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滅亡時大部分朝臣搖身一變成為大順朝臣。遼東滿清入關后,這些朝臣中有硬氣的,更多的是軟骨頭,先降了李自成,清兵進入京城更是慌不迭跪舔。
特么,典型的三姓家奴啊,與之相比呂布冤枉死了。
想當初面對崇禎皇帝的時候,這幫家伙那個硬氣,動不動就來個死諫,不如此不足以為忠臣。
那意思是,來呀,來殺我吧,好讓臣子名垂千古。
那么,氣節呢,現在怎么不敢硬氣了?
氣節早不知死哪兒去了。
呵呵,他們心里明白的很,滿清不是崇禎皇帝,現在若是敢硬氣,清兵是真殺頭,絕對不會手軟。
都是熟讀四書五經的文臣,心里比誰都明白。
滿清首先為崇禎發喪,令全國軍民戴孝,收買人心。
然后提出“報君父之仇”的口號,將仇恨轉移到大順軍頭上,同時為自己披上一層道德的外衣,減輕明朝降官的心理負罪感。
最后是大禮包:明朝官員,只要肯歸順,一律官復原職,如果肯剃發,官升一級。
一切水到渠成,大明官員搖身一變,成了大清官員。
之前投效李自成,委身事賊,名節已經掃地,現在為何不能委身事虜?
明末的官僚系統雖然腐敗無能。
但是不可否認,這些人諳熟政務民情,懂得財稅法令,是治理朝廷的政治精英和不可或缺的行政人才。
如果沒有他們,帝國根本無法正常運轉。
只要打破原來的利益格局和派系斗爭,重新洗牌,同時融入滿清的新鮮血液。
那么,明廷腐敗頹廢的風氣將為之一散,新朝將擁有一個相對廉潔高效的王朝。
京城恢復平靜,多爾袞躊躇滿志,等待著大清皇帝從盛京遷移到京城。
遷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完成的,畢竟是大搬家嘛。
再說了,從盛京出發路途遙遠,這年月道路又不是那么好走,少說也要走一兩個月時間。
重要的事情忙完了,多爾袞開始關注河北“匪患”這件事。
其實在他入京的時候就知道河北不平靜,到處鬧“匪患”。
在多爾袞看來不是什么大事,李自成不也是土匪嘛,他能搶劫、造反,別人也可以呀。
恰好又趕上大明王朝滅亡,天下無主的空白期,一些有野心的人揭竿而起也就好理解了。
在多爾袞眼里,河北“匪患”是小事,不著急,很容易平定的。穩定京城,讓新朝廷運轉起來才是大事。
如今京城運作正常,是該派兵清剿河北“匪徒”的時候了,王朝更替間隙,河北群龍無首而陷于混沌,鬧匪患實在很正常。
于是,進入七月多爾袞撒出去五千騎兵,分東西南北四處掃蕩“匪徒”。
騎兵行動迅猛,風馳電掣,橫掃京城周邊各地。
雖說“匪徒”早有準備,小心翼翼地隱藏身形,至少京城周邊是不會有輔兵裝扮土匪,往南部遠一點倒是有少量匪徒活動,當然不排除有倒霉蛋與清兵騎兵遭遇。
這一幕沈度早有預料,滿清穩定朝廷之后肯定要對河北匪患采取行動,“匪徒”靠兩條腿跑,又沒有戰斗力,哪里是騎兵的對手,所以提前下令撤退。
人要有自知之明,打不過就要躲得遠遠地避其鋒芒。
個把月時間里,“匪徒”被清兵絞殺數百多人,是不是拿普通百姓頭顱充數就不好說了。
靠,才殺掉這點人,這算哪門子剿匪。
此時河北的北部地區差不多沒有輔兵蹤跡,如果清軍越過滹沱河估計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清兵騎兵戰果輝煌,把京城周邊過了一遍篩子之后,躊躇滿志地返回京城交差去了。
此時,清兵的小皇帝、大臣們以及親眷浩浩蕩蕩一路走來,距離山海關越來越近了。
李自成退回長安后,立即著手增強陜西防御。
他命令李過和高一功鎮守延安、榆林。
這兩地是大順軍的發源地,也是陜西的北大門。
隨后又派遣精銳部隊加強了潼關防御。
李自成認為,控制延綏和潼關,憑借黃河天險,陜西可保無虞。
大順軍一敗再敗,失去武力維系的大順政權土崩瓦解。
在山西,原先投降大順軍的勢力紛紛反正,轉而投靠清軍。
清軍忙于收割和消化占領區,無暇追擊大順軍,也希望以漢制漢,利用降官降將對付大順軍。
留給李自成的時間不多了。
多爾袞命令靖遠大將軍阿濟格率3萬滿清精銳,會同吳三桂、尚可喜經寧武關進攻陜北。
定國大將軍多鐸率2萬滿清精銳,會同孔有德、耿仲明南征江南。葉臣、石廷柱率軍進攻山西大順軍。
多爾袞調兵遣將的同時,李自成的局部反攻也開始。
2萬大順軍從山西垣曲東下河南懷慶,連克濟源、孟縣,兵圍沁陽等河南北部被清軍占領地區。
大順軍的反擊使多爾袞大為震驚——李自成實乃心腹之患,不弄死李自成,北方將不得安寧。
李自成的反擊改變了滿清作戰計劃,多爾袞急令多鐸停止南下,暫停攻擊江南,改變行軍路線,先救懷慶,后攻潼關,與阿濟格夾擊李自成。
擊敗李自成大順軍是頭等大事,江南先放一放吧,多爾袞的全部精力都放在這方面。
此戰勝負非常關鍵。
本來多爾袞準備左右開弓,拳打大順、腳踢南明。
至于山東,派人去勸降接收,無需分散精力。
站在多爾袞角度看,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情,他見過太多明朝官員的德行。
當然,若是山東官僚不識時務的話,等騰出手來命令騎兵踏平山東。
歷史上多爾袞就是這樣干的,派人說降了山東,除了李自成的小股軍隊頑抗之外,不費吹灰之力掌控山東全境。
就整個天下而言,山東屬于邊角。
多爾袞對大明各方勢力很清楚,在情報上也下一番功夫。
濟南總兵劉澤清奉召勤王把山東軍隊都帶走了,剩下的衛所軍隊不成氣候,根本不需要滿清軍隊分散兵力。
可惜他們的情報過時了,在大明王朝崩塌的那幾天,山東東部有一名小千總不費吹灰之力一統山東。
因為河北匪患隔絕了山東與外界的聯系,京城的多爾袞暫時不清楚最近發生的事情,更不知道所謂的沈度是何方神圣。
當然,多澤率兵南下的時候,如果拐個彎進入山東,大概一切都清楚了。
只不過這只是假設,沒有任何意義,多澤反而拐彎往西走了。
這就造成了一個很詭異的態勢,有著十萬大軍的山東行省竟然被多爾袞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