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拿下
- 大明:我要做太孫
- 請你吃大面
- 2117字
- 2025-04-20 14:19:36
時值晌午,官員們都準備下值,吃飯午休。
“部堂,下官等先告辭了。”
“部堂,國事繁多,還是要填飽肚子,勞逸結(jié)合啊。”
戶部官員都在跟趙勉打著招呼,勸說他不要操勞過度,帶壞了班子風氣。
你一個部堂到了下值的時候,不想著去吃飯,反而是坐在堂內(nèi),繼續(xù)加班。
怎么滴?
大家都要跟著你一起卷是吧?
趙勉微笑應(yīng)對,讓他們先去,自己隨后就到。
實際上,只有他心里清楚,自己可不是為國事操心,是在擔心自己的。
他心神難安,無法鎮(zhèn)定,坐在堂內(nèi)都無心政事,更別說是吃飯了。
“干什么?”
“你們錦衣衛(wèi)無法無天了。”
“這是戶部!”
外面?zhèn)鱽磬须s聲,本來放下手中東西的官員,準備出門的,這下急忙丟下東西,跑到外面去。
趙勉聽到錦衣衛(wèi)三個字,心頭咯噔一聲。
“曹國公!”
“你意欲何為?”
“這里是戶部,可不是五軍都督府,你竟敢?guī)е\衣衛(wèi)硬闖,我要告到陛下那里去!”
“快去請其他部堂,錦衣衛(wèi)膽大妄為了……!”
戶部官員一邊阻攔,一邊去叫人。
李景隆卻對此視而不見,錦衣衛(wèi)攔住那些官員,他帶著人直奔入內(nèi)。
走進堂內(nèi),一見到趙勉。
李景隆嗤笑一聲,道:“趙部堂,事發(fā)了。”
“奉三皇孫之命,錦衣衛(wèi)收監(jiān)戶部尚書趙勉,即刻行事不得有誤。”
“趙部堂,錦衣衛(wèi)走一遭吧。”
他微微側(cè)過身子,眉宇帶著欣悅之色,伸手示意,道:“請吧!”
他身為國公,勛貴之后。
帶著錦衣衛(wèi)到戶部官署來,把戶部尚書給收監(jiān)了。
不管從什么角度來講,都是極為長臉,大漲勛貴聲勢的。
反之,這是對文官狠狠的打臉,也是一種另類的羞辱。
趙勉繃著臉,神色陰沉的說道:“曹國公,你雖然是國公,但你有資格調(diào)動錦衣衛(wèi)?”
“三皇孫之命?”
“曹國公,莫不是你糊涂了,本堂乃是戶部尚書,正二品大員。”
“沒有陛下的旨意,本堂也沒有犯事,就憑你帶著三皇孫的命令,來抓本堂。”
“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聽到李景隆說是三皇孫,趙勉就鎮(zhèn)定了不少。
不是陛下的旨意,僅憑三皇孫,有什么資格來拿他?
“這么說來,趙部堂是不配合錦衣衛(wèi)辦案了?”李景隆淡淡的說道。
“非是本堂不配合,錦衣衛(wèi)沒有陛下旨意,本堂豈是你們說拿就拿的?”
趙勉鎮(zhèn)定自若,其他戶部官員聽到后,也是義憤填膺,紛紛指著李景隆等錦衣衛(wèi)。
與此同時,其他五部的堂官,知曉戶部的情況后,也紛紛趕了過來。
五軍都督府那邊聽到消息,也是如旋風般沖過來。
曹國公奉二爺?shù)拿睿瑤у\衣衛(wèi)要砸戶部的場子。
不管緣由,這個熱鬧一看,場子也必定撐的。
“何時聽過,一位皇孫,就能指使一個國公帶領(lǐng)錦衣衛(wèi),來戶部官署把二品堂官給抓走的。”
詹徽到了,第一時間說話的。
同時,禮部尚書任亨泰,兵部尚書茹常,刑部尚書楊靖,工部尚書秦逵等人,也相繼到場。
只不過,他們并沒有說話,反而是在眾多官員的簇擁下,沉默觀望。
“好多人,好是熱鬧啊。”
藍玉大大咧咧的走了進來。
身后是常升,馮勝,傅友德等武官勛貴。
對于他們的出現(xiàn),六部官員幾乎都不由皺眉。
曹國公帶頭,錦衣衛(wèi)要抓人,武官們跑來,肯定不會是好心的。
肯定憋著壞。
“怎么?”
李景隆回頭看向詹徽,道:“詹部堂有反對意見?”
“曹國公,你還年輕,口氣不要這么大,自誤可不好啊。”
詹徽淡淡的說道:“還沒聽說過,不問緣由就抓人的。”
“何況是一位皇孫的命令。”
“什么時候,錦衣衛(wèi)聽皇孫的差遣了?”
“可有陛下的旨意?”
一些錦衣衛(wèi)神色微微一變,但是朱姓子弟的錦衣衛(wèi),卻是滿臉兇狠。
“看來詹部堂是想知道原因了。”
李景隆笑道:“也怪本公沒說明白。”
“詹部堂,現(xiàn)在本公就告訴你。”
他目光冷峻,掃過眾人,道:“趙勉指使府上管家,收買東宮太監(jiān),秘密監(jiān)視太子爺?shù)嫩欅E。”
“在朝中貪污斂財,罪行罄竹難書。”
此話一出。
當場嘩然一片,無數(shù)官員不敢相信的看向趙勉。
趙勉這會兒身形有些不穩(wěn),要不是身邊有官員扶了一把,差點就倒下了。
“詹部堂,就問你這些夠不夠?”
“事涉東宮,三皇孫提督錦衣衛(wèi),調(diào)查東宮案。”
李景隆步步緊逼,冷漠道:“三皇孫有沒有權(quán)力下命令,身為太子嫡子,三皇孫該不該下令收監(jiān)趙勉,嚴查過往?”
在場官員,都被李景隆的話給震驚到了。
三皇孫封鎖東宮,調(diào)查太子爺?shù)乃酪颍瑤缀跞吮M皆知。
趙勉竟然牽涉其中。
哪怕太子爺之死與他無關(guān),但僅一條監(jiān)視太子爺行蹤。
就徹底完蛋了。
“曹國公,口說無憑。”
兵部尚書茹常突然開口說道:“凡事也要講證據(jù),趙勉是不是被栽贓的,還是確有其事,總要眼見為實。”
“三皇孫心切,本堂能夠理解,但沒有陛下的旨意,就收監(jiān)一位二品大員,到底是與制度不符。”
“趙勉在此,也不用擔心他會逃走。”
“是否等陛下的旨意?”
茹常的態(tài)度,很難令人捉摸。
因為他說的,看似在為趙勉說話,但他的稱呼變了。
言語中的意思,像是在給三皇孫下令的行為,找補救的方法,但又像是在拖延時間。
大家都有點看不透。
“茹部堂,本公接到的命令,是即刻收監(jiān),不得有誤。”
李景隆很是固執(zhí)。
“沒有陛下的旨意,你能敢?guī)ё呲w部堂。”
“錦衣衛(wèi)還沒到一手遮天的地步,三皇孫也還不是太孫!”
六部大佬不說話了,其他一些官員卻是激憤的喊道。
“國公,怎么辦?”
“這么多官員堵著……!”朱七低聲詢問道。
李景隆微微抿嘴,看向藍玉等勛貴。
就在這時。
“陛下口諭!”
杜安道來了。
眾人聞聲一驚,紛紛轉(zhuǎn)身,只見杜安道走來。
“著錦衣衛(wèi)收監(jiān)戶部尚書趙勉,凡事涉趙勉的官員,無論是誰,一律緝拿。”
李景隆笑了,“還愣著干什么。”
“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