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休個屁!”
天色已經大黑了,走在回東宮的路上,朱允炆苦笑不止,
朱元璋講讓他休息,不過是氣話,
北鎮撫司內千頭萬緒,太多事情等著他去處置,
很多事情朱元璋已經陸續下放,目的就是為了鍛煉他的處事能力,
他除了午后的一點點錦衣衛空閑的時間能夠講講故事之外,其他的時間都在工作,
對群臣的監視,對文人思潮,民間思潮的把控,以及對宗教的掌控,
錦衣衛千頭萬緒,歸于一端,維持穩定,是必要條件。
盡管這種工作在本質上,其實只是無意義的消耗,
但他沒有任何擺脫的可能。
既然朱元璋已經明確表達了對他“格物致知之學”的不滿
要是他敢休息,迎接他的就不再是幾句埋怨或者氣話了,
圣威難測,圣威難測啊。
“就算不為了我,也算為了我的父親。”
朱允炆想起朱標對自己的愛護,在政事上和他的交流叮囑,以及對他的保護,內心的思緒逐漸平靜下來,
“為今之計,只有多和姚廣孝通信了。”
朱允炆再次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了東宮之中,
和以往的身體的巨大的疲憊完全不同,
他如今的疲憊是內心的倦怠,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好像沒有意義,
整個人都籠罩在朱元璋的巨大陰影中。
大本堂中,燈火透亮,
“方孝孺,你怎么還在溫書?”
朱允炆看著方孝孺,一屁股坐在他對面,
“早點休息吧。”
方孝孺心臟一跳,看到朱允炆臉上難以掩飾的疲憊,溫柔說道:“殿下,我跟了你這么久,又入了國子監,必須要每日溫書,不然墮了東宮的名聲。”
方孝孺雖然是皇帝欽點的翰林院編修,但畢竟沒有一日在翰林院進修過,
莫要說進修了,就連去述職都沒有過,直接就來到了東宮之中,
所以害怕做錯事丟東宮臉,也是很正常的。
“國子監那邊對【格物致知之學】反響如何?”
今日講課之后,朱允炆囑咐方孝孺和藍貴在私下傳播格物致知之學,
既然官方禁止,私相授受便是必然。
“反響平平,此物既不能經世致用,又不能修養氣性。”方孝孺實話實答,害怕朱允炆傷心又補充道,“但也有幾人對您的【格物致知之學】有興趣。”
“叫什么名字?”
方孝孺將列出來的名單拿出來,三五人的名字,都沒有什么印象,
這么幾個人,
向來對推廣格物致知之學極其上心的朱允炆只是草草看了一眼便說道:“那叫他們一起去大天理寺學習就是。”
說完他便回到了自己的寢宮中,
方孝孺看著他的背影感覺心臟有些刺痛,
不知道皇孫這是哪里出了問題,整個人的精神氣質都萎靡了太多,
明明還只是個十歲的孩子啊。
第二日早些時候,吃完早飯,朱允熥攔住了朱允炆,
他手里拿著一個厚厚的本子,認真地說道:“我有問題請教哥哥。”
朱允炆有些不悅:“我要去北鎮撫司衙門上直,有話快說。”
錦衣衛都指揮使直接受皇帝轄制,
雖然沒有早朝要上,但去衙門點卯處事也是應有之義,
總不可能真的休息吧?
朱允熥被朱允炆不耐煩的態度嚇了一下,他喉頭滾動著,繃著臉說道:“我學到極限了。”
“極限?”
聽到這兩個字,朱允炆死魚一般的眼神翻起來一點,似乎是神游已久終于察覺到了一點靈光,
“極限的思維對你來說有些艱深?”
“嗯,我請求,可不可以去大天理寺讀書,相比于儒家經義,我更喜歡《數算》。”朱允熥低聲說道,“哥,我知道你是.......”
“可以。”沒等自己這個異母的弟弟開口請求,朱允炆便說道,“但你要清楚,皇爺爺并不喜歡《數算》,你去學《數算》,父王可同意?”
“有,同意了的。”朱允熥說道,“哥,我知道你事務繁忙,為皇上分憂,但若你有空閑,晚上我可否找你詢問數算的問題?那本書畢竟是你所寫,很多問題,也許只有你能幫我解答。”
朱允炆心里一暖,
父親還是在默默支持著自己。
“可以。”朱允炆調整了一下情緒,點頭應是,“不過《數算》只是基礎工具,更重要的是數算的應用。”
“我知道的,你在《數算》中舉的例子很清晰,但有些地方過于晦澀難懂,如同云山遮罩,實在是難解。”
《數算》之中都是后世的符號和工具,盡管經過改寫,難度也是很高的,需要極高的天賦和毅力,
朱允熥從小就不喜歡讀書,天賦也一般,但好在喜歡《數算》,便有耐心學下去,
只要有耐心學下去,便能在今后有所用處。
朱允炆其實目光很超前,看到了十年后甚至幾十年后,
煤和鐵的勘探只要到達一定的量,便可以嘗試鑄造“蒸汽機”,
雖然如今大量依賴先驗的“經驗”公式,但在多次嘗試之后,幾年內鑄造蒸汽機也不是沒有可能。
更況且,鐵不止可以軍用,還可以民用,
木馬車可以用鐵馬車代替,木輪子可以用鐵輪子代替,
鐵也可以制造織機,制造輪船,甚至制造火器,
屆時車馬可以跑的更遠,促進信息的交流,經濟的發展......
明朝農業經濟已經很發達,而且有了手工業資本密集經濟的雛形,
各地的大商人對于人和物的資本量化都有了自己的心得,
屆時便有了國家重型資本和民間資本合作的條件.....
朱允炆收回了自己的思路,只是一旦開工業這條支線,便涉及到大量的數學工具,
若不會利用數學工具,整個工業的發展將會變得遲緩。
朱允炆有腦子里的圖紙和各種工業的固有經驗存在,
推理總結出符合不同條件的經驗公式不是什么難事,
即便不是所有人明白經驗公式代表著什么,
但只要會算,依靠大明的密集人力資源,也能將各種工業極端的臨界條件算個七七八八,免去早期起步的大量試錯成本......
可惜的是,朱元璋根本不允許他開班講《數算》,
朱棣那邊的進展也好似黑盒一般,完全看不到情況,
總而言之,連最基礎的起步也做不到,后面不管發生什么,都是空想,
所以朱允熥突然說他想要自己給他講課,擺明了是想要長久地學下去,而不是一時興起,
朱允炆內心很是高興,又燃起了一點火苗。
“我會幫你。”
“謝謝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