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關寧開撥
- 我崇禎,為什么不能造自己的反
- 醋溜鯤鵬
- 2369字
- 2025-08-17 23:58:07
隨后他抬起頭,眼中最后一絲迷茫褪去。
“高總兵、諸位!”吳三桂的聲音恢復了往日的沉穩。
“君命不可違,父命不可逆,京師危殆,君父蒙塵,此乃我輩武將奇恥大辱。”
“更遑論皇上金口玉言,許我吳氏‘裂土封侯,世襲罔替’,想必勤王成功,諸位的賞賜也不會少?!?
“此等厚恩,若再遲疑,非但忠孝兩失,更無顏立于天地之間。”
接著吳三桂霍然起身,走到巨大的輿圖前,手指重重敲在山海關的位置。
“本帥決意:親率關寧鐵騎精騎五千,家丁三千,并步軍精卒一萬二千,合計兩萬之眾,即刻整裝,星夜兼程,入衛京師。”
此言一出,高第等人臉色劇變,但看到吳三桂眼中不容置疑的決絕,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高總兵?!眳侨鹉抗馊珉?,射向高第。
“本帥走后,山海關防務由你全權主持,關內所余兵馬連同輔兵、民壯尚有兩萬三千余人,此乃我根本之地,不容有失。”
他走到案前,拿起一份早已準備好的清單:“這是皇上隨旨撥付的八十萬兩餉銀,以及從京師武庫緊急調撥的一批火藥、箭矢,不日將送達?!?
“你務必在最短時間內以此為本,招募青壯,無論流民、衛所余丁,只要身強力壯,來者不拒?!?
“記住兩月之內給本帥再練出兩萬新兵,若是錢糧甲械不足,本帥到了京師,自會向皇上請旨索要?!?
高第接過清單看著上面的銀兩和物資,心頭壓力如山,但也知道這是唯一的生路。
隨即他咬牙道:“定當竭盡全力,只是新兵易募,甲胄難求…”
“先解決有無?!眳侨鸫驍嗔怂?。
“皮甲、棉甲、厚實號衣優先裝備,精鐵盔甲待本帥在京師設法再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乃根本,本帥心中有數。”
---
巳時三刻,山海關內大批的士兵正在集結。
此時吳三桂帶著副將楊坤和兩名絕對心腹的親兵隊長,在一名掌管糧儲的老倉吏引導下,秘密進入丙字三號糧倉。
隨著厚重的倉門關閉,隔絕了外面的風雪和光線,只有幾盞昏暗的風燈在倉頂懸掛。
楊坤一個身材敦實、面容黝黑的將領,是吳三桂留在山海關的副手,也是他最信任的守關人選。
“都準備好了?”吳三桂的聲音在空曠巨大的糧倉里帶著回音。
“回大帥。”老倉吏恭敬回答。
“丙字三號、丁字七號、戊字一號,這三座最大的糧倉存糧合計十一萬石?!?
“倉壁夾層、地窖入口、承重梁柱關鍵節點皆已鑿空暗格,填入浸透了猛火油的棉絮、硫磺、硝石混合物?!?
“引火線用的是上好的油浸麻繩,外裹防火泥,暗藏于通風口或鼠道之中,直通倉外隱秘處。”
“只要點燃引線,半刻鐘內整座糧倉便會化為沖天火海,神仙難救!”他指向倉內幾處看似普通的角落。
吳三桂上前幾步,蹲下身,用手指敲了敲一處倉壁,聲音略顯空洞。
他又仔細查看了隱藏在通風口陰影里的一截不起眼的粗繩,臉上露出一絲滿意。
“楊坤?!眳侨鹫酒鹕恚⒅约旱母睂?。
“此乃絕密,除在場之人絕不可令其他人知曉,包括總兵高第。”
“這三座糧倉乃我山海關存糧根本,亦是懸在我等頭上的一把刀?!?
他走到楊坤面前,一字一句道:“本帥走后,你便是這山海關的定海神針,若建虜當真大舉來攻,關城搖搖欲墜,事不可為你需當機立斷。”
聽聞此言,楊坤渾身一震:“大帥,您是說……”
“未慮勝,先慮敗。”吳三桂的聲音帶著一種孤狼般的狠絕。
“山海關乃天下雄關,可若無精兵強將亦不過死地,本帥此去若能力挽狂瀾,自當率軍回援,固守雄關。”
“但若天不佑我大明,京師陷落,建虜大軍壓境,而關內新兵未成,無力回天…”
“那么,你務必在城破之前焚毀所有存糧、軍械、火藥?!?
“一粒米、一片甲、一斤火藥都絕不可落入建虜之手,寧可付之一炬化為焦土,也絕不能資敵?!?
“記住,這是死令,若事有不諧,本帥在九泉之下亦與你共擔此責?!?
楊坤渾身劇震,看著吳三桂眼中那決絕如赴死般的目光,一股悲壯的熱流涌上心頭。
燒掉十多萬石軍糧,這是何等瘋狂的決定,這等于斷絕了守軍最后的希望,但也斷絕了建虜以戰養戰的根基。
念及此,他單膝跪地,抱拳沉聲:“末將謹遵大帥軍令,人在關在,關破則糧盡城焚,絕不負大帥所托,絕不負大明?!?
“好。”吳三桂重重拍在楊坤肩上,力道大得讓這個敦實的漢子都晃了晃。
“此乃萬不得已之策,非到山窮水盡,絕不可用,但若真到了那一刻…”
“此火一起便是你我對大明最后的忠義,亦是我吳家留在這世間的一道烙印。”
---
午時正,山海關校場。
朔風怒號,卷動著獵獵旌旗。
巨大的吳字帥旗在灰暗的天空下狂舞。
校場之上,刀槍如林,鐵甲凝霜。
兩萬關寧精銳已然列陣完畢。
最前方,是吳三桂賴以縱橫天下的核心——五千關寧鐵騎。
人馬皆披重甲,戰馬雄駿,騎士肅殺,長矛如林,馬刀映寒光,一股百戰余生的凜冽殺氣彌漫開來。
緊隨其后的是三千家丁營,這是吳家耗費巨資、用最精良裝備和優厚餉銀喂養的私兵死士,忠誠度最高,戰力最強悍。
最后是一萬兩千名步軍精銳,同樣盔甲齊全,長矛手、刀盾手、火銃手、弓箭手隊列分明。
吳三桂一身山文重鎧,外罩猩紅戰袍,按劍肅立于點將臺上。
他目光掃過下方這片跟隨他出生入死的將士,胸中豪氣頓生。
“將士們!”吳三桂的聲音在校場上空炸響。
“京師告急,君父蒙塵,闖賊肆虐,荼毒中原,此乃我大明立國二百七十余年來未有之奇恥大辱,更是我關寧男兒枕戈待旦,矢志雪恥之時。”
隨即他抽出腰間御賜寶劍,劍鋒直指西南方向:
“皇命浩蕩,許我關寧健兒入衛京畿,蕩平流寇,更是爾等建功立業,封侯拜將之機。”
“本帥在此立誓,此去京師,有進無退,不破闖賊,誓不還關,凡斬將奪旗、立下功勛者,賞!”
“凡畏縮不前、臨陣脫逃者斬!”
“諸位將士隨我殺賊!報國!建功!”
“殺賊!報國!建功!”
“殺賊!報國!建功!”
山呼海嘯般的吶喊瞬間壓過了凜冽的風聲,兩萬把雪亮的刀槍齊齊舉起,寒光刺破陰霾,士氣被點燃到了頂點。
吳三桂不再多言,劍鋒前指。
“開拔!”
沉重的關門在絞盤的咯吱聲中緩緩開啟,露出關外蒼茫的雪原和通往京師的漫長官道。
鐵騎當先,步軍隨后,黑色的洪流涌出天下第一雄關,向帝都滾滾而去。
鎮東樓上,高第扶著垛口,望著那逐漸消失在風雪中的大軍背影,久久無言。