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一夜,維格留下三十個維京農民,讓他們用牛車裝載物資和傷員返回泰恩堡,其余人繼續(xù)趕路。
隊伍向西走了大半天時間,哈利指著前方一道綿延無際,淹沒在茂密草叢的城墻遺址:“大人,這就是羅馬人遺留的長城,一直延伸到西海岸。”
哈德良長城?
維格馭使灰馬來到近處,腦海閃過一小段記憶。
公元122年,哈德良皇帝巡視不列顛,為了抵御北方山區(qū)的皮克特人(羅馬稱之為喀里多尼亞人,Caledonia),采取一勞永逸的做法——修筑防御工事,從東邊的泰恩河一直延伸到西海岸的索爾威灣,全長一百多公里,高約4.5米,底寬3米。
維格踩著臺階登上一段相對完好的城墻,幾只鳥雀突然從墻縫中竄出,半空中落下兩片淡棕色的羽毛。來到頂端,他撫摸著遍布歲月痕跡的城垛,怔怔望著廣闊荒涼的原野,感慨萬千,下意識念出《奧西曼提斯》的后半段。
我,奧西曼提斯,萬王之王。
所立蓋世功業(yè),令爾輩絕望。
視線延伸向荒涼四方。
此外無一物,但見廢墟周圍,寂寞黃沙空莽莽。
......
“好詩,好詩。”
雖然不明白新領主說的是哪種語言,但并不妨礙密查姆、哈利兩人拼命叫好,聒噪聲攪亂了維格的興致,隊伍繼續(xù)前進。
三個小時過去,他們抵達第二處攻擊目標。依舊是同樣的進攻步驟,攻城錘順利撞開大門,只可惜這位莊園主帶領少數人縮進磚石哨塔,儼然準備死守。
“別硬沖,退下!”
撞開石堡的小門,維格阻止士兵繼續(xù)往上進攻,而是命人在第一層堆積許多柴草,用濃烈的煙霧逼迫守軍投降,趕在黃昏前結束戰(zhàn)斗。
由于面積不如之前那座莊園,這次的拍賣只收入了十磅白銀,糧食、牲畜的繳獲也很少,唯獨酒窖藏了許多桶麥酒,讓整支隊伍好好過了把癮。
第二天,望著滿地的醉鬼,維格無奈宣布額外休整一日。
然而,正是因為這寶貴的一天時間,剩余四家莊園得以反應過來,他們私下商議,最終勉強想出一個辦法。
......
兩天后,維格發(fā)現(xiàn)道路前方站著四個衣著體面的身影,猜測這四家打算聯(lián)合起來跟自己決戰(zhàn)。
“如此甚好,一次性搞定他們,免得在路上到處奔波。”
一座莊園的男性青壯不超過五十人,就算傾巢出動也只有二百多人,維格并不把這點力量放在眼里。
“列好盾墻,準備作戰(zhàn)。”
他在馬背上到處張望,試圖找到伏兵的蹤跡,找了許久都沒結果。
究竟藏在哪里?
維格凝視著東北方向的茂密草叢,心想這地方也藏不下二百人,而且附近還有十幾只毛色艷麗的野雞在啄食草籽,伏兵概率近乎為零。
許久,四個身影緩慢走近,約倫仰頭望著維格:“大人,我覺得他們好像是在投降。”
投降?
維格難以置信,原以為他們會集結所有青壯發(fā)動決戰(zhàn),或者跑去泰恩堡偷家,沒想到竟是這種結果。
幾分鐘后,四位鄉(xiāng)紳哭喪著臉單膝下跪,“大人,我們絕對沒有謀反的心思,只是臨時有事沒能參加宴會。”
為了保全家業(yè),四人愿意每人支付兩磅白銀,外加一匹馬、兩頭耕牛、兩頭豬、以及六頭綿羊,乞求領主原諒自己的怠慢。
“這,容我想想。”
維格扭頭看向隊伍末尾的鄉(xiāng)紳和村長,詢問他們的意見。
盡管極個別人覬覦四位鄉(xiāng)紳的莊園,但人群的主流觀點是接受投降,希望這場征伐就此結束。
“有道理,”維格摩挲著下巴,覺得沒必要趕盡殺絕。
搞定兩家,留下四家。既彰顯足夠的實力,也展示了自己的寬容,畢竟以后還得依靠本地人交稅,不應該把關系搞得太僵。
“就這樣吧,希望你們吸取教訓。”
維格伸出左手,最前方的一名鄉(xiāng)紳趕忙雙手捧住他的手背,重重吻了下無名指的金戒,其余三人照做。
然后,四人朝著一處山坡?lián)]動手臂,山坡后方走出十二個農民,他們驅趕著牲畜前來匯合,給出相應的贖金。
“密查姆,點驗數額。”
“是,老爺。”
驗貨結束,維格帶隊返回泰恩堡,和剩余的九十五名劫掠者解除雇傭關系。出于補償,他給每個劫掠者支付了五枚銀幣,總計四百七十五枚,約兩磅白銀。(1磅白銀等于240枚銀幣)
合作結束,這些劫掠者啟程南下尋找機會。臨行前,維格請他們返回北歐之后幫忙宣傳,就說泰恩堡招募維京農民,免費授予三十英畝土地,兩年內免稅。
“知道啦,有朝一日我打不動了,說不定也會搬來泰恩堡居住。”
......
送別劫掠者,維格清點本次收入,凈收入三十一磅白銀,外加一套鎖子甲,此外還有若干牲畜。
“馬、豬、羊飼養(yǎng)在畜棚,雇人照料,閑暇時分趕去休耕的荒地吃草。至于耕牛,一頭耕牛能夠負擔十五英畝的土地,每戶人家需要兩頭牛。”
他考慮幾分鐘,決定把耕牛賣給維京農民,三年內還清賬目即可。同時頒布一條法令,嚴禁所有人私自宰殺耕牛,違者重罰。
此外,即便領民得到宰殺耕牛的許可,事后也必須上繳牛皮。由于鐵甲的價格過于昂貴,維格計劃雇傭皮匠制作皮甲,然后在胸腹部位鑲上幾十枚鐵片,勉強也能湊合著用。
“唉,原本還想著多養(yǎng)幾個盾衛(wèi),只能過段時間再想辦法了。”
按照維格的親身經歷,盾衛(wèi)、宮廷衛(wèi)隊這類常備軍的戰(zhàn)斗力遠超民兵,只是代價過于昂貴。
除了支付工資和提供像樣的裝備,伙食方面也不能怠慢。為了供養(yǎng)僅有的二十名盾衛(wèi),他讓村民每天供應二十尾河魚,以及同等數量的雞蛋,隔三岔五還得請盾衛(wèi)喝酒,確保這些人的忠誠度。
恍惚間,維格記起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
依照傳統(tǒng),唐軍出征,每個士卒都會獲得如下賞賜:酒二升,牛肉代羊肉二斤,白米五合,薄餅兩個,饅頭一枚,蒸餅一枚,雜菜五兩。后來唐德宗違反這個慣例,命令京兆尹王栩賞賜一些粗劣飲食,結果引發(fā)了涇原兵變。唐德宗因此成為第三個逃離長安的皇帝。
“這方面的開支不能節(jié)省,只能想別的辦法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