,改變行軍路線,避開武岡。”他頓了頓,又道,“大敵當前,他卻妄圖謀害我,置中興大業于不顧,我定不會讓他的陰謀得逞!”說罷,李定國再次望向遠方,暗暗發誓,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要守護好中興大明的事,絕不讓孫可望的私心毀了這來之不易的局面。“傳令下去,全軍前往廣西!”
與此同時,孫可望的營帳中,他正與幾名心腹將領密謀?!袄疃▏蛔R好歹,竟敢違抗我的命令。這次一定要讓他知道,跟我作對的下場!”他要乖乖當我的跟班暫且饒他一命,要是不從,依然自主意識太強,那就怪不得我了。
孫可望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王爺放心,我們已經在武岡布下天羅地網,就等著李定國自投羅網了,等他帶兵到了先借機將他軟禁,至于他帶領的軍隊則交給馮將軍管理,部下要是不從用事先準備的永歷圣旨,他平常不是自詡以忠義示下嗎他部下一定會乖乖聽話的”一名將領諂媚地說道。
“哼,等解決了李定國,這大明江山,遲早是我的!”孫可望狂妄地大笑起來。
片刻過后,只見一個衛兵匆匆來報:“王……王爺”,李定國的軍隊行經紫陽渡時突然改變方向折向南邊向廣西去了
“混混賬東西,怎么現在才來傳信”孫可望聞言,額頭青筋凸起厲聲吼道,衛兵嚇得大氣不敢出生怕惹惱了氣頭上的可望白白丟了腦袋,良久才說了句:這定是軍中李定國的死黨,暗中派人通報于他,行了,沒你的事,你先下去吧,本藩不是不明情理濫殺無辜的人。衛兵撿了一條性命急忙謝恩告退。
永歷六年(1652年),貴陽秦王府內一片壓抑的氣氛。孫可望手中緊緊攥著李定國從廣西傳來的大捷戰報,指節因用力過度而泛白。戰報上清晰寫著李定國在桂林大破清軍,逼得清定南王孔有德自焚而死,捷報更是越過他,直接呈給了永歷帝。
“好你個李定國!”孫可望怒不可遏,將手中的茶盞狠狠摔在地上,瓷器碎裂的聲響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他在地上來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語,“報捷不先告知于我,反先匯報那傀儡,殺了個孔有德就以為自己了不起了?”
嫉妒與不甘在孫可望心中翻涌,他深知李定國這一勝,聲望必將大增。而自己雖貴為秦王,掌控南明軍政大權,但戰功卻遠不及李定國。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也為了打壓李定國的勢頭,孫可望立刻下令:“來人!速傳我命令,命白文選率五萬駕前軍,火速進攻辰州。若有閃失,提頭來見!”
待親衛領命退下,孫可望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著粗氣,咬牙切齒道:“李定國,別以為就你會打仗。辰州的徐勇,在崇禎年間就是老行伍,投清后靠著戰功平步青云,雖未封王,那是沒趕上時候。等我打下辰州,解決了此賊,看你還有什么可神氣的!這天下,遲早是我的!”
十一月初一日,孫可望抵達沅州,與白文選帶來的五萬駕前軍匯合。二十一日,孫可望下令攻城。明軍水陸二路齊至辰州城下,清辰常總兵徐勇命副將張鵬星領兵出戰,卻被明軍炮火擊斃。徐勇仍妄圖據城頑抗,第二天,白文選以大象為前驅,突破東門,大隊兵馬如潮水般沖入城內。混戰中,徐勇被亂刀砍死,清分守辰常道劉升祚、辰州知府王任杞等文武官員也被俘處斬。
孫可望得到攻陷辰州的報告后,欣喜若狂,當即便決定“改沅州為黔興府,以州治興沅縣附郭,領一州九縣:曰靖州、曰興沅、曰黔陽、曰麻陽、曰通道、曰平溪”,并把該府改隸貴州省。明軍拔掉辰州這個釘子,處死徐勇這個忠于清廷的明朝降將,孫可望自以為立下大功,足以與李定國比肩。
然而,命運卻跟他開了個殘酷的玩笑。就在十一月二十二日孫可望軍隊攻克辰州的第二天,在湖南衡州,李定國又設伏殺死了清定遠大將軍尼堪。這個消息傳到孫可望耳中時,他正端著茶杯,聽聞后震驚得手一抖,茶杯“啪”地一聲摔落在地。
孫可望臉色煞白,喃喃自語:“明明命令馮雙禮戰前撤走,他怎么還把尼堪給干掉了?若不是馮雙禮將計劃通報于我,讓他提前撤軍,要是他真的合圍成功,吃掉了尼堪的重兵集團,那還得了?昔日平起平坐的兄弟,如今立下這等不世之功,我呢?雖說打下辰州殺了徐勇,但徐勇的分量怎能和尼堪相比?再加上之前他間接殺死孔有德,兩相比較,我手里這點功勞,瞬間黯淡無光?!?
孫可望越想越氣,心中的嫉妒之火徹底被點燃。他深知,李定國經此兩戰,聲望定會如日中天,各方勢力都會對其另眼相看,永歷帝也必然會更加倚重?!八@次立下奇功,日后恐怕更不會把我放在眼里。我若想效仿曹丕、司馬炎之舉,他要是振臂一呼帶頭反對,豈不是阻力重重?”想到這里,孫可望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一場新的算計在他心中悄然醞釀。
另一邊,李定國駐軍衡州,得知孫可望在辰州的行動后,心中雖有不滿,但大敵當前,他仍希望能與孫可望攜手抗清。然而,馮雙禮奉孫可望之命戰前撤走的消息,如同一根刺扎在李定國心頭。他深知,此次戰機的貽誤,不僅僅是一場軍事上的失利,更是孫可望對他的一次沉重打擊。
夜色深沉,李定國獨自坐在營帳中,凝視著搖曳的燭火,滿臉疲憊。這時,士兵通報:“大帥,金姑娘求見?!?
“請進?!崩疃▏栈厮季w說道。
金硯卿走進營帳,看到李定國疲憊的神情,心疼地說:“大帥,您該休息了?!?
李定國苦笑著搖頭:“硯卿,你說孫可望他究竟想要干什么?難道真要置二十年兄弟情分于不顧,置大明江山于不顧嗎?一旦決裂,就再也回不到過去了。在家國大義面前,兄弟情分是小,國家利益是大。這次本是諸軍聯合圍殲尼堪的良機,就這么錯過了,我心痛啊!孫可望打下辰州,他要是有點戰略眼光,此刻應與我合兵,趁清軍新喪主帥、士氣受挫,一舉殲滅尼堪全軍,定會大捷,建立不朽功績!”
金硯卿走到李定國身邊,輕聲安慰道:“大帥,孫可望野心勃勃,他眼中只有權力。如今您屢立戰功,威望日增,他自然視您為眼中釘,又怎會主動與您會師進?。克鞍底悦T將軍撤走,就是怕您成就更大功勛。不過大帥不必過于憂慮,您有將士們的擁護,有百姓們的支持,定能渡過難關?!?
李定國看著金硯卿堅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多虧有你在我身邊,硯卿?!?
就在此時,一名士兵匆匆跑進營帳:“大帥,孫可望派人送來急令,讓我們即刻到武岡集結,同時參加軍事會議,否則以違抗軍令論處!”
李定國心中一沉,他深知孫可望此舉恐怕沒安好心,但軍令如山,他還是傳令全軍拔營,向武岡進發。一路上,李定國眉頭緊鎖,心中思索著孫可望的意圖。當軍隊行至紫巖渡時,前方探子來報已到渡口。李定國剛下令稍作休整,讓士兵們飲馬喝水,一個身形矯健的小兵撥開人群,急匆匆地跑來。
小兵滿臉焦急,在李定國面前單膝跪地,喘著粗氣說:“將軍,我是撫南王劉文秀將軍之子劉震所派,有萬分緊急之事相告!孫可望假意邀您去武岡開會,實則包藏禍心,欲在會議上奪您兵權,甚至取您性命!劉震公子得知消息后,趕忙派我星夜兼程趕來報信?!?
李定國聞言,臉色瞬間陰沉,握著韁繩的手不自覺收緊,關節泛白。他怎么也沒想到,曾經并肩作戰、共擊韃虜的孫可望,竟會因嫉妒對自己下此毒手。
金硯卿聽到消息,既驚又喜,驚的是孫可望的狠辣,喜的是李定國提前得知消息,未入險境。
周圍氣氛仿佛凝固,李定國沉默片刻,仰頭望向天空,心中五味雜陳。他想起多年來與孫可望一同南征北戰,出生入死,那些誓言和熱血仿佛還在眼前,可如今卻要面臨這般同室操戈的局面,怎能不讓人心寒?
“將軍,我們該如何是好?”身旁的副將焦急問道。
李定國收回目光,眼神逐漸堅定:“孫可望既然不仁,但我不能不義。惹不起,我還能躲不起不成?傳我命令,全軍戒備,改變行軍路線,避開武岡!全軍暫時退向湘桂交界的龍虎關,那里地勢險要,大軍可暫時休息幾日。而大敵當前,他卻妄圖謀害我,置中興大業于不顧,我定不會讓他的陰謀得逞!”說罷,李定國再次望向遠方,暗暗發誓,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要守護好中興大明的事業,絕不讓孫可望的私心毀了這來之不易的局面?!皞髁钕氯?,全軍前往龍虎關!”
與此同時,孫可望的營帳中,他正與幾名心腹將領密謀?!袄疃▏蛔R好歹,竟敢違抗我的命令。這次一定要讓他知道,跟我作對的下場!他若乖乖當我的跟班,暫且饒他一命,要是不從,就休怪我不客氣!”
一名將領諂媚地說:“王爺放心,我們已經在武岡布下天羅地網,就等著李定國自投羅網。等他帶兵到了,先借機將他軟禁,至于他帶領的軍隊,交給馮將軍管理。他平常自詡忠義,他部下見了永歷圣旨,定會乖乖聽話。”
“哼,等解決了李定國,這大明江山,遲早是我的!”孫可望狂妄地大笑起來。
然而,很快就有衛兵匆匆來報:“王……王爺,李定國的軍隊行經紫陽渡時,突然改變方向,折向南邊,往廣西去了!”
孫可望聞言,額頭青筋凸起,厲聲吼道:“混賬東西,怎么現在才來傳信!”衛兵嚇得大氣都不敢出,生怕惹惱了氣頭上的孫可望。過了良久,孫可望才緩氣道:“這定是軍中李定國的死黨,暗中派人通報于他。行了,沒你的事,你先下去吧,本藩不是不明情理、濫殺無辜的人?!毙l兵如蒙大赦,急忙謝恩告退。
孫可望在營帳中來回踱步,怒火中燒:“李定國,你竟敢違抗我!咱們走著瞧!”經此一事,孫可望與李定國之間的矛盾徹底公開化,明軍內部的裂痕也越來越大,一場更大的危機正在悄然逼近。而此時的清軍,正虎視眈眈,準備趁著明軍內亂,一舉南下,擴大戰果。
永歷七年(1653年),孫可望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同時也為了報復李定國,決定親自率軍出征,與清軍作戰,企圖再次建立戰功,壓制李定國。他集結了大量軍隊,向湖南進軍,目標直指寶慶。孫可望將軍隊駐扎在寶慶附近的周家鋪,并嚴令其他軍隊不得擅自行動,只許“駕前軍”出擊,妄圖憑借這支親信部隊獨自立下戰功,證明自己的能力,同時也向李定國和永歷朝廷展示自己的實力。
尼堪敗亡后屯齊接管尼堪殘軍退往長沙,一段時間后清廷為了穩定局面讓洪承疇經略湖廣、江西、廣西、云南、貴州等處地方,總督軍務,兼理糧餉。讓貝勒屯齊接替尼堪為新的大將軍。吞齊得知孫可望進軍的消息后,也率領滿漢大軍向寶慶進發。吞齊是個經驗豐富的將領,他深知孫可望軍隊人數眾多,又站據山頂險要之地不能硬拼,于是決定采取誘敵深入的戰術。他先派了一小股部隊前去挑戰,吸引明軍變陣,一支清軍部隊前來挑戰,剛一接觸就佯裝敗退,引誘孫可望的“駕前軍”追擊。孫可望站在高處,望著清軍的營帳,心中滿是不屑。衡州之戰李定國兩蹶名王,讓他覺得清軍也不過如此,那些八旗兵并非不可戰勝。他想著只要此戰獲勝,自己便能威望大增,離那至高無上的皇位更近一步。
他不顧部下的勸阻,毅然下令以自己所率的中軍向岔路口清軍大營主動攻擊。他將自己親率的最精銳的扈衛部隊——駕前軍置于中心位置,其余部隊在兩翼依次展開,形成一個“雁行陣”。他自信滿滿地認為,待中心的駕前軍接戰之后,兩翼部隊再從兩側跟進包抄,定能將清軍一舉擊潰。他還特意下令馮雙禮、白文選、馬維興等部堅守住山頭,沒自己的命令絕對不準下山,以免清軍趁機奪占山頭。
戰斗打響,孫可望親率駕前軍沖鋒在前。一開始,一切似乎都按照他的計劃進行,駕前軍氣勢洶洶地沖向清軍??呻S著部隊推進,從周家坡往南行軍的道路越來越窄,兩翼部隊根本展不開,漸漸隊形就開始壓縮,駕前軍的位置越來越突前。
屯齊在營帳中觀察許久,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戰機,果斷下令精銳護軍部隊出擊,直沖突前的扈衛部隊。孫可望一看清軍沖過來了,趕忙指揮扈衛部隊列陣迎擊。然而,一切都發生得太突然了,陣還沒列好,護軍騎兵已經如旋風般沖進了陣列?!拌F騎四合,橫蹂可望軍”,只見清軍的鐵騎左沖右突,孫可望的軍隊瞬間亂作一團??赏姵彼阌縼淼那遘?,他眉頭緊鎖的像暴風雨前翻涌堆疊的烏云,充斥著化不開的陰霾,讓整個人變得瞬間沉重起來,身體好像灌滿了鉛,他畢竟久經沙場也見慣了大風大浪,就在這白熱化的時刻,可望不經意間一暼似乎發現戰場側翼有異動,心中一驚:“莫非韃賊還有伏兵?”以為清軍還有伏兵。他的眼神開始慌亂,握著劍柄的手也微微顫抖起來。再看眼前如瘋魔般的清軍,絲毫沒有退意,那寒光閃閃的彎刀不斷揮舞,身旁的親衛一個接一個倒下。恐懼如同潮水般涌上心頭,理智在這一刻徹底崩塌,他再也顧不上什么主帥的威嚴與責任,轉身就朝著后方楊武軍的陣營奔去。
諸營將士正浴血奮戰,目光時不時望向主帥的龍旗,那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僧斂吹烬埰焱蝗灰苿?,朝著后方跑去,所有人都愣住了,原本還在堅持苦戰的明軍將士心中的信念如同被洪水沖壞的堤壩樣轟然倒塌
主帥一跑,全軍的陣型就像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徹底崩潰。
而兩側山頭上的大西軍,嚴格遵守孫可望之前下達的命令,堅守山頭,絕不下山。他們眼睜睜地看著中軍被清軍打得七零八落,卻無能為力。幸好屯齊鑒于衡州之戰尼堪的教訓,沒敢貿然追擊,這才讓孫可望帶著大部分人馬退出了戰場。
孫可望中軍潰敗,白文選、馮雙禮等將領雖然奮力拼殺,試圖穩住局勢,但清軍的攻勢太猛了,與駕前軍中軍的戰斗既已獲勝士氣陡增“駕前軍”雖為精銳,但中軍既潰敗其余軍隊寡不敵眾,在清軍的圍攻下漸漸支撐不住。雙方激戰了幾個時辰,“駕前軍”傷亡慘重,尸體堆積如山。孫可望看著眼前的慘狀,急得滿頭大汗,心中懊悔,此戰明軍雖然失敗但還是在戰斗中打死了清軍征黃旗的兩名梅勒章京韋整和武京,明軍此戰雖然由于可望的指揮而失敗殲滅了由皇帝統領的正黃旗的兩名高官,給予清軍沉重打擊。
而此時在廣西的李定國,一直在密切關注著湖南的戰局。他得知孫可望在岔路口中了清軍的埋伏后,心中十分焦急。將領們紛紛請戰,要求帶兵前往支援:“大帥,孫可望雖對您不仁,但此時清軍勢大,我軍若不出手,湖南恐將落入敵手!”
李定國沉默良久,最終還是搖了搖頭:“我何嘗不想前去?可孫可望對我防備已久,若我貿然帶兵前往,他必以為我是來搶功或是借機報復,反而會引發內亂。況且,我們一走,廣西防線空虛,清軍若趁機來犯,后果不堪設想?!本瓦@樣,李定國最終沒有出兵支援,孫可望的“駕前軍”在岔路口之戰中幾乎全軍覆沒,他本人也只能帶著殘部狼狽逃回貴州。
岔路口之戰的慘敗,讓孫可望的實力和威望都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但他不僅沒有反思自己的過錯,反而將失敗的原因都歸咎于李定國。他在貴州厲兵秣馬,準備找李定國算賬,而李定國在廣西也在為抗清事業繼續努力著。曾經并肩作戰的兄弟,如今卻走上了敵對的道路,明軍內部的爭斗,也讓本就風雨飄搖的抗清局勢變得更加嚴峻,明朝的未來,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