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圖書館古籍部的鎢絲燈在暮色中明明滅滅,吳念用牛角刀挑開最后一頁泛黃的桑皮紙,蟲蛀的孔洞在修復臺上織成張蛛網。他盯著顯微鏡下縮成黑點的朱砂印鑒,指節攥得發白——還是沒能辨認出藏印人身份。
這方印章已經卡了他三個月零九天。
窗欞上的銅鈴忽然響得急促,老人枯葉似的影子被夜風卷進來,帶著股腐壞的油墨味。吳念剛要開口,對方將裹著靛藍包袱布的木匣推到他面前,甲床泛青的食指敲了敲盒面刻紋。
不是尋常的云雷紋或饕餮紋,是無數首尾相連的“無“字。
“聽說吳師傅修復過萬歷年的《十無益》刻本?“老人聲音像砂紙擦過龜甲,皺紋堆疊的眼窩里兩點磷火似的幽光:“煩請照原樣修復。“
木匣里躺著半冊殘卷,卻是吳念從未見過的形制。竹簡制式的單片厚度不過0.08毫米,青灰表面隱現冰裂斷紋。指尖剛觸到簡片,他呼吸猛地凝滯——數百片竹簡竟全是空白。
“您確定是原樣修復?“吳念抽出手帕擦拭鏡片,“這種品相完整的空白古籍,通常會被判定為后人仿制......“
老人喉間滾出砂礫般的笑聲,指甲突然刮過竹簡。月光滲進來時,吳念看見那道刮痕正滲出墨色,轉瞬又消失不見。他后背滲出的冷汗凝在襯衫上,聽見自己太陽穴突突跳動的聲音。
“老朽虛生。“老人從袖中掏出枚銅制鑰匙,“這是老市立印刷廠的閣樓鑰匙。寅時三刻前,務必拓完書格底紋。“
銅銹斑駁的鑰匙齒縫里結著暗紅血痂,吳念凌晨兩點攥著它穿過梧桐巷時,驚飛滿地紅嘴相思鳥。紅磚廠房三樓的木梯發出朽壞的呻吟,鑰匙插進鎖孔的剎那,他突然想起《考工志》里說的“無相鎖“——傳說中通往虛無之境的機關鎖。
積灰的閣樓中央擺著架青銅活字臺,月光穿過氣窗斜斜劈在字盤上。吳念摸到臺面凹刻的紋路時,指尖傳來灼痛。那些被無數雙手摩挲出的溝壑,竟與空白竹簡的裂紋完全吻合。
活字臺突然震顫起來,密密麻麻的“無“字鉛塊像蟻群涌出字格。吳念踉蹌后退時撞翻了墨缸,漆黑粘稠的墨汁順著凹槽倒流,數百個“無“字在月華中懸浮流轉,映出墻上層層疊疊的人影。
他突然明白虛生為何凌晨催他前來——這些用松煙墨混合人血調制的秘墨,唯有在月魄最盛時才會顯現字痕。那些隨日影轉動的活字陰影投射到墻面,分明是某套古老印刷術的操演圖。
晨霧漫進廠房時,吳念已拓完最后一道墨紋。懷中的竹簡突然發燙,虛生刮出的那道痕跡滲出墨色,蜿蜒成字:無執故無失。
“修復師最怕執念。“虛生三日后幽靈般現身時,吳念正用鹿皮擦拭修復好的竹簡。老人青灰色的指甲劃過他右手虎口的繭,“當年楊仁山為復刻《開寶藏》,生生把眼睛熬成琉璃色,最后在空白經卷里看見了自己的癡念。“
暮色中的竹簡泛起漣漪,吳念瞥見無數個自己伏案修書的剪影。那些他苦尋不得的藏印人朱砂印鑒,在幻象中分明蓋著自己的生辰八字。冷汗順著脊柱滑落時,他聽見虛生說:“你以為古籍修復是抵抗時間,其實是幫'無'完成最后的蠶食。“
最后一縷日光消失時,修復室突然漫起墨香。吳念眼睜睜看著耗時三月修復的《十無益》刻本在案頭剝落,朱砂褪色處浮現出相同的“無執故無失“。虛生化作細碎的鉛灰飄散在穿堂風中,唯有那句話在空蕩的修復室回旋:
“真正的不朽,是容得下空白的不朽。“
子時的銅鈴聲里,吳念將空白竹簡鎖進保險柜。蟲蛀的朱砂印鑒被他投進酒精燈,看橘色火苗吞掉最后一個執念的具象。月光淌進新接的修復案時,他頭回覺得那些絮狀的云母粉,像是撒在虛空里的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