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清明雨上
- 一只羊的短篇故事集
- 一只羊呀呀
- 1383字
- 2025-04-03 19:42:14
林小雨站在老屋的廊檐下,看檐角垂落的雨線把青石板敲出細密的凹痕。父親蹲在門檻邊收拾竹篾筐,新買的錫箔元寶和紙衣從塑料袋里倒出來時,發出窸窸窣窣的響動。
“去年種的艾草該長成了。“繼母周慧芬往竹籃里碼著青團,蒸籠的熱氣把她的鏡片蒙成白霧。林小雨別過臉,目光落在墻上褪色的掛歷,四月三日的紅圈里歪歪扭扭寫著“媽媽生日“。
七歲那年的清明也是這樣潮濕。母親用紅頭繩給她扎雙丫髻,往發間別兩朵路邊采的蒲公英。父親背著竹筐走在田埂上,母親挎著裝滿青團的藤籃,她舉著紙鳶追蝴蝶,紙鳶尾巴掃過油菜花田,抖落金黃的雨。
“小雨,把傘帶上。“周慧芬遞來的透明雨衣還帶著塑封味道。林小雨沒接,徑自鉆進父親的三輪車后斗。車斗里堆著紙錢香燭,去年裝青團的舊藤籃卡在角落,竹篾斷口處還粘著發硬的糯米粒。
三輪車突突碾過泥濘小路時,后視鏡里映出周慧芬追出來的身影。她舉著把黑傘,藏青色布鞋濺滿泥點,發梢沾著艾草碎屑。父親踩油門的腳頓了頓,終究沒停車。
母親的墳在竹林深處,青苔爬滿墓碑上“慈母陳玉蘭“的字樣。林小雨蹲下來拔雜草,指腹蹭過冰涼的石面,觸到刻痕里嵌著的蒲公英絨毛——十歲那年她用石頭刻的小花。
“你媽最愛干凈。“父親點燃線香,煙霧被斜雨壓得貼著地面游走。林小雨突然發現墳頭異常整潔,往年瘋長的狗尾草不見蹤影,倒伏的艾蒿被扎成整齊的小捆,用紅繩系在墓碑兩側。
香爐里積著未化的雨水,三根燃盡的香梗斜插其中,斷面還泛著新鮮的竹青色。父親盯著那截香梗發怔,手指無意識摩挲腰間鑰匙串,黃銅鑰匙上纏著褪色的紅繩——母親生前總把鑰匙掛在廚房窗鉤。
山風卷著紙灰盤旋上升時,林小雨聽見細碎的腳步聲。周慧芬挎著藤籃站在十步開外,藏藍布衣被雨洇成墨色,發間粘著片竹葉。藤籃里青團用新鮮箬葉墊著,蒸騰的熱氣混著艾草香。
“上個月來除草,看見蒲公英開了。“周慧芬從衣兜掏出玻璃瓶,里面漂浮著幾朵完整的蒲公英,“你媽媽照片上的發卡就是這個形狀。“她指著墓碑前的老照片,二十歲的母親穿著碎花襯衫,發間別著蒲公英形狀的鋁制發卡。
林小雨喉嚨發緊。去年冬天收拾閣樓,她親手把那個氧化發黑的發卡扔進垃圾桶。此刻在潮濕的空氣中,玻璃瓶里的蒲公英絨毛正輕輕顫動,像母親臨終前撫摸她臉頰的手指。
父親突然劇烈咳嗽起來,鑰匙串掉在泥地里。周慧芬快步上前撿起,用袖口擦去泥水,紅繩纏著的鑰匙在雨中泛著溫潤的光。這個動作讓林小雨想起某個深秋的傍晚,她撞見周慧芬在廚房揉艾草面團,窗鉤上晃動的鑰匙串映著夕陽。
“嘗嘗看。“青團遞到眼前時,林小雨嘗到久違的草木清氣。不是市售的抹茶粉味道,是母親帶她在雨后竹林摘的鮮艾草,焯水時滿屋蒸騰的綠霧,摻著石臼搗出的糙米香。
父親忽然開口:“你慧芬阿姨學了三家點心鋪子。“他摩挲著墓碑邊緣新補的水泥,“去年清明后,她每周三都去老年大學學傳統茶點。“林小雨看見周慧芬掌心交錯的紅痕,那是搗艾草留下的印記。
雨勢漸收,陽光穿透云層落在濕漉漉的竹葉上。林小雨彎腰系緊松開的鞋帶時,發現墳前供著的玻璃瓶下壓著張泛黃的紙,母親清秀的字跡寫著:“小雨五歲,采艾草扎破手指也不哭。“背面是周慧芬工整的鋼筆字:“三月廿八,小雨愛吃的豆沙餡要少糖。“
山腳下傳來悠長的汽笛聲,父親往香爐里添了把新土。林小雨轉身看向正在收拾祭品的周慧芬,她鬢角的銀絲在陽光下泛著暖意,像母親從前別在窗欞上的艾草束,經年累月褪去了青翠,卻始終縈繞著淡淡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