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
- 大明:我不是朱允炆
- 馬不良的筆
- 2247字
- 2025-03-22 18:00:00
“哦,這位小友也有詩才?”
就在眾人將朱允炆和方孝孺二人團團圍住的當口,來復走了過來,輕聲說道,
他身形適中,面容和善,
當他走過來的時候,喧鬧的眾人頓時都安靜了下來,目光炯炯地看著他,
不知道是光線原因還是注視著他的人很多,
朱允炆感覺這個來復整個人都透露著一種“高僧氣質”,
而他看著朱允炆時,眼中同樣閃爍著異樣的神采。
“我不會作詩,只是聽人吟過幾首,強行記下來,那位友人并未公開朗誦過,恰好又符合此時此地此景,故拿來一用。”
友人,旁聽,強記.....
朱允炆先給自己buff疊滿了,
他這記憶里是真不會作詩,原來的記憶更是只知道意象分析,思想情感之類的,對格律一竅不通,
要是被人問到和詩歌有關的專業術語,他立馬就兩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了。
“小友謙虛了。”來復笑著說道,伸手示意,“請?!?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朱允炆背完之后,環視一周,
發現眾人臉上都浮現一抹古怪之色,
不少人更是捂住了臉,似乎是不想讓笑容被旁人看到,
沒有人歡呼,沒有人喝彩,更沒有人出言“贊美”,
不少人也受到笑容感染,有沒聽清的湊進來問,更是笑出聲來:
“小友,你那友人年紀不大,語氣不小咧。”
“李杜的詩都覺得不新鮮了,哈哈?!?
“便是給他一輩子,恐怕也寫不出那種詩吧?”
一時之間氣氛有些尷尬,
朱允炆的雙頰霎時間就爬滿了紅霞,
不是,說好的虎軀一震,盡皆朝拜,
繡口一吐,皆交口稱贊呢?
怎么都在笑?
就連來復也好不容易才忍住,咳嗽了兩聲低聲道:“咳咳,小友的友人謙虛了?!?
雖然這句話和上一句表面看起來差不多,但傳達出來的意味卻多有不同,
聽到這話,朱允炆當即就不樂意了,大聲說道:
“詩才有什么用?報效國家靠的是經世之學!吟詩作對,本來就是小道?!?
此言一出,配上他漲紅的臉,更像是在給自己挽尊了。
“也算你這友人口氣大,這等狂悖之言,我再投一次胎也說不出來。”
“我從來沒聽說過有這么一個年紀輕輕的神童啊,難道他已有功名在身,是新到金陵的舉人?”
“這國子監的貢生我都認識啊,沒見過這么一位。”
“自比李白杜甫,獨領風騷數百年,哈哈哈,我忍不住了?!?
“哈哈哈哈哈哈!”
歡樂的氣氛彌漫開來,不多時便傳到了廣場的每一處,
甚至不少經過的人看到了這里的熱鬧,都擠了進來,想要看看那個大放厥詞的“神童”到底是誰。
聽到這些人的言語,
朱允炆饒是臉皮厚如城墻,當著朱元璋的面拍馬屁而面不改色的人物此刻也有些惱了:“詩文有何用,當今科舉,錄的乃是經世致用之才!”
“李白可為皇上做過貢獻,為百姓做過好事?不過成日游山玩水,傷春悲秋,什么‘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一個寫詩的,有什么好追捧的?!?
“還有杜甫,活著的時候連個有實權的官職都撈不著,眼見得山河破碎,家國淪喪,卻只是成日里五言七言地針砭時弊,什么三吏三別,老百姓過得苦不苦老百姓自己不知道嗎?需要他來說?他不過是向上行諂媚之事,一生所求也是為官施政,官小了覺得委屈,官稍微大點就什么都干不了.......”
朱允炆此言一出,
廣場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場內或站著或坐著,幾乎所有人都看向了他,
臉上再無笑容,
取而代之的,是噴薄而出的怒火,
有些人的眼神甚至可以把朱允炆給活剝了,
已經有人蠢蠢欲動向朱允炆走來,似乎是準備直接給他點顏色看看,
其中不乏身材壯碩之輩,面露厲色,眼帶兇光,駭人得緊,
看著圍著自己的這些擇人而噬的目光,
朱允炆縮了縮腦袋,躲在了方孝孺身后,
雖然當朝皇帝推崇“經義之學”而貶低詩歌的重要性,甚至提出了詩文“難登大雅之堂”的觀點,徹底將詩文摒棄在科舉考試錄用人才的方法之外,
但在文人界,寫詩依舊是自帶光環的一件事情,
因為詩的確代表了學者對文字的精煉能力和把玩能力,可以說是在方寸之間構建城堡,因此詩歌仍舊是位于文學至高殿堂的一顆明珠。
后世之所以詩歌沒落不是因為詩歌不好,
是因為詩歌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陶冶情操之外越來越沒用,逐漸流變成了一件小眾的愛好。
但在洪武年,
唐詩人如李白,杜甫,王維等依舊被文人所推崇,是很多文人心目中的偶像,
他們也和后世一樣,會通過大型的詩會,文會表達對偶像的喜愛,抒發自己的情志。
朱允炆承認自己低估了粉絲們偶像崇拜的狂熱:“各位,我并非貶抑李杜,只是陳述事實而已,他們為官,既沒有為當朝做過什么,也沒有為后世留下什么,一生為官的全部作為,甚至比不上一首流傳至今的詩作。”
來復微微一笑,
這小子聰明得很,詭辯轉移話題,
明明之前說的是他們做官無所作為,不值一提,
這下突然就轉口說是和詩名的比較了。
“那又如何,詩名也能流傳千古!”
有個精壯的漢子氣勢洶洶地沖了過來,
“李杜不為官又如何?照樣比那些狗官們做得好!”
朱允炆癟著嘴,忍住了吐槽的欲望:是啊,不干就好。
“阿彌陀佛!”
來復擋在了匹夫一怒的李杜狂熱粉絲們面前,
“各位施主,佛堂清凈地,莫要動粗。”
“阿彌陀佛,來復禪師,這孩子前來攪鬧詩會,出言不遜,實在是令人氣憤,我心中這一口惡氣實難咽下,更況且,剛才他也不尊重你!”
“阿彌陀佛,小僧身上并無可敬之處,這位施主既然已經來了,禮敬佛祖便足夠,各位匯聚一堂修建這尊破敗的廟宇,仰賴各位對佛祖的禮敬?!?
來復認真地說道,
“況且,這位小施主說的是事實?!?
“這位小友的友人的重點在后兩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不是貶低李杜兩位的詩名,而是希望各位都能像李杜一樣,流芳百世啊?!?
他溫純的解讀一出,才瞬間引起了共鳴,
“禪師說得對。”
“仔細想來,的確如此?!?
“禪師果然禪心獨到,化腐朽為神奇?!?
“呵呵,真現實,我說就是狷狂,來復說就是好話?!敝煸蕿舌洁斓?,“夸你們還不樂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