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視閾下的跨國稅源管理
- 李怡君 李飛
- 1724字
- 2025-04-08 15:04:08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 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這一新的歷史起點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質量推進大國稅收建設,更需要厘清現實,把握趨勢,進而精準定位,認清和承擔使命擔當。推進新時代大國稅收建設,要適應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刻調整,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引領新時代稅收現代化。
本研究以跨國稅源管理為研究主題,研究意義主要從以下幾個層面體現。
第一,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大背景下,西方發達國家經濟上的貿易保護主義、社會上的排外主義和政治上的保守主義抬頭,區域一體化趨勢也在英國脫歐和美國退出TPP之后趨于停滯。在此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下,我國面臨如何應對當前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如何解決國內傳統產業產能相對過剩問題,帶領企業走出困境,將自身的產能優勢、技術與資金優勢、經驗與模式優勢轉化為市場與合作優勢,實現全方位開放一大挑戰。“一帶一路”倡議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伴隨“一帶一路”倡議向縱深推進,跨國公司呈現迅猛發展勢頭,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中國境內進行跨國投資,跨國經營承包工程作業和提供建筑、設計、咨詢、審計等勞務,成立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與之相關的跨國稅源管理問題不斷出現,如非居民企業稅收的涉稅品目較多、紛繁復雜,非居民企業稅收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信息獲取難度較大,非居民企業稅收不易納入監控、稅收征管水平較低,跨國稅源管理專業人才匱乏,境內單位和企業扣繳義務難以履行,這對防范和治理非居民企業稅收流失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和挑戰,引起了稅收理論及稅收征管部門等的廣泛關注。因此,加強跨國稅源管理對促進經濟的穩定協調發展、改革開放和經濟結構調整、服務貿易舉足輕重。但是,由于關于非居民企業稅收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非居民企業稅收的管理體制不夠完善、跨國公司和境內支付單位對相關非居民企業稅收政策不夠了解導致的納稅遵從度較低等多因素的影響,與之相關的管理問題和稅收流失問題層出不窮,非居民企業的稅收流失問題尤其突出,引起理論界和各級國際稅收征管部門高度關注。國際稅收征管部門在境外企業和單位從我國境內企業和單位取得的各類收入與高額利潤方面存在較多稅收征管問題,如大型設備安裝費、設計費、咨詢費、廣告費、管理費等國際稅收征管部門的稅源管控能力仍須進一步提高,稅收征管技術和稅收征管手段仍須進一步改善,跨國稅源管理在整個稅收征管中始終是薄弱環節,因此加強跨國稅源管理、防范非居民企業納稅人的稅收流失,更好地維護和行使稅收管轄權、參與國際稅收分工成為各級國際稅收征管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二,從理論層面看,本書旨在防范和治理非居民企業納稅人的稅收流失、加強跨國稅源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試圖探索新制度經濟學理論在防范和治理非居民企業納稅人稅收流失、加強跨國稅源管理及營改增稅制改革的應用,完善對非居民企業稅收征管的相關理論,并引起人們對該問題的關注與重視。
第三,從實踐層面看,本書為加強我國跨國稅源管理、防范非居民企業稅收流失和提高我國非居民企業稅收征管水平提供咨詢、支持和參考,試圖構建新的防范非居民企業納稅人的稅收流失和跨國稅源管理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的跨國稅源管理水平,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增強稅收財政職能,促進經濟平穩增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維護稅收管轄權,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金融安全,增強國際稅收協作,在此過程中促進發展與改革、供給與需求、新動能與傳統動能、國富與民富的平衡。
第四,從國家政策層面來看,跨國稅源管理不僅是我國實施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內容,而且是我國更好地進行團隊化和專業化管理、參與國際稅收分工的重要體現。這使跨國稅源管理在稅收征管實踐中的地位也日益突顯。跨國稅源管理的復雜性日益受到社會各界關注,國際稅務管理部門也從非居民企業稅收的資料備案、匯算清繳、納稅登記、信息搜集與分類管理、稅收數據分析、稅源監控、“走出去”企業的服務與管理、稅務審計、關聯企業的同期資料申報與管理、關聯交易調查、反避稅管理、優化對非居民企業納稅人納稅服務等方面進一步加強管理。非居民企業稅收因其社會影響面和行業的特殊性,涉及的稅收征管機制問題更成為稅收理論界和國際稅收征管實踐關注的焦點和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