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素刃流年
- 一只羊的短篇故事集
- 一只羊呀呀
- 881字
- 2025-06-26 09:09:27
民國二十三年秋,韋青芒在紫檀木匣里摸到那枚斷裂的銀簪時,梅雨季特有的濕苔氣息正攀著青磚縫漫進屋來。簪首殘留的纏絲蘭草紋路硌著指腹,像祖母臨終前抓住她腕骨的力道。
“簪在爐里煉了十三道才斷,不夠韌。“老人氣若游絲的聲音混著捶打聲從記憶深處浮起。六歲那年初握錘柄,她就懂得韋氏銀樓傳了三代的規矩:淬火時須將銀胚埋在玉簪花根須里,取它“死而復榮“的韌勁。。
爐膛里的火苗突然炸開幾顆藍星,青芒將碎簪回爐的動作頓在當空。城西新開的西洋珠寶行送來批鎏金邊角料,說是要摻在銀絲里做新款式。學徒阿四攥著電焊槍躍躍欲試,焊點卻總在鎏金層下結成暗疤。
“改明火接絲。“青芒摘了護目鏡,熱浪將劉海卷成焦黃的彎鉤:“韋家的纏絲法,要七兩銀絲繞出十二時辰的月相。“
阿四望著窗外掠過天空的飛機尾跡,嘟囔聲散在鍛錘擊打銀胎的脆響里。當夜青芒守爐時聽見墻外報童吆喝“五金廠招工“,月光把電焊留下的銀疙瘩照得像生銹的鉚釘。
梅雨第七日,學徒房空了半間。青芒立在擺滿素銀纏絲的玻璃展柜前,看著西洋行櫥窗里折射霓虹的鉆石胸針。賬房遞來的當票上疊著七張退單,墨跡洇濕了“傳統工藝不符審美需求“的印章。
“當家的,要不咱們也...“賬房話尾被突然砸在砧板上的鍛錘截斷。青芒握錘的指節泛白,爐火映著額角細汗如同熔化的銀水:“備三斤銀絲,要篩過七遍的熟料。“
子時打更聲落進天井時,鍛錘仍在砧板上游走。青芒將鎏金料熔成薄片,按祖母教的古法層層錘入銀胎。電焊的暗疤處被敲出細密纏枝,鎏金在千次鍛打中滲成流動的絲脈。
寅時初刻,淬火的青煙裹著玉簪花香漫過工坊。青芒從灰堆里鉗出銀胎的剎那,十二道霜花狀的鍛紋在月光下綻放。纏絲蘭草紋里流轉著鎏金的晨暉,疤痕處生出的新枝比舊紋更虬勁。
立冬首場霜降時,銀樓門前排起戴貝雷帽的摩登女郎。報童舉著“傳統工藝煥發新生“的號外從人群中擠過,阿四抱著新到的電焊設備愣在臺階上。櫥窗里纏絲鎏金簪反射著朝陽,十二時辰月相在發間流轉如同時光凝固的銀河。
暮色漫進后院時,青芒將新鍛的銀絲埋進枯萎的玉簪花根。霜花在鍛紋間凝結成細密脈絡,像極了那年祖母教她辨識的植物纖維——真正的韌,原是在枯萎里藏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