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怪才,怪才!!
- 收養朱雄英:我真不想當鎮國王!
- 諸羊黃昏
- 2029字
- 2025-03-25 23:22:24
朱元璋聽到阿雄的解釋,心中頓時掀起了滔天巨浪。
內閣制?
這個詞匯雖然對他來講有些陌生,可是這個想法卻并不怎么陌生。
事實上,他其實很早就已經察覺到自己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之前有丞相在的時候,好歹有人幫忙分攤。
現在胡惟庸一案事后,丞相直接徹底被廢除,所有的政務全都被壓在了他和太子朱標的身上。
雖然他曾考慮過仿照宋朝的樞密院,設立一個類似的機構來分擔政務,但始終擔心權力過于集中,導致尾大不掉。
因此,他一直有所顧慮,遲遲不能動手。
然而,阿雄口中的內閣制,卻讓他眼前一亮。
這個制度不僅完美解決了丞相權力過大的問題,還巧妙地限制了內閣的權力,確保皇權不受威脅。
內閣成員品階不高,處理的事情卻很重要,權責雖重,但位置不夠,即便他們聯合起來,也難以對皇權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想到這,朱元璋不由得感慨。
他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有人能夠跟他想到了同一條路上,甚至還要想的比他更長遠一些,連提前預防內閣尾大不掉都想到了!
朱標此時也是心中震撼不已。
他作為太子,早已感受到政務的繁重,尤其是近年來,他的身體每況愈下,精神也越來越疲憊。
他曾多次向父皇提出,希望能有更多的幫手來分擔政務,但朱元璋始終沒有松口。
如今,聽到阿雄提出的內閣制,朱標仿佛看到了希望。
這個制度不僅能減輕他的負擔,還能確保皇權的穩固,簡直是兩全其美!
眼下的朱標已經下定了決心,就算是朱元璋,不打算用這個辦法,等到他即位之后也一定會想辦法弄個內閣的!
唯獨一直皺著眉頭思考的馬皇后微微皺了皺眉頭:
“這確實是個好辦法,可有一個問題,平日里這些內閣成員,也必須要處置內閣事務,然而天下事務繁雜,總有幾個需要從急從快處置,如此一來,豈不是耽誤時間?”
阿雄笑著點頭:
“這事就更簡單了,那就改朝會!眼下我大明朝會一天一次,百官齊聚,七嘴八舌,實在是讓當今陛下過于勞心費神,內閣的設立本就是為了減輕皇上的負擔,所以朝會也必須改革!”
改朝會?
朱元璋微微皺眉:
“怎么,難道這些內閣成員不參加朝會?”
阿雄微微搖頭:
“并非如此,而是專門為他們設置朝會!眼下的朝會全都取消,每初一十五,兩次大朝會,其余時間,每天只有小朝會,能夠參加的,只有六部六科大理寺等主要部門的主官,還有內閣成員。”
朱元璋恍然大悟:
“朕……真是不錯啊,這樣一來,閑雜小事就能通過內閣處置,急事壞大事就可以通過小朝會處置,反正各個部門的堂官都在,出的決定肯定也是最完美的。”
阿雄依舊信心滿滿:
“非只如此,還要在宮中專門開辟一個宮殿給這些內閣成員居住……”
“胡鬧!成何體統?”
朱元璋頓時臉色一黑。
內閣再怎么低微,那也是男人!
除了皇族中的嫡親血脈,誰能夠居住在大內禁中?就算是那些親王,成年了之后也是要分封出去的,不能夠留在皇宮之中!
阿雄淡淡笑了笑,似乎早就知道有人會反駁:
“不是要他們永久住在宮里,而是要給他們開辟出一個能夠一天十二個時辰處理文件的地方,讓他們隨時在皇帝的身邊,幾個人輪流值班,有了急事,就先讓他們檢查,萬一真是需要皇帝處置的大事,就算是皇帝睡了,也能夠讓太監叫起來,而等到他們值班完了,就讓那他們出宮回家睡覺,換另外一個內閣成員來!”
哦?
身為大明第一卷王的朱元璋,聽到這話眼睛都快直了!
他很早就嫌棄這些當官的,一個個天天上完朝會,交上了自己的奏折之后,就可以回到部門渾水摸魚了。
妙啊,妙啊!
這樣一來,咱老朱豈不是十二個時辰都有人可以用來撒氣……呸,咨詢了?
朱元璋越想越覺得有趣,越想越覺得有理,低著頭在那已經開始盤算起這件事到底要花多少錢,咱大明朝又有幾個人能夠選到這內閣之中。
可此時的朱標,卻一直心疼的看著阿雄:
“這……都是你想的?”
他也的確驚訝于這些設置的巧妙,但也更驚訝于朱雄英的成長。
幾年之前的雄英,還是一個天天只知道玩鬧的孩子,就算是跟著皇宮里面的那些老先生讀書,也常常是死記硬背,不求甚解。
這離開他的視線,也不過一年的時間,雄英就如此成熟,如此睿智了?
阿雄搖了搖頭,呵呵自豪的笑了笑,伸手一指背后的李明:
“不,是我大哥李明講的,他管這叫做君主離線制。”
“君主離線制!哈哈哈!好滑稽,但是好名字。”
朱元璋忍不住笑出聲來。
這個稱呼雖然有些滑稽,但卻十分貼切。
大明朝的官場不就像是一個用絲線織成的形形色色的大網嗎?而咱老朱這個皇帝,不就是居于陣中的那只蜘蛛么?
君主離線,意味著皇帝可以不必事事親力親為,只需通過內閣來處理政務,那不就是從這大網之中離開了么?
妙,妙啊……
朱元璋心中暗自感嘆,這個李明,果然是個奇才!一旁的朱標也是忍不住感慨,這李明確確實實是一個好老師!
無論是內閣制這個天才一般的想法,還是把朱雄英調教成面前這副聰明伶俐,規規矩矩的少年英才,都證明,李明絕對是比那些老學究都要靠譜的好先生。
唯獨……
看著不遠處趴在欄桿上,跟那些市井之中三教九流的凡夫俗子一樣,咧著個大嘴看向舞女,還欣賞笑著的李明,毫不避諱的盯著舞女最好看的部位來看。
雪白,雪白,一片若隱若現,雪白。
朱標就忍不住的搖頭。
這怪才,確實有些怪了點,一點都不像一個正經的儒家讀書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